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公共空间陈设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现代公共空间审美的需求萌生并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各种各样建筑的兴建、多样化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成为现代装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的陈设设计,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整体美学的欣赏需求,更能有效增强空间的文化感。该文针对当前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设计,结合陈设艺术设计的特点和相关设计案例的分析,对陈设艺术设计与公共空间的融合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陈设艺术;公共空间;装饰;探讨

一、什么是陈设艺术设计

陈设艺术设计就是在室内空间进行装饰设计的全部过程,即室内空间的设计人员根据现实特点,结合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使用人员的审美层次等,通过多样化的陈设设计,设计出舒适、艺术、文化等相结合的室内环境。室内陈设艺术分为功能性与装饰性两种。功能性陈设艺术设计是指满足室内需求的陈设,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在公共空间的陈设设计中,实用性的有办公桌、办公椅、会议厅的桌椅等,观赏性的有博物馆中的陈列橱窗、具备引导功能的用具等。随着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需求,而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往往能够带给人本土化的文化与理念。装饰性陈设设计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装饰性陈设,为整个公共空间带来更多的观赏性价值。如,办公空间的工艺品、绿植等,或者观赏性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工艺品等。通过对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设计,不仅能给整体空间带来一定的装饰效果,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装饰性的陈设平衡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如,植物类的装饰陈设可以有效地吸收公共空间的废气等污染物,为来访者和使用者带来高质量的空间环境,化解、改善空间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设计较其他装饰陈设设计不同,其对于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技术性有着综合性的要求。其关注的更多的是大众的审美需求对于空间的利用和规划的影响。对于环境的欣赏,也是表达公共空间内在文化的重要方式。

二、陈设艺术设计的关注焦点与原则

第一,简洁。简洁就是指在陈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注意陈设内容的简洁,不要有过多的内容和色彩,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实现“少而精”的陈设要求。公共空间的陈设设计应注意简洁明了的设计要求,避免过于富丽堂皇,实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效果。第二,创新。创新就是指设计者在陈设设计中大胆地突破思维定式,在创新的过程中,创新度的高低视空间需求作出调整。从空间的整体出发,结合其背后的文化与理念,表现较强的艺术独特性。第三,和谐。和谐其实就是整个空间的协调,提倡设计者在陈设器具的选用和设计上应该充分结合空间的要求,在陈设类别、色彩、造型、材质等方面相互融合和衬托,满足使用者和到访者感官与精神上的需求。第四,均衡。均衡其实与和谐类似,但是又有其独特之处。在室内公共空间的陈设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陈设设计带给人们均衡的视觉艺术感受,这就要求陈设设计在形、光、色方面保持均衡的量。第五,对称。对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带给人们一种平和与均衡美的感受。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就对称而言,一般分为相对对称和绝对对称两种。设计中常常把相对对称和绝对对称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在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色调到材质、从形状到位置等一系列的设计过程中力求某种和谐的对称状态。如,在公共空间中,如何排列办公桌,如何根据工作内容等选择和排列墙壁画,或者如何使用设计灯光的位置,等等,都是体现对称作用和效果的重要内容。第六,对比。从字面意义上说,对比就是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互比较。在室内陈设设计中,应该选择既相对统一又互相独立的陈设形式,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中满足空间的整体需求。室内陈设设计中,可以通过鲜明、活泼的对比特征与和谐配合使用,突出陈设的独有特征,加深人们对于该设计的视觉印象。第七,呼应。呼应可以看作均衡的一种形式,在室内空间陈设设计中,陈设与周围的设施、空间的整体特征等相互呼应,从而产生一定的艺术感。第八,层次。空间的层次包括色彩的层次、光线的层次、造型的层次、材质的层次等。设计人员从陈设内容出发,通过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方到圆、从高到低、从粗到细,质地从单一到多样、从虚到实等层次变化,丰富陈设效果,但必须使用恰当的比例关系以适合环境的层次需求,进行适宜的层次处理以创造良好的观感。第九,节奏。节奏是条理与重复的结合体,一般具备视觉感官的表现。将同一个单纯造型进行连续排列,所产生的排列效果往往一般化,若适当地加以长短、粗细、直斜、色彩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比组合就会产生有节奏的韵律和丰富的艺术效果。

