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是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把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牢牢把握“四个为本”,那就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育人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人才培养、质量为本。
教育为本是改善民生的第一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部分的内容是在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体现的,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表述中,将“学有所教”与“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列,同时作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且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五个有所”的首位,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基石,是中华民族想要振兴和富强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成为百姓重要民生问题,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所谓民生,指的是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发展机会、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态。因而可以这样说,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要从发展教育开始。
十八大报告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有很多“第一次”,如: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标题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做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式……其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三个倡导”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实践意义。由此可以看出,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教育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改善民生的第一重点。
“育人为本”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就是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深刻反映了教育的本质特征,强化了教育培养人的重要使命。知识经济时代又是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能否在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占据有利地位,拥有发展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有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支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育人为本”准确地体现了这样的教育观念。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育人是第一位的工作。在学校,学生是中心,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对国家和社会来讲,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和标志,没有学生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的地位和未来。“育人为本”说到底,就是“教育第一,教学第二;育人第一,升学第二”。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育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以人格为本位”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情感滋养、价值引领和精神锻造,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和“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相得益彰。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学校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全部活动是为了人。因此学校应以人为本,通过教育这一平台,使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让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实现自我发展,并能成就一番事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论文代发http://www.400qikan.com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祖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教师为本是教育发展的决定力量。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正呈现新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等一系列中长期发展规划,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而高等学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高等学校是依托现有的人才(高水平师资队伍)培养未来人才(学生)的地方。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师资队伍实力的竞争。目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办好大学,取决于很多因素,但人的因素是第一要素,所以人才强校的战略是高校发展首要的战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古人早就把尊师重教的重要性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荀子说,“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知识文明的传播者,是国家创新力和民族强盛的奠基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事关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事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教师的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心灵力量决定了学生的生命强度。实现教育价值的引领和教学自主建构,教师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