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开放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实现途径

摘要:加强建设网络文化软实力,对于提升开放大学内涵式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引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大学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应借鉴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通过重视教师统领作用、架构建设新平台、满足学生日常学习需求,不断强化网络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进而提升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知名度,以促进开放大学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提升;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006(2015)04-0010-04

作者简介:叶宝林(1981-),男,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讲师;金丹(1976-),女,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纪洪元(1978-),男,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高校建设重点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移,开放大学也不例外。回顾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历程,向开放大学转型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翻牌,而是一场受社会发展、内部演化和外部条件等因素影响的教育变革,其内涵建设也成为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从我国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总体趋势来看,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仅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同时,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增强高校凝聚力的有效手段[1]。但从现状来看,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本文从开放大学网络文化视角,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研究,不但能促进自身内涵建设发展,还能提升自身教学管理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一、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

软实力(softpower)这个概念源自于国际政治学研究,首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他将国家的能力、权力分为“软”和“硬”两种。硬实力是利用经济、军事等资源优势强迫他国屈从的能力,而软实力则多是体现在文化积淀传播、外交策略等方面,吸引他国效仿以期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简言之,硬实力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就是指蕴含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精神力量[2]。有学者从当代大学领域出发,认为大学的软实力既是一种战略,又是一种理论,同时,还是一种能力[3]。具体而言,如果说学校的校舍、设备、活动场所、图书馆资料等办学条件和质量属于“硬实力”,那么教育的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效率、办学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与感召力等就属于“软实力”[4]。

因此,有学者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所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及大学精神诸要素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文化力量,是一种特殊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硬实力共同构成大学综合实力[5]。也有学者将大学软实力归结为大学文化力、大学政治力、大学精神力和大学制度力[6]。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的软实力等同于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内在品质。它以学术为主线,大学软实力应包括学术精神、学术大师与学术组织三个维度,其中学术因素或者说学术标准是贯穿这三个维度的一条主线[7]。还有学者认为,所谓高校软实力,是指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它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上,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那么“软实力”就是大脑和灵魂;如果说“硬实力”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现状和规模,“软实力”则体现了学校的追求和理想[8]。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学者对软实力概念的界定和理解有所差异,但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大学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学者的文化层次和教育理念、大学精神、规章制度、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学术影响力、社会声誉、组织管理等非物质层面的东西。开放大学作为我国大学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是运用网络技术和多种媒体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跨越时间空间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新型大学。学生通过网络来接受教育,均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学习方式、学习进度等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更要注重网站中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和网络文化的导向力与传播力等影响学校发展的非物质层面建设,这对提升开放大学综合实力,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开放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校园网络平台多且缺乏特色

纵观现阶段各开放大学的网站,基本组成按用户分为教职工平台和学生平台,涵盖有OA办公系统、邮件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电大在线系统等,平台多以表述说教等功能为主。教职工多以办公使用为主,平台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要;学生则极少登录网站了解学校最新发展动态,普遍对学校缺少归属感和存在感,也极少登录学习系统。面对众多学习资源无从运用、学习,除了缺少好的学习方法,也会因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之间的矛盾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二)网络文化定位不够清晰

开放大学建设初期,要时刻秉承并创新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积淀,开放大学不在于“大”而在于“学”。这个“学”与学生、学者、学科、学术、学风等是密切相联系的,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和发展。但在这个传播中,教育者不能只注重网络技术工具,而是要更加关心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引领和熏陶作用,以便在价值观发生冲突时用正确的观念来契合多元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化在宣扬传播“正能量”的东西时,不但加强了大学文化的建设力度,而且也对使用者的观念文化产生积极影响。

(三)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电大一直以教学为主导,秉承一切都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文化建设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弱化或边缘化。一方面,学校加大了在校舍、设备、活动场所等硬件的投入,却忽视了学校品牌文化的创建,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电大在校风、校训、校徽、校歌等建设上尤为迟缓。另一方面,大多数学校也缺乏一些相关的管理、监督机制,对宣传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尤其是在宣传学校自身实力方面还显得尤为拘谨,未能有效发挥社会作用和服务职能,不利于学校整体影响力的形成和品牌文化的提升。此外,网络文化监督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有关文化宣传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

(四)技术队伍实力不足

提升电大文化的积淀水平有赖于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由于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也致使电大技术队伍的建设相对薄弱,往往是“有想法没成果”,“醒得早、起得晚”,缺乏相对稳定的技术人员做支撑,在技术上还尚未形成团队或团队力量薄弱,合力不足就难以产出成果。网站或学习考试平台就是一所学校对外的窗口,学校通过这个窗口展现自己实力,窗口上的每一个动画、每一处链接都是技术队伍的实力体现。在制作多种媒体资源时,技术人员要跟得上现代技术的发展步伐,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优劣”问题。在移动终端上更要狠下功夫,移动客户端建设也已经刻不容缓了。2015年7月,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接收上课时间、考试信息等更显得方便快捷。因此秉承一切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技术队伍在实现“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理想状态还仍继续努力。

三、开放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实现途径

(一)重视教师队伍的统领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学校中人员较为稳定的队伍,教师也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人群,教师在传播文化、明德修身等方面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起到身先示范的作用。因此,重视教师队伍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加强培养教师师德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重要条件。

