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路面处理方案
为了保护环境、节省能源及建设资金,对原路面处理时以利用原有无机结合料为主,按照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034-2000)和《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水泥稳定土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设计,方案如下。(1)局部纵、横缝及弯沉值较小路段,直接在原路面上做水泥稳定碎石补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2)局部沉陷、坑槽、车辙、网裂等病害:将原面层及基层铣铇后运至料厂,利用无机结合料再生法进行筛分,设计阶段建议掺拌6%水泥剂量及新集料,做水泥碎石上底基层;利用原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无机结合料,设计阶段建议掺拌6%水泥剂量,做水泥土下底基层。(3)大面积坑槽、沉陷、底基层遭受严重破坏的路段:将原面层及基层铣铇后运至料厂,利用无机结合料进行筛分,设计阶段建议掺拌6%水泥剂量及新集料,做水泥碎石上底基层;利用原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无机结合料,设计阶段建议掺拌6%水泥剂量,做水泥土下底基层。原底基层以下超挖60厘米,回填60厘米厚砂砾进行分层回填并压实。(4)桥梁两端和起终点根据纵坡考虑顺坡段,根据原结构层厚度进行铣刨;利用原结构层的无机结合料,掺拌6%水泥,做水泥土下底基层和水泥碎石上底基层,再做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然后做补强层和面层。
2.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2.1沥青混凝土面层
沥青采用重交通路面用石油沥青AH-70。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上面层直接与轮胎接触,要求石料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通过对沿线料场广泛深入的调查,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经综合分析后采用石灰岩作为面层用骨料。沥青面层用石料应干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0.074㎜)矿粉采用由石灰岩磨制的石灰石粉,级配满足规范要求,亲水系数应小于1,含水量不大于1%,视密度不小于2.50t/m3。沥青混合料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优质机制砂,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细集料的泥土含量小于3%,雨季施工对细集料进行覆盖,防止雨淋。当48小时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度粘附性达不到技术要求时应掺入抗剥落剂,用量0.3~0.5%。
2.2透层、粘层、封层
(1)透层:为避免雨雪渗入基层而铺设乳化沥青作为透层。采用乳化沥青PC-2,乳化沥青用量为:1.1L/m2。透层应符合规范对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规定要求,应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的有关要求进行。(2)下封层宜采用乳化沥青PC-1作结合料,一油一料的形式;乳液用量为:1.0Kg/m2,集料用量为8m3/1000m2。下封层的厚度不宜小于6mm,且做到完全密水。(3)粘层:采用乳化沥青PC-3,油水比:(60:40),乳化沥青用量为:0.5L/m2。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沥青,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
2.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根据交通量及沿线筑路材料分布情况和工程地质情况,选用水泥和稳定碎石,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100(重量比)。压实度应不小于98%,7天抗压强度为不低于4.5Mpa。集料级配对基层强度和耐久性影响较大,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集料级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水泥应选取初凝时间较长(6h左右),标号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
2.4无机结合料稳定再生混合料
按照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034-2000)和《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水泥稳定土混合料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设计。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建议采用6%水泥,抗压强度为1100Mpa,劈裂强度为0.6Mpa,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Mpa。压实度应不小于98%。再生水泥土底基层采用掺拌6%水泥,抗压强度为600Mpa,劈裂强度为0.25Mpa,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3.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协调情况
路面改造工程,全部利用原有路基,没有新增占地,对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扰动很小,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公路建设对声环境、水环境及空气环境的污染,可采取具体措施减少或降低影响,并实施环保工程,合行车安全、环境状况、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生态学和景观学观点出发,通过绿化植物的枝叶、形态和花草丰富的季节变化,实现路线沿线风光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理念进行绿化设计;在花木和草种选择上以“适地适树、乡土优先”为原则,在类别上按照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相结合、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为原则,对边坡等进行功能性绿化,形成一条开阔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的补偿生态损失,保证项目建成后和原有环境融为一体。
4.各项工程施工的总体步骤的建议
路面改造工程,主体工程简洁,施工方案明确。针对改造项目的特点,对各分项工程施工的总体实施步骤提出以下建议。(1)对拟建项目路段进行详细调查,与沿线政府沟通协商,并结合施工图设计,对影响施工的标志、标牌及安全设施进行拆除,根据保通绕行设计,做好交通引导和管制,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2)对原路面损坏处进行处理。(3)进行路面补强施工,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4)进行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5)进行路基和边坡整修、绿化。
作者:姜会玲 单位:驻马店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