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

摘要:中国“竹”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的精神世界紧紧相连。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亟须深入推进之背景下,探讨中国“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创新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人与自然在理论上的关系和谐,对当今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研究中国“竹”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生态美学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美学相联系,深入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态功能、审美功能等,将“竹”在自然环境保护上的作用与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互相渗透,发现“竹”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竹”文化具有园林景观、楹联匾额、诗歌作品、丹青绘画等多种形态,在理论内核上体现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态审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审美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智慧一脉相承。因此,发掘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不但有利于深入实现竹子的生态保护功能,而且有利于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

关键词“:竹”文化;生态美学;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一、问题的提出

不可否认,“竹”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尤其是它对于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及精神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竹”一方面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字、生产、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即使是平常百姓也对“竹”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一件与“竹”有关的重要东西;另一方面,竹成为“人”的品格和高尚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贞、谦虚和气节,它的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与品格,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竹”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人们的精神世界相辅相成,没有任何一种植物能如“竹”一样对中华文明产生了这么深刻的影响。然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竹”文化与其他植物文化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它不仅体现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价值,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特殊关系及环境伦理哲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仅研究“竹”的自然属性,还应发掘“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新世纪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不断遭受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但在整体上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的掌控欲望越来越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逐渐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这在理论根源上可以追究于人类中心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场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但是,我们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时候,在理论上却又不小心划入极端的“生态中心主义”,以致不但未能扳倒“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中心主义”自身的缺陷却暴露无余,因为它将自然生态的利益放在首位,力图阻止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的贡献,而这显然是行不通的。生态美学以生态人文主义为哲学根据,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保留了其中内在合理的“人文主义”内核,而在批判“生态中心主义”对自然利益的过分强调的同时保留了合理的“自然主义”内核。②由于生态美学超越“二元对立”的西方审美哲学范式,人与自然在理论上达到了和谐,对于今天正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而言,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竹”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美学相结合,剖析“竹”文化中的生态功能、审美功能等,将竹的物质资源价值与精神文明价值相交融,把竹在自然环境保护上的作用与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互相渗透,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对于改善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通过“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研究,深化人与文化环境关系的内在联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寻求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方式方法,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竹”文化的生态美学形态

“竹”拥有的颜色美、姿态美、声音美等特征,使其成为景观建造领域不可或缺的理想植物,它不但可以以竹造景来营造独特的审美环境,还可以烘托品位高雅的文化氛围。它的生态美学形态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园林景观形态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秦始皇在咸阳兴建“上林苑”时,就派人从山西云冈选上佳竹子,竹子造园艺术从那时开始萌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私家园林的大量兴起,中国园林进入发展时期,据《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北魏时期洛阳的大量私家园林中相继出现“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景象。唐宋两代的竹运用最为广泛,北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中专门描述了董氏西园、刘氏园、归仁园等10座宅园的竹景观。①南宋周密的《吴兴园林记》中提到吴兴的尚书园、丁氏园、倪氏园等三十几座宅园中几乎园园有竹。明清时期,竹子造景成为江南园林的一大特色,苏州的拙政园竹径通幽、沧浪亭竹柏交翠、狮子林密竹鸟啼以及扬州的个园等都成为竹子造园的典范。由此可见竹在园林造景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优雅惬意的景观,让人赏心悦目。在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中讲究“以画入园,因画生景”,将竹与园林中其他的建筑或自然景观相互搭配,形成别样的画面,也是竹子造景的重要方式。竹与亭台楼阁的搭配体现了空间上的艺术,在生硬、单调的建筑物周围植竹,不仅可以使其色彩和谐,更加可以使灰色的墙体展露一丝柔和与生机,营造一幅水墨画般的意境。在园林中,我们常见蜿蜒曲折的长廊边有一丛绿竹随风摇曳,透过墙上的石窗欣赏绿竹,就好像一幅自然形成的国画,栩栩如生。竹与山石、湖水组景也是我们在园林中常见的景色,竹与假山石头的搭配,体现出层峦叠翠的山林之美;在水边植竹,竹子的倒影映在湖水中又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独特画面,更能表现出“水可净身,竹可净心”的崇高意境。

