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教研活动情况堪忧,薄弱学科普遍存在
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只是走走形式,坐在一起聊聊天,还有一些甚至只教不研。教师们对于教学大纲要求落实的基本知识点把握不清,没有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过程,课堂教学处于“单打独斗”的无序状态。这使得刚入职的教师没能在教研活动中得到有效指导和培养,课堂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中老年教师不研究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完全凭经验教学。
(二)课堂教学存在空白,教学效益难以提升
理化生实验教学接近于零。由于学校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实验药品供应不全,以及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缺乏,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课教学情况堪忧,初中学生既不能自己动手开展理化实验,也不能在多媒体视频环境下观察实验过程,很多理化生实验只能依靠教师口述。难以想象,学习实验室制氧气的一节中,学生既没有看到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和试管,也没有实践和检验氧气产生的过程,仅仅从教师口中听到了一个“无色无味”的化学方程式,如何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多媒体课堂教学严重缺失。由于课堂缺少多媒体教学设备支撑,教师未配备办公用电脑等原因,教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贫乏,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不能使用多媒体课件备课、上课,课堂教学基本依靠“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以拉孜县中学为例,学校唯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是一块电子白板,这对于42个教学班近2300名初中学生来说,只能当博物馆中展品,偶尔看上一眼。
二、几点建议
(一)落实艰苦偏远县(区)学校教师优惠政策,让教师愿意留下来
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教师配置的均衡是关键。要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优惠政策,招录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偏远县(区)学校工作;要切实解决好农牧区学校教师的职称、待遇等问题,使得好教师愿意到农牧区学校工作,愿意留得时间更久,甚至愿意终身留下来,保持农牧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改造,搭建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升的平台
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多媒体教学设施等硬件配置的均衡是保障。日喀则地区各县中学硬件环境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学校师资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县中学,应逐步建立学校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为老师们创造一个利用多媒体备课、上课的环境,促使其专业成长。据调查,各县中学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到了80%左右,他们在大学里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经过一定培训,完全可以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完善多媒体教学软硬件环境,是当前各县中学一件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建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在这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规范学校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要切实开展好常规性的教研活动。从制度保障和业务指导两个方面确保教研活动既有形式,又有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些教师一到教研活动就抱怨“初中学生有多差,基础多薄弱”,这些往往是不肯好好研究课堂教学和初中学生的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我蹲点在拉孜县中学某班听课一周,也在这个班亲自上了一节公开课,发现能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占到班级人数50%以上,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在60%以上,这两个数字与我所在的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相比,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差距,至少在学习态度和精神上是相当的。因此,抱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不应成为教研活动的唯一话题。学校班子成员在教学中的要起到表率和指导作用。校级班子成员既要潜心研究教学,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又要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从集体备课开始,有效指导相关学科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另外,要坚决摈弃“抓到篮子都是菜”的观念,个别教师也存在“西藏缺教师,可以浑水摸鱼”的错误想法,对那些不好好上课、混工资的教师应该坚决予以换岗或辞退。
(四)注重专家引领与校际交流,促进区域内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
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下,各学校要进一步形成“走出去、请进来”的机制,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聘请教育教学专家和有实际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到校指导教学,定期安排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前往拉萨及内地学校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日喀则市各县中学地理距离遥远,平时来往少,如果不形成合作,互通有无,各项工作很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学校要积极与各县(区)兄弟学校合作、相互学习,积极寻求与外省(市)兄弟学校的合作,构建教育教学联盟,拓宽教育教学合作的渠道和内容,走上兄弟学校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良性发展轨道。
作者:杨洪峰 单位: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中学
相关专题:如何发表论文 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