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企业管理中情感地位与应用

一、缓解疏导“牢骚”是企业管理重视情感因素的重要抓手

生活总是充满着矛盾,需要的满足是相对的、暂时的,需要的不满足是绝对的、经常的。而当人们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又得不到正确调节时,往往会发一些牢骚。牢骚是反映着一个人的需要、渴望和希望的程度,是人们由于需要不能满足而通过言论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一种表现。牢骚多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牢骚本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使一些职工不分青红皂白乱发牢骚,影响工作情绪。但是,对一些职工的牢骚也不能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法。有些管理者认为,发牢骚的职工素质太差,给管理者颜色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或者用大道理来压服人,甚至给“小鞋穿”,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就是因为我们的某些管理者对牢骚的认识只停留在现象上,未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为此,首先必须分析产生牢骚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牢骚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当前社会分配不公,职工的生活压力很大,“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使得职工的幸福感下降,心态失衡;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乏有效沟通,一些管理者作风飘浮,不关心职工的疾苦,遇事处理简单粗暴,民主空气淡薄,职工言路不畅,憋在肚子里的气话就变成了“牢骚”;三是职工对企业的合理要求和实际困难长期得不到满足和解决,诸如:薪酬与劳动成果不匹配、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职工劳动保护不完善等。凡此种种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要搞好企业管理,提高经营绩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职工的牢骚。怎样才能正确对待员工的牢骚呢?首先,要把员工的牢骚看成是某种消极情感的显现与暴露。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表面化为管理者提供了方向,也是为管理者疏通情绪,增强情感清晰了联系渠道。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上,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要允许职工发表不同见解,切不可独断专行,凭借手中权力,忽视职工的民主权利,甚至违背职工的意愿。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倾听职工的意见,认真采纳职工的意见,避免出现管理过程中的失误,使职工能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存在价值,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又可以通过倾听,吸取职工的合理化意见,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内部真正形成“言通人和”的局面。其次,要把缓解员工的牢骚看成是改进管理提高水平的重要环节。大量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管理比较先进,制度比较完备的企业,员工的牢骚怪话就比较少,反之,管理薄弱,制度缺失,漏洞很多,显失公平,员工的牢骚必然倍增。一定意义上说,牢骚是审视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一个员工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工作,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十分注意职工的思想情绪变化,采用适当方式让员工宣泄牢骚,尤其要立足管理自身,研究牢骚,并由此及彼,改进管理、提高管理,努力追求某种“无缺陷”管理的境界,各类矛盾问题都可以按照约定俗成的制度环境得到解决,各种牢骚失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员工处于一种充满阳光的管理环境中,必然心无不平,无后顾失衡,进而愉快地把精力集中到生产经营工作中去。再次,要把牢骚看成是提升员工素质水平的有效切入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职工对世界的认识、对工作的要求、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诸如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的悬殊,同学之间职业发展的差异,生活质量与期望的落差,以及“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出现对职工的思想冲击,使得一些年轻职工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追求高工资高待遇,表现出对本企业不满、对本职工作不满,对工资报酬不满,牢骚怪话多,一旦跳槽机会来临,便一走了事;一些中老年职工则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表现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出工不出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工进行讽刺挖苦。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针对一些职工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疏导。一方面要进行形势教育,弘扬主旋律,歌颂“劳动最光荣”,引导职工幸福生活靠双手来创造;另一方面要向职工宣传企业发展未来,建立共同愿景,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实现职业生涯的提升。同时,还要通过制度规定、考核激励来鞭策职工,达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应该看到,职工需要并非都是合理的,即使合理的需要,也要客观分析和对待,对合理的需要而一时又无法满足的,要通过宣传教育,说明一时无法解决的原因,取得职工的谅解,逐步创造条件解决;对职工的不合理需要,要引导职工正确处理需要与现实可能性的矛盾,减少和避免牢骚的出现,从而督促管理者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企业管理的突破口。

二、善于进行感情投资是现代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如果职工对管理者的管理要求无动于衷,甚至感情相悖,即使管理者说得再有道理,由于存在着情感上的障碍,也无法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情”才能“达理”。现在,一讲企业管理,有些管理者往往会想到岗位责任制、奖惩条例、收入分配等经济手段,这无疑也是需要的。但是,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来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在企业中职工又是有感情的,职工感情上的不融洽,即人们常说的“气不顺、心不畅”,就会对各种规章制度产生无形的抗拒力,甚至使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的效果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先进的经济管理手段,只有在“人和”的条件下方能大显神威。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我们既要重视经济手段的运用,更要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要建立这种水乳交融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企业管理者必须具体做到如下五条:一是尊重职工的人格。这是调动感情的前提。一个企业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这个企业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毛泽东同志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为我们创立的“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以及“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都是从尊重对方出发的。自尊心是最敏感的情感,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尊重职工的人格,平等处理交换意见,使职工体会到被尊重,感到称心如意,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任何轻视职工的态度与举措,只能激起职工的反感和内心的抗拒。二是要善于培植感情。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建立是以诚相待的结果。没有热诚待人的实际行动,真正的感情是不会建立起来的。因此,管理者要大力倡导真诚相见、真诚相处的做法,建立沟通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如:职代会、座谈会等,听取职工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见解,耐心细仔做好解释、说服和鼓劲,力争达成一致意见,让职工们体会到管理者的以诚相待。三是要为职工多办实事。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让职工感到贴心,如: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增加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定期安排职工体检、建立大病医保和职工救济制度等。四是坚决果断处理职工意见最大、反映强烈的种种不正之风,如:考核分配不公、执行制度不严等,使职工顺心。五是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读书会、艺术展、小型运动会、卡拉OK比赛和组织旅游等,使职工通过文娱活动,加强沟通,增进友谊,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感情投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它具有潜移默化、和风细雨润无声的特性。因而,感情投资的效果不是短时期内就能达到的。它要求管理者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耐心的说服力,经常考虑关心和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使职工能感受到管理者在关心自己,注视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当职工一旦遇到困难,就能及时得到管理者的帮助,使职工能真正体会到管理者是职工的公仆,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而不是一个“打工者”。只有这样,感情投资的魅力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作者:王寅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企业管理中情感地位与应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86522.html

    相关专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臭氧超标


    上一篇: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的挑战
    下一篇:农民法制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