(二)楹联匾额形态

“竹”文化的另外一个生态美学形态就是楹联匾额。楹联匾额,虽然以园林景观的点缀而出现,但是它所具有的独特意蕴,常有画龙点睛之作用。在楹联中,有很多描写竹在风雨中声音之美的,如“风过有声留竹韵,月夜无处不花香”“风前竹韵金轻戛,石罅泉声玉细潺”“石含太古水云气,竹带半天风雨声”“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这些楹联将竹在风雨中的声音比喻成乐器演奏,让人在翠竹环绕的环境中产生联想,给人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也有描写竹林清新幽静韵味的,如“绿竹入幽径,青萝拂竹衣”“千山夜静香林月,万壑凉生竹阁风”“山静竹生韵,池清兰自香”等;还有更多的是表达竹虚心、坚韧的高尚品格的,如“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劲节生来瘦,高材老去刚”“竹青怀素志,梅老秉芳心”“菊兰金秋傲霜轻冷,梅竹隆冬斗雪抗寒”“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此人如碧梧修竹,其志在流水高山”“胜赏寄云岩,万象总输奇秀;青阴留竹,四时不改茏葱”等。楹联是“竹”文化独特新颖的表现方式,它不但可以描绘阐释园林景观,融入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意境,更是竹文化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匾额可以体现景色的典型特征,还多角度且直观地将虚实之景表达出来,并书写具有感染力的意境。例如苏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取苏轼的“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意,与庭院内青葱潇洒的翠竹交相呼应,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北京集秀园的“师竹轩”周围绿竹环绕,故取白居易“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之意,命名为“师竹轩”。用竹来命名景色也能够体现出浓厚的竹文化韵味,例如苏州狮子林的“修竹阁”、拙政园的“梧竹幽居”、曲园的“小竹里馆”和北京紫竹院的“江南竹筠”“斑竹麓”等,使游人仅仅看到景名就能够感受到其中绿意萦绕、清新雅静的景色。

(三)诗歌作品形态

“竹”,是中国文学中描绘的重要题材,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咏竹赋竹,创作了不计其数的文学佳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将竹作为描绘对象的歌谣,《弹歌》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咏竹作品,“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首歌谣虽然歌颂的是弹弓的制作过程,但是可以看出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并以歌谣的形式将其传承下去。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开始发展,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就有大量的咏竹诗。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盛行,崇尚自然风光、游山玩水成为主要话题,竹林成为自由洒脱的文人们聚会、游玩的好去处。竹的“高风亮节”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成为人们抒发情感、宣泄自我的寄托,因此,咏竹、赋竹开始盛行。唐宋时期的咏竹文学达到鼎盛,许多著名文人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皆有咏竹的佳作,并流传至今。这些作品,有描写竹清新秀丽的自然之美的,也有赞扬竹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的。我们从中可发现生态美学的主要内涵体现在这些咏竹诗歌中,其中有直接赞美竹的外形、颜色、声音等自然之美的;也有将竹与我们生活相关联,赞扬其作为生产生活工具的实用性;更多的是将竹拟人化,歌颂其高尚品格,借以表达作者的精神世界,抒发自身的情感与理想。这些都体现了生态美中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物质与精神上都达到了相通与融合,是我们几千年以来都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与愿望。咏竹诗中所体现的竹之美,不仅可以使作者和欣赏者直观地感受到清新自然的优美画面,也具有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效果。

(四)丹青绘画形态“竹”

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生态美学展现的重要样态。在三国、两晋时期,就曾有人将竹作为绘画题材。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画竹艺术逐渐发展,尤其是唐代,竹开始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第一个专门画竹的画家便是中唐时期的肖悦,曾做《十五竿图》赠与诗人白居易。宋元时期,墨竹盛行,出现了以北宋文同为首的“湖州竹派”,其中文同被称为墨竹画的鼻祖。诗人苏轼也是画竹的大师,他继承并发展了文同的“胸有成竹”理论,被后世许多墨竹画家所推崇。苏轼的《潇湘竹石图》构思独特、独具匠心,竹枝或直或斜,枝叶摇曳飘逸,画面充满张力。到了元代,绘画题材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大多以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梅兰松石为对象,竹画也成为文人们表达心声的最佳手段,借竹来抒情寄兴。明清之后,画竹的技巧和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以竹为绘画题材的优秀作品大量出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清代郑板桥。郑板桥画竹,不仅仅注重竹的自然形象的真与美,更赋予了竹更深层次的涵义,借竹言志的画竹方式是其竹画的最大特点。郑板桥画竹层次分明,泼墨有浓有淡,极富立体感,并且在每一幅画上都题诗,将书法与绘画相结合,不但使得竹画意义更加鲜明,而且更能充分表达作者借竹抒情的情怀。郑板桥曾作画《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幅画中的竹就不仅仅是竹自然属性的再现,结合画中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明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难看出作者通过画竹以表达自己心系百姓、为民担忧的情感。通过上述可以发现,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大自然具有灵性的生命力,我国传统绘画中的竹是要展现其自然的状态以及顽强的生命力。画家们通过对竹的认真观察,将竹在不同季节、不同状态下的自然形态展现在画作中,就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竹”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了作者对人格、思想和社会的态度,很多画家将竹拟人化,通过画竹表达自己心中的志向与情操,借助竹所具有的虚心、坚韧、高雅等品格来抒发对社会的期盼、对自身的鞭策,是将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生态美的表现。

