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原因
(1)父母的期待。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下,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父母自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之后能够找到既体面又离家近的工作,因此大学生村官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首选,也促使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村官这条路。(2)故乡情结。在农科类院校的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们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毕业之后大都会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能够带着家乡脱贫致富。
2社会原因
(1)国家优惠政策的吸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推进了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的实施,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而大学生村官这个平台,为他们自己创业或者继续深造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这些优惠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毫不犹豫地选择村官这个职业,希望借此机会来实现自己的宏远目标。(2)城市生活的压力。城市生活的压力主要源于其生活成本过高、工作节奏过快等等,其中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近年来,我国城市房价逐年增长,尽管2008年以来城市房价有所回落,但许多城市的房价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④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属于中低收入者,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许多大学毕业生无力承受。为了减轻自己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也会选择村官这个岗位。(3)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的必然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需要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全国的文盲半文盲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10%,接受过农村职业教育的只有5%;村务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较低,现代意识、法制意识较为淡薄。⑤年轻劳动力的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有效措施。
3如何构建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
(1)精确培养对象。在精确培养对象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地域性原则、专业对口原则、实践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是指对其参加村官考前培训的毕业生针对其户籍所在地进行分类,然后针对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分开进行培训;专业对口原则是重点针对农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有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这样便于以后工作找到切入点并容易打开局面;实践性原则更侧重大学生毕业生的实践经历,在农村基层工作需要对农村工作有相当的了解,才能真切地体会农民的处境,因此不容忽视大学生远离农业实际的背景。(2)明确培训内容。要积极探索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培训的知识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变更。一、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提升学生的行政能力,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分析现阶段农村社会的经济形势,增强运用政策理论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培训学生的求职技巧,提高面试的录取率。(3)评估培训成效。根据学生的要求,对其培训内容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定期给参加培训的学生进行模拟考试,对于培训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将培训所取得的成果通过校园网的平台向学校学生和社会展出,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以利于之后培训的开展;对于培训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以最佳的状态来为学生服务。(4)建立培训的激励机制。改变之前的大学生培养经费由大学生自己及其家庭承担的方式,对于在村官岗位上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由学校和社会为其培养经费买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对培训中的优秀教师和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带动其积极性。
4构建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的作用
(1)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的构建,帮助许多想通过自己努力来带领家乡脱贫致富的学生,顺利走上这条道路。不仅可以推动新农村的发展,帮助农村改变落后的面貌,更是这些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推动力。(2)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农科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分析农科类院校毕业生在村官考试中失利的原因,对症下药,构建相应的大学生村官考前培训体系,培养出既有良好专业知识又具备新农村发展所需要素养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农科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3)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高素质、强能力、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村官注入农村,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帮助村民提高素质,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制度创新,宣传科学理论。
作者:夏青 沈梅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