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而青少年是人类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因此,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上有着的重要的意义,博物馆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服务对象是人,其责任重大。博物馆要加强展览宣传力度,加强各种教育主题的参考,才能更好地完成它肩负的社会重任;博物馆是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对青少年有着教化的义务。博物馆是青少年的教育塑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能培养青少年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向青少年形象化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精神、政治和物质文明,使他们的德智体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1、关于博物馆与青少年关系的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针对青少年对博物馆了解情况做了两份问卷,针对具体的细节问题加强了详细了解,了解博物馆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调查21一25岁年龄阶段的人最多,是针对青少年对于博物馆形态认识,调查对象为中学生、大学生、网络人士。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对博物馆的认知程度很低,对于年龄层次尚小的观众很有兴趣,总的来说,大部分青少年对于博物馆是熟知的,但同时也表现出博物馆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博物馆在开展青少年活动时缺乏具体的策划,主题的策划考虑不周全,策划意识薄弱,没有普遍形成,博物馆人才缺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博物馆都缺少具有很好执行能力的实施人才;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缺乏互动,对青少年的参观心理特点研究不足,对青少年的展示手段不够,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错位,在陈列手法上,展品解析词等方面过于专业性,博物馆的陈列的内容和形式严重脱节,陈旧的死板模式,缺少人性化;讲解方式单一,缺乏激情,专业词汇过多,讲解员素质还有待提高;博物馆开展青少年活动的基础设施先天不足,教育职能的体现未尽人意,.缺乏坚实的系统理论基础来指导。
2、处理好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加强教育作用
就要求必须提高博物馆展览的策划能力,引进博物馆专业的策划人才,加强青少年与展览上的互动装置研究,加强青少年与博物馆之间的因素研究,对青少年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提高博物馆对青少年工作的执行水平,,充分考虑青少年需求因素,扫清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障碍物;增强博物馆与青少年的互动,把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以符合青少年的需求为主,开发娱教结合的互动教育活动,促使他们慢慢地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配合学校教育,开展特色活动,使展览陈列跟社会突飞猛进的步伐接轨,让观众跟展品产生共鸣。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博物馆吸引青少年和普通观众的重要条件,语言是交流的首要条件,它要求博物馆人员在进行解说时改善讲解方式,要让学生们看得懂博物馆;要使形式与功能相呼应,真正起到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博物馆建设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博物馆平台,体现出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的职能。在筹划和设计中更多地关注观众因素,要迎合社会时代发展需要,考虑到现在的青少年思维活跃,信息接触面广,应体现出合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人性化设计,满足青少年的求知兴趣和探知未来的要求。展示设计必须具有调动青少年积极性,能发掘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同时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更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开拓他们的思维,营造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环境,成为青少年共同向往的教育基地。
作者:惠娜 单位: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一、丰富临展题材,把握社会热点
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不仅是对基本陈列的补充、完善和丰富,也是博物馆吸引观众、提升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1年10月开馆以来,辛亥革命博物馆除了做好常设的基本陈列展览外,还相继举办和引进了多个临时展览。
1、展览模式新颖
为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这一主题内容贯穿到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始终,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相继举办了《首批入藏辛亥革命博物馆书画作品展》、《迎龙年辛亥情馆藏书画展》、《湖北省暨武汉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英烈祭奠仪式实物展》等题材多样的展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义之光———海报设计展》,用新颖的海报展模式,征集了来自海内外数十位平面设计爱好者和高校师生的近百件作品。此次展览还特地安排了观众评奖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观众参与热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引展题材丰富
2012年引进的《孙中山•梅屋庄吉与长崎》、《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系列图片展》、《武汉地区首届外宣精品展》等专题展览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元月引进的《回眸胡适》、《新时代的先声———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个展览,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李大钊、鲁迅等近百位叱咤风云的社会精英们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同年4月引进的《第二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将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艺术家300余件书画作品对外进行展出,其中,周韶华、文怀沙、冷军、常进、叶瑞琨、乐震文、李兆虬、韩璐等大家的作品也都悉数在列。大师们一幅幅令人赞不绝口的作品不仅满足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精神需求,而且极大的提升了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在展览进行的15天中,展厅内每天人头攒动,开展当天就吸引了7000多人来馆参观,创下单日观众进馆参观量的历史最高值。