三“、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

中国“竹”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儒家的“至善至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重要的哲学思想在“竹”文化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将“竹”文化中传统生态智慧予以发掘,对于重新认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一)“竹”文化体现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态审美理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而这与中国“竹”文化是相同的。儒学的真谛在于“仁”和“礼”的统一,人在行动和思想上都要受到道德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人与社会最重要的桥梁。孔子主张的“仁礼”思想与人们所赋予“竹”的精神意义具有共通之处。竹的精神象征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新的感悟与思考,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的道德秩序是相互依存的,因此,“竹”文化的价值在于给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我们也可以认为儒家思想是“竹”文化的启蒙与基础,而“竹”文化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的发展与延续。儒家思想中历来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自然山水寄托人的仁德智慧。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①聪明的人通达情理,反应敏捷且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流动的水一样,这样的人更加快乐;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又沉着冷静,心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这样的人也更加长寿。这里的“知者”和“仁者”指的是道德修养高的“君子”,具备了“知”和“仁”的品质,就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孔子用山水来类比仁和智,他认为万物的品性是相等的,因此花草山水常用作比喻君子的德行。山代表着可靠、稳固的形象,而水则象征柔和、锋利的性格,有智有仁的人就具备了山和水的特质,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儒学中“克己复礼”的主张强调伦理道德上的人格修养是需要不断磨炼与提升自身修养才能达到的境界。孔子喜爱游山玩水,亲近自然,他认为这样可以让人心胸更加开阔,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从而获得像大自然一样的道德品性。“竹”的形象正直、虚心,正是“德”的代表。历代文人咏竹、画竹,也是以竹喻身,用竹来赞扬那些清高正直的形象。孔子的著作中还有“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②一说,以射箭比赛来说明谦让的道理。孔子认为君子没有什么可争,即使在比赛中,也要相互礼让,友好比赛,这便是君子之争。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③真正的君子应具有谦逊的品质,行为庄重,团结和睦。而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默默无闻的形象,它坦诚无私、不炫耀、不奢求,远离城市喧嚣,潇洒自然,正是孔子主张的谦逊礼让的君子形象。中国“竹”文化还蕴含了庞大的教化力量,继承发展了儒家的德育思想。孔子开创了“比德”的诗性教育,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以松柏来比喻刚正不阿的人。郑板桥一生热衷于画竹咏竹,重视以竹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郑板桥在《篱竹》中写道:“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做篱笆,求人不如求己。”他赞扬了竹子坚强独立的品格,并以竹来勉励自己。他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把对竹的情感升华到对百姓的关怀,从风吹竹叶的声音联想到百姓疾苦,体现出他体贴为民的为官之道。竹对人有着特殊的教化作用,它的教育方式体现在审美上,人们通过对竹文化的欣赏与了解,从而在精神上获得享受与升华。

(二)“竹”文化蕴含了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审美境界

首先,道家提出了万物平等的思想。在《老子》第25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指出人天地之间的法则,人要以天地、自然为依归。《庄子•齐物论》中也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②,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第42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③人与自然都来源于“道”,因此,人与自然应是平等统一的。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进一步提到:“天地万物,不可一日而相无也。”④天地万物不仅是平等存在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在庄子的心中,“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才是真正具有“德”的世界,“德”就可以看成“道”,而真正的君子就是符合“道”的规律的人。在中国“竹”文化中,“竹”一直被人们当成符合“道”标准的谦谦君子,与人是平等的。《晋书•王徽之传》中讲了王徽之爱竹的故事:当时吴中有一士大夫家有好竹,王徽之想要观赏,便坐上轿子到了竹林下,吟诵歌唱了很久,主人正在清扫庭院便请他坐下,王徽之回头不理。他刚刚想要离开,主人关上门强留他,徽之只好留下赏竹,尽兴才离开。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住下后就令人种竹,有人问他原因,他只是吟诵歌唱,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君子呢?”⑤这则故事正是苏轼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由来。从此“,君子”便成了竹的别名。宋代黄庭坚的《和师厚栽竹》:“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清代丘逢甲的《题画诗二首》:“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郑板桥的《竹石》:“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蒲松龄的《竹里》:“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很多诗词都用“君”来称呼竹,说明在诗人眼中,“竹”不单单是一个作为描绘对象的自然景物,而是已成为人的形象,与人平等地存在,这与老庄思想中天地万物平等共存的思想相吻合。另外,中国“竹”文化中“竹”被赋予了“无为”“不争”“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等特征,“竹”象征着归隐避世、与世无争的清高形象,淡泊名利、虚静恬淡正是“竹”所代表的典型的人格品质。竹子谦虚、高洁、淡泊名利、不问世俗的品性正体现了老庄的“返璞归真”思想,归隐避世、不问世事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心境,也是古今文人雅士们所追随的崇高理想与志向。魏晋时期人称“竹林七贤”的七位名士,也主张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他们常在竹林中饮酒、颂歌,与竹林融为一体,借竹的清高虚淡净化自己,勇于打破世俗、逃脱世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虚伪,展现自身的清新脱俗之气。

