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生物教学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生物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验性的自然科学,仅靠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接受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生物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证明或探索生命现象以及生命发展的规律,因此在初中学生课堂上必须通过加强典型实验探究的力度,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验探究以及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典型实验;策略
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学科,学科内容是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的,而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物教学典型实验的设计需要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材相结合出发,制定符合学生易于接受和学习的教学方案。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必须加强探究性学生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活动。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典型实验的分析
1、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确定探究课题
根据初步的统计,在北师大版七年级的生物实验课程就有36项探究实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安排实验探究活动。在七年级第一学期,新生刚入学时,接触到的第一课时就是《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由于初一的学生知识体系尚未健全,对生物种类的了解还有限,在课堂上通过一滴水的研究是不可行的[1],最终将课题设置成《认识社区小河里的生物》,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学校到社区内观察小河里的物种,也能保障学生的安全,使学生感觉是旅游,在游玩中获得知识,因此在初中实验不仅仅依靠课堂之上,还要充分得使用相应的社会资源。
2、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使实验效果更为显著
生物实验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实验的关键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需要需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1)可操作性。实验的前提就是可操作性。如《探究种子萌发时的释放的能量》中,原则上的做法是需要四个腐乳瓶设计一组对照实验,但是四个腐乳瓶对一般的学生来说都很难找到,这时老师可以建议将腐乳瓶改为自封袋,每位学生发两个自封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让学生进行动手做实验。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也可以将广口瓶改成自封袋,每个实验台三个小袋子的黄豆,这就大大减少了实验的成本;对于学生而言,也可以自行操作,更加地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2)可控性。初中生物的实验范围比较广泛,而实验中的可控性对实验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合理的控制实验中的可控因素。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影响》在这实验中鼠妇这种动物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对光、声音、振动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能够确保实验的实施,经过反复的教研,最终在实际实验中选用了蚯蚓[2]。蚯蚓与鼠妇相比更有利于实验的实施,蚯蚓对光反应极为强烈,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结果,因此使实验的难度大大的降低,并且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此次实验更能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3)节约性。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验中更不能铺张浪费。如在《观察种子的营养成分》中,实验中可以用烂桔子培养霉菌,把核桃仁改成黄豆,用豆腐水做培养基,用自家的发芽的蒜做无性繁殖等实验,在实验中不仅节省了成本,使实验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3、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改进试验方法
实验方法不对会对实验结果直接造成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经过充分得教研,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实施。如在学到《观察种子的结构》一课时中,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就要用放大镜在切面观察玉米的胚,虽然使用了放大镜,但是依然会有学生无法辨认,这时如果将实验加以改进,将会有不同的效果。经过研究,最终我们决定在观察切面大致确定位置之后,再教学生将玉米的胚剥离出来,虽然很小,但是由于剥离出来的胚是立体的,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二、初中生物典型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1、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做主体
在初中实验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又众多教学项目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应该采取和接纳,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结构》中,教师提前中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土豆或者是蒜等种子,自行种植,并看谁种植的好,在上课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种植的植物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种植经验进行总结,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获取了知识。
2、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就是不断的创新和改变教学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要逐渐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生物实验的改进。现代的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技能水平并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给予了肯定,从整体上增加学生生物科学的素养。如在学到《动物的运行与行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观察狗、猫、鱼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觅食方式、运动方式等,并对观察结果做详细的记录[3]。在课堂上让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做出总结,教师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3、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
教学方案是教学实施的前提,教学方案可以突出教学中的难度和重点,让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良好的把握能力。在《观察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一课时中,教师可以设计“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将蒜瓣埋在培养皿中,并将实验设为四个标本,分别在阳光、阴暗、干燥、潮湿的环境下进行观察;这种实验计既简单有利于观察。
4、加强反思,做好实验分析
在完成每一项经典的实验之后,都要设置相应的实验分析课,对实验中的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实验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生物学不是无聊的生物知识理论,而是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做到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跳出课本内容的限制进行因材施教,树立学生的生物实验学习观,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峰.改进初中生物实验展现探究教学魅力[J].新课程,2014,05(02):45-46.
[2]魏坤.关于开展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3,06(05):88-89.
[3]李艳辉.对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2014,14(6):52.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