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意义
校园文学活动与作文教学之间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学活动开展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更大程度促进校园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作情趣都需要在活动中逐渐激发出来,产生有灵性的文学作品。
(一)活动形式多样推动校园文学发展
文学社是促进社员之间团结合作、交流经验、进行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文学社的活动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社团成员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提升欣赏能力和写作水平。这种团体式的文学交流活动古已有之,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就有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的故事、衡芜院夜吟菊花诗的诗情画意,故事中的年轻男女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齐聚一堂,即便是文学修为看似并不高的人也在交流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如“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只不过在贾家逐渐衰败、富贵不再、家破人亡之后,诗社也萎靡不振,甚至关门大吉,往昔热闹繁华的大观园再没出现过吟诗颂词的美好景象。校园文学社汇聚的多为校园内爱好文学的青年,开办社团活动应当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上多下工夫,类似文学创作、研究讨论等活动多多益善。可根据情况邀请作家开办讲座,请对文学创作和赏析兴趣浓厚的语文教师点评、赏析美文,带领社团成员走出课堂、深入实践、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定期开办座谈会和写作比赛,向上级文学机构推荐社团成员的优秀作品,与学校的教改活动配合设计讨论专栏,积极调查学校师生和校外人员对建设文学社、文学期刊质量等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以上活动能够促使文学社的写作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创作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二)在体验中激发写作情趣
文学社组织的写作活动与课堂上的命题作文有非常大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讲,弥补了统一作文的不足之处,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在教育改革方面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点意义:首先,以学生为写作主体。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的,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读书、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但是训练并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读书和写作,而无需老师从旁教导。其次,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写作个性充分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写作同样体现出个性的差异。要求学生自主创作可以激励学生坚持对写作个性的追求,帮助学生形成与众不同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最大限度解放学生的思想。要求学生自主创作能够帮助学生解除思想上的羁绊,让他们身体的各个感官都能顺应思想的呼唤,抒发他们心底的声音。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言由心生”、有感而发,才能展现出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传统的作文模式都对作文的内容、题材、形式等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难免背离了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没有时间深入构想、小心落笔,加之体裁的限制,学生的个性很难释放出来,想要在学生中求得优秀的文学作品简直难如上青天。文学社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不用受课堂作文的种种限制,而在课外开辟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进行创作。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很多创作灵感来自生活的启发,素材来自实践的积累,学生唯有用心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生活中的些微改变都能感知并捕捉,注入真情实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只有观察得细致入微,才能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抒发见解,深刻的认识就是独特的视角。从事语文作文教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是学生兴趣浓厚、感触深刻、思虑周详的事物,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潜能,展现对人生、社会的全新感悟。只有解放学生的心灵,充分尊重学生在立意、谋篇、叙事、记人、议理等方面的自主性,学生才能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实践出真知,文章是否脍炙人口并不能由老师统一制定的评分标准来决定,而应当以读者的喜爱程度为标准。唯有如此,老师和学生才能创作出内容丰富、构思巧妙、感情真实、撼动人心的优秀文学作品。
二、高中作文教学与校园文学活动的结合策略
(一)参与性高,奠定学生个性化写作基础
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参与性较高,基本是全民参与,但课堂作文教学也存在一定弊端,作文指导和训练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处于中等水平,经过教师耐心指导作文水平可以提高的学生,往往被忽略。教师往往关注有写作特长或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课堂要么是范文展示课,要么成为作文修改课。然而,校园文学活动可以打破这种局限,通过作文竞赛、朗诵、阅读、鉴赏等活动,给每位学生提供展示文学才华的天地。在校园文学活动中,每个学生只要愿意,基本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找回在课堂上失落的自尊,增强写作自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展示自己的文学成果,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特别是强烈激发了平时课堂作文中“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同学,他们往往成为写作黑马,一鸣惊人。校园文学活动为学生创作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自由地采用自己擅长的风格特点、体裁形式,从而彰显他们鲜明的个性。
(二)形式多样,引导学生个性化写作思索
校园文学活动之所以在目前受到欢迎,是与其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个性化写作的特点分不开的。校园文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舞台。传统的作文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学生往往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如举办专题文学讲座、诗文朗诵会、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采风活动、编辑手抄报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学的魅力,并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承受挫折考验,从而磨炼意志,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特别是作文比赛,学生在比赛中,可以自我反省,博采众长,汲取营养,积累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打破写作惯性思维,在写作上有所创新,有所变革、有所进步。
(三)交互性强,体现学生个性化写作价值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文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跟同学一起开展文学活动,提高文学创作能力,丰富精神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校园文学活动必须适时适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扎实有效,受学生欢迎。一些影响大、效果好的大型文化活动,要固定下来。比如我校每年都要聘请专家举办诗歌、小说、散文讲座,每年秋季都要举行诗歌朗诵会、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文学知识比赛,组织学生参加“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赛。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加强了交流,他们互相切磋、交换写作经验,创作水平逐渐提高,一批批文学新人脱颖而出。累累硕果不仅鼓舞了文学社员的信心,也吸引了同学,要求积极参加校园文学活动,这也使得校园文学活动欣欣向荣,日益壮大。实践证明,要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必须有效借助课堂外的校园文学活动,它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是学生自由表达、富有个性表达、有创意表达的自由空间,更是开展作文教学的强大推动力;而作文教学又是校园文学活动的基础和保障。两者紧密结合,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落实新课改精神的重要途径。
作者:苏诗川 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