二、提升讲解员素质,积极招募志愿者
1、开展培训、比赛活动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服务观众的水平,2012年,辛亥革命博物馆相继举办了“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全市讲解员培训班”和“武汉市博物馆(纪念馆)讲解员讲解大赛”活动。讲解员培训班特邀请武汉地区著名主持人张小陵女士,为来自全市文博系统近200位讲解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在讲解大赛上辛亥馆讲解员马光明、鲁珊、丁辰、邱丹妮四位同志共获得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为本馆赢得了荣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了我市文博系统的精神风貌,提高了辛亥馆讲解队伍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2、招募志愿者
为更好地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需要,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把关心博物馆事业的有识之士组织起来,相继招募和吸纳来自社会各界近200名志愿者。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志愿者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才能挂牌上岗。志愿者们通过对观众讲解、宣传服务等方式传播相关知识,提高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对外宣传效果和社会影响。
三、发挥阵地作用,致力以人为本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辛亥馆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方位服务,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认知博物馆。
1、构建社教平台
开馆至今,辛亥革命博物馆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62140部队、空军预警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江汉大学商学院、商家社区及周边近10所中小学校分别建立了军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实践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居民教育基地。同时,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不同群体进馆参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2、营造和谐氛围
充分利用纪念日、节庆日,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起着积极作用。在第23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辛亥革命博物馆与武昌区残联共同举办的主题为“触摸历史,文化助残”活动,邀请了100多名残障人士来馆参观,让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博大爱心,享受到现代和谐的文化氛围。
3、直面社会公众
在充分发挥阵地教育作用的同时,为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真正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把文化产品和服务直接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辛亥革命博物馆还专门制作了一批主题为“首义之城—辛亥革命旧址遗址”的流动展板,不定期的深入到社区、学校和群众聚集地(如汉口江滩等)开展社教活动,并安排高素质的讲解员进行现场讲解,让市民群众、学生及外地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一处处辛亥革命遗址、一幅幅武昌首义的历史图片,让人仿佛感触到革命先驱们跳动的血脉、听到起义时传来的阵阵枪响,极大地唤醒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开展交流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体现的是一个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博物馆教育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对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国民素质,进行传统教育,激发爱国情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正充分显示出来。
1、促进馆际交流
近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先后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纪念馆(俗称“红楼”)、中山舰博物馆等同城兄弟馆,开展经常性的业务交流活动;与四川省博物院、长沙市博物馆、广州市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等国内知名博物馆、纪念馆开展业务交流;与日本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缔结为友好博物馆。通过以上举措,开阔了博物馆的研究视野,拓宽了发展领域,加快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了科学化管理水平。
2、开拓旅游市场
如何保持博物馆可持续、和谐、健康的向前发展,一直是摆在文博界决策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对博物馆事业健康向前发展意义深远。2013年3月1日,在武汉市旅游局的支持帮助下,辛亥革命博物馆组织全市数十家旅行社召开了“武汉之窗•辛博之旅”旅游推广会。此次旅游推广会的成功召开,对加快城市旅游文化建设,打造合作共赢的文化旅游新局面,拓宽博物馆对外影响力和覆盖面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辛亥馆还将联手全省各大旅行社,共同构筑武汉市文化旅游市场的新高地。
3、注重知识普及
为普及文博知识,让更多民众认知博物馆,使社会教育职能更好地融入到广大民众的精神层面,2013年4月,辛亥革命博物馆特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博物馆教育》的讲座活动。本次讲座特邀请湖北地区文博界专家万全文先生授课,全面系统地向现场听众阐述了当今世界各国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成功案例。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会场内座无虚席,有效的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结语
在新时期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质量和程度,始终保持不断强化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竞争力,以自身的作为来提升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这样,博物馆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对社会的教育职能,成为全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刘宏国 单位:辛亥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