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400-678-4770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小议大学生文化危机之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西方强势价值观的侵蚀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发展的生存境遇,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过程。正如萨义德所说:“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2]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等和不对称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中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以多种方式推行其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流文化,以实现其“文化霸权”的目的。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强势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侵蚀了中国文化栖身的空间,消解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弱化了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同,不仅影响着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和审美趣味,甚至扭曲了一些青年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全球化的客观影响及现实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还淡化了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并由此而引发了文化焦虑与文化认同危机,也使中国民族文化的生长空间受到挤压,同时由于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匮乏,导致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淡漠疏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弱。

(二)功利化教育导致文化导向缺位

大学是创造社会理想的地方,要担当文化传薪人、社会守望者的使命和责任。然而,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学校在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责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因此造成了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主导地位。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只重视向大学生传授、灌输理性的知识和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而缺少对其心灵的关注与对精神的关怀,导致了对于大学生内心和谐起着重要作用的人文素养的匮乏,使得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教育中迷茫和失落。学生对就业的渴望导致了大学人文专业的“弱势”。大学的课程设置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的弱化、学校教育方法的种种弊端以及功利化的取向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位,扭曲了社会文化的遗传机制,造成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土壤中人文元素严重缺失。

(三)互联网等传媒的冲击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海洋、休闲消遣的乐园、创新思维的天堂。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各种异质文化和不同的思想观念在此交汇并产生了激烈的冲撞,必然生成价值的多元化、价值认同的多维化,致使传统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准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人们传统价值观的衰弱,甚至传统价值观被无情颠覆。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消费群体,对虚拟空间的迷恋越过了传统价值观的界限,网络深刻地影响并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尊崇,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肆意追随。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但传统的文化承袭与文化惯性较为薄弱,因此缺乏对信息价值的正确判断,导致在各种价值观的冲击下,造成大学生文化危机的形成与发展。

(四)文化价值标准的碎片化

人们衡量文化价值的标准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所谓文化价值标准“是由一系列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的逻辑体系,是衡量文化客体对主体有无价值和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或准则”[3]。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重组,文化价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些必然影响人们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加上西方文化渗入,各种文化相互冲撞挤压,主流文化价值标准被撕裂变得支离破碎,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缺乏准确判断,把是否产生市场价值作为衡量文化的价值标准,甚至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这些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价值的认同。

二、增强文化自觉,消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主体对文化的一种主体意识和心态。“指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体对于文化的发展方向、目标、途径等方面的认识和自觉。”[4]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重建文化认同

高校教育的使命是对下一代人的培育和对知识的传递,为未来社会铸就合格的人才。高校要塑造合格的人才,就必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育和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主渠道。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政治态度树立的关键时期,由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异域文化的强势介入,导致了文化认同危机日益严重。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输入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科学政治理论,重构主流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清社会问题、解除困惑,坚定理想信念,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灵魂,而价值观念是这一灵魂之核心。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在一定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形态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是民族文化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引导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发展方向。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建立,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场,全方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人们价值观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导向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社会信仰、行为规范提供引导和参考坐标。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大学生就会盲目崇外,甚至迷失方向而无所适从。因此,开展国情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身固本,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度,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消解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有效途径。

(二)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了解并认真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文化,对自身文化具有“自知之明”,糟粕的要抛弃,对优秀的文化要加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是民族之根。不了解认识本民族的文化,甚至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等于丢掉了自己的根,就会丧失安身立命的根基,就意味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失落以及民族历史被中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们民族最基本的价值,积淀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自强的血脉根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和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坚守民族的本土的东西,只是一味追崇外来文化,这种主次颠倒的结果将会动摇整个民族的文化结构和根基,就会割断传统文化的发展未来,迷失正确的文化方向。传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新形态,并传递给民族的未来,这是教育的使命。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担当者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肯定和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就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是一个整体,文化也是多元共生的,与世隔绝的文化必然会因封闭而失去活力乃至消亡。任何一种文化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世界文化多元并存,各有所长。优秀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只有博采众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异域文化的借鉴与批判,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另一表现。我们应教育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和平衡对待外域文化,建构起文化间求同存异和相互学习借鉴的文化观。

(三)坚持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创新是文化永葆活力与先进的源泉,是文化自觉和全球化对民族与国家提出的必然要求。现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并获得话语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升主流文化引导力,增强先进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教育他们弘扬先进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的主体。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功能,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力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和创新文艺形式的兴趣热情,增强大学生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能力,让他们在健康有益、充满活力的精神文化环境里树立理性的文化认同,使他们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作者:鲁全信 杨绍安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小议大学生文化危机之途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89311.html

    相关专题:燕山大学学报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上一篇:制冷技术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

    400期刊网帮助上万朋友成功评审职称。

    全国免费电话400-678-4770

    企业QQ号

    期刊咨询:

    学术服务:

    在线咨询:

    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