四、发掘“竹”文化生态美学价值的意义

(一)有助于深入实现竹的生态保护功能

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和演变中,“竹”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竹子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据古籍记载,竹在古代就已经被运用到改善环境的建设实践中。刘恂的《岭表异录》中记载:“自根横生枝条,辗转如织,虽野火焚烧,只燎细枝嫩条。其笋丛生,转复牢密。”①这直观地总结了竹密集如织、耐火烧、生存能力强的特性。元代陆广的“已有双溪竹,得无一点尘”,唐代刘德仁的“偏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都直接写出了竹的防尘、净化空气作用。杜甫的“我有阴山竹,能令朱夏寒”,还说明了早在唐代,竹林就已开始发挥其调节气候的作用。其二,竹子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竹容易种植,属绿色植物,有可再生性,枝叶繁茂、四季常青,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对改善碳氧平衡、有效净化空气具有明显的功效,是美化环境的重要资源。竹林对环境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净化空气,它吸附粉尘、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可减少空气中50%左右的尘土量。竹林还可以吸收、阻碍声波的传递,大大减少噪声污染。其三,竹子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竹叶可以保留15%—40%的降水,降低雨水的流速;竹根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多孔,从而提高土壤的蓄水量。竹叶截留雨水,减少了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击打,削弱了对土壤的冲刷,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的现象。竹林还是许多生物理想的栖息地。竹林隐蔽而又舒适,空气湿润,土壤疏松又富含营养,有利于生物的繁衍与生长。竹快速的生长方式以及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是围绕竹子的基本功能逐步生长起来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于其中的生态美学价值的发掘有助于竹子生态保护功能的强化和进一步被发现。尤其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发掘“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就会使得竹子的环境保护功能在新形势下的合法性得到进一步加强,而这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

中国“竹”文化已经深入地渗透进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当中。中国“竹”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显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道德思想观念,可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其一,“竹”文化可使生态文明落到实处。我国竹文化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开始,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现并利用竹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工具,从简单实用的竹筐、竹笠等生活用品到现在兼实用和观赏为一体的精美竹工艺品,竹的实用范围不断扩大。对“竹”文化的深入开掘,有利于我们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提高我国整体的环保意识,更快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二,“竹”文化可使抽象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活化。“竹”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一直被人们赋予做人的精神风貌,如坚贞、虚心等品质,是中华民族品格与精神的象征。而且有关竹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那种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志向与情感通过这些作品得以表现,这些就是朴素的生活方式与理念。我们知道,这些有关“竹”的璀璨的文艺作品,是生活化的,否则没人理解、没人接受,而它们在本质上又是在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只不过此种理念是生动的,有相当的诉求力和感染力。其三,有助于将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成民众的修身哲学。“竹”所代表的人格内涵告诉了人们生活中的处世态度,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相结合,也使人们在精神上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从意识上转变了征服自然的态度。中国竹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扬,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逐渐转变了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逐渐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修身哲学。

五、结语

“竹”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代表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和谐关系。发掘中国“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价值,在当下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不仅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人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人作为世界万物中的一部分,如何与我们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保持平衡和谐的关系,是生态美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中国“竹”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的精神世界紧紧相连。在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亟须深入推进之背景下,探讨中国“竹”文化中的生态美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创新价值和意义。中国“竹”文化具有园林景观、楹联匾额、诗歌作品、丹青绘画等多种形态,在理论内核上体现出了儒家“至善至美”的生态审美理想及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态审美境界,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智慧一脉相承。因此,发掘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不但有利于深入实现竹子的生态保护功能,而且有利于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

作者:王全权 沈颖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中国“竹”文化的生态美学价值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28622.html

    相关专题:蜘蛛侠 焦作大学学报


    上一篇: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分析
    下一篇: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训练方法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