(二)架构建设新平台,研发运用新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陈旧的平台网站已无法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的需求以及急需泛在学习知识的速度,复杂繁冗的多平台反而会对师生交流增设障碍,架构建设“大一统”的新平台成为师生的迫切愿望与诉求。校园网是为学习者和教师架设的沟通桥梁,拉近师生空间上虚拟存在的距离。将现有的说教性比较强的平台,逐步向涵盖选课、学习、考试、校园生活、通知等功能的平台建设,通过研发运用新技术增加师生使用平台的黏性程度,使手机、QQ、微信等主要沟通手段逐渐向辅助沟通手段过渡,一站式平台便于提高师生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不仅能在显性层面上约束、规范学校各项事业和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行为,而且,是学校整体文化和办学理念与目标的集中体现[9]。有研究表明,制度性强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理解和尊重学校里的非正式规章制度,教师能够长时期保持饱满的工作情绪,学生也有一种与同学和老师强烈融入的感觉[10]。电大在社会服务职能方面逐步移向社会的中心,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紧密相连,就更要通过“对外窗口”宣传自己,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的服务和帮助。

(四)聚焦文化创建的全程管理

加强对文化创建的过程管理是提升品牌文化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后传承和积淀的过程,将校园文化创建的记载情况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方面,做到全面、细致、规范,有始有终。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内化和外延,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始终围绕“人”这个元素来创建的,具体就是说,内化就是要重视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品质,关注校园环境在文化创建中所发挥的作用,外延就是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和品牌文化的创建。校园文化是被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是一个学校在功能定位中重点考虑的要素,校园文化必须要引领、规范,还要体现其科学性,既要从体制创新中摸索前进,又要在传承积淀中总结经验。

(五)加强网络文化队伍建设

在文化队伍建设上,应做好规划,确定团队建设的各阶段目标,并做好配套的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在团队人员的确定上,将具有专业技术、文案专长、美工等不同人员加以组合,建设成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人员队伍,实现宣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六)满足学生日常学习服务需求

网络文化的建构是基于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为人们提供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和学习生活服务,发掘潜在文化需求,加强舆论导向的监控管理,以满足相应的文化需求。具体来讲,就是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加强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选课报考到网上学习、从形考作业到终结性考试,建立一站式学习平台,尤其在新生入学阶段对平台使用进行有效的培训,让学生有困难就找平台,增加平台的可用性和实用性,增强用户体验感和用户黏性程度,这就更应该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去。

(七)建立多元沟通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建立多元并发的沟通渠道,有效及时获取各种反馈信息及舆论思想动态,有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者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发布校内各种新闻公告,让师生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动态,让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取学校各部门的办学理念及规章制度等方面信息,能够为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园网上发表各种意见和建议提供便捷服务[11]。

四、对提升教学管理时效性的启示

(一)树立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传承积淀,推陈出新,打造精神文化。校训“和谐、开放、求实、创新”既显现出我们办学的一贯传统和前进方向,又指引出我们应秉承的工作作风和扎实根基。我们还要加强目标引导,从“厚重文化、特色办学、高质教育、积极引领”等方面加大投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逐步形成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二)打造高质、高效的教学文化

名师帮带,探求真知,打造教学文化。一方面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名师帮扶带的原则,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对一”地帮助新入职的教师熟悉开放教育,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让新进教师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开放大学的学生多数是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专业性较强但缺少系统知识的学习,极力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提升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打造高质、高效的教学文化。

(三)建立制度文化

公平公正,有章可循,打造制度文化。逐步建立完善校园制度,依靠制度创造公平公正环境,践行人文办学思想理念。从维持学校健康发展的基本制度、提升教师和学科的发展制度、课堂教学的管理制度到教学常规管理的评价制度,强调制度的有效落实对于调动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强大的牵拉效果。制度会创造公平,应逐步实现由“人管理”、“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过渡转变。

(四)倡导关爱文化

以人为本,体贴入微,打造关爱文化。关爱教师,关爱学生,就是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倡导“快乐工作,认真生活”的理念,既要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积极参与,降压减负,又要关注师生平时的诉求,促进师生的专业发展,落实人文办学思想,使师生富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五)形成落实文化

监督检查,守土有责,打造落实文化。上下沟通、专注服务、方向引领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形成良好的监督检查制度,使监督和检查无处不在,狠抓落实、强化执行力。工作落实,是各项事务有效完成的基础。继续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督促执行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安身健.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2):87-89.

[2]刘玉梅.从提升软实力的高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导刊,2010,(10):55-57.

[3]郑义寅.“软实力”建设:当代大学发展攻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53-157.

[4]叶松涛.促进教育软实力的发展加快河西教育现代化进程: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局长刘国胜访谈录[J].天津教育,2005,(5):9-11.

[5]李洁,杜宇.大学软实力:大学发展的另一维度[J].辽宁教育研究,2007,(7):30-32.

[6]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48-54.

[7]魏宏聚.论大学软实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1-135.

[8]申小蓉,张翼.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209-211.

[9]李运庆.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现途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58-62.

[10]罗伯特·W·麦克米金.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M].武向荣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

[11]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2011,(2):232-233.

作者:叶宝林 金丹 纪洪元 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开放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实现途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03963.html

    相关专题:农村资金互助会 医学核心期刊代写代发


    上一篇:高校成教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任务型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