三、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设计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艺术设计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定义。从古至今,艺术设计受到师徒关系的影响,理论体系的构建相对缺乏,发展相对较慢。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不论是术还是工,都是强调其本身的功能性,民间美术更是被归类到民间技艺中。然而,设计思维的产生是从人们萌生审美开始的。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用各种各样的贝壳设计出装饰物,而现在,空间的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由于思想文化存在差异,东西方在公共空间的处理手法和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阳光广场”是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自由辩论的场所,体现了社会活动的个人化和个人化的社会活动,在公共活动的场所中,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空间的陈设设计具有其历史性和本土性。由于活动场合不同,形成的空间大小也不同,而这些大小不同的空间承担了不同的功能。如,在祭祀活动中,宗庙作为重要的场所,是集家族活动、宗教、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其陈设艺术设计充分表现了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恩。此外,还有凸显阴阳有序思想的陈设设计思维。所谓阴阳有序,主要是指在建筑或在村落公共空间的处理上遵循自然规律:山为阴,水为阳,背山面水。传统的丽江古城和宏村有大体相同的水系,人们在对水系的处理中,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具有了公共领域的性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对文化的形成至关重要,从而影响到陈设艺术设计领域公共空间的处理,长幼尊卑和等级制度在公共空间中同样有所体现。在整体的院落处理中,堂屋和偏房的关系、台阶数的处理都形成了公共空间的等级制度。因此,在东西方由建筑实体构成的三维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中,其载体不仅是具有合理性规制的活动场所,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含义。

四、公共空间陈设艺术的设计思路与发展

1.突出空间本身,重视地域文化的融合在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内容设计是整体空间的首要和根本。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明确设计指导思想,凸显整体设计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空间陈设设计的整体思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思考才能形成。通过广泛地吸收多样化的思想和建议,结合公共空间本身的功能要求,以新颖、独特的陈设艺术设计手法体现文化间的包容与融合,可以达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的要求。在陈设艺术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应用是诸多公共空间陈设艺术的表达形式,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地域特色是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文化背景的浓缩,是帮助人们有效区分公共空间的重要标志。在公共空间的陈设中,设计者应该坚持以突出空间本身为基础,重视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如,在上海世博园中,各个展馆的陈设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各国的风俗文化,中国馆的设计就体现了浓郁的东方文化,凸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2.重视不同节奏之间的相互转化公共空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在公共空间的陈设设计上应注重采用动态的、不同节奏的陈设形式,这是由公共空间的性质和人的因素决定的。人在公共空间中处于运动的状态,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让人感受到空间变化的魅力和设计的无限趣味,是塑造个性化展陈空间常用的手法。如,上海世博会的德国馆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以围显透的划分空间的手法,人们进入展览空间之后,沿精心布置的参观路线行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3.强调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就公共空间的设计初衷和方向来看,公共空间的陈述设计必须满足其空间需求,以人的需求和集体的需要为基本点和出发点,在这样的基础上,设计师展开奇思妙想,结合空间的独有特征进行陈设设计工作。专业的空间陈设艺术设计师应该在满足空间所有者对于空间的视觉需求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地赋予空间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经济性等。其中,功能性和安全性是公共空间最基本的属性,设计师要在公共空间陈设设计中最大化地放大功能性的属性,并满足使用者对于安全性的基础需求。如,在一些大型的临时公共空间陈设设计中,面对高峰期的人群带来的诸多问题,设计师必须把公共空间陈设设计中的安全性作为其设计的首要目标和要求,把公共空间的安全通道、安全指示、应急标志、救援信息指示、照明系统等一系列安全帮助信息作为陈设设计的重要内容体现在公共空间中。4.重视视觉和心理感官的体验与需求公共空间的陈设艺术设计者赋予了公共空间更多的维度,让公共空间展现出多维度的变化与转换,使人在对这种空间的体验过程中获得独特的心理感受。“人”是陈设内容和形式最终服务的对象,陈设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当充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需求,这是进行陈设设计的基本依据。因此,对于个性化陈设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使用者的需求,使各个层次的人们都能真正融入其中,感受到个性化陈设空间的魅力。公共空间的陈设内容和形式不只为人们带来视觉盛宴,更应该是公众传递信息、接受教育、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是展品与大众沟通的媒介。

参考文献:

[1]姚金墩.以“病人”为本,以“就医环境”的改善为魂──武汉同济医院门诊科研综合大楼设计.华中建筑,2001(1).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海建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规模经济论文学版),2015(3).

[4]吴嘉慧.台湾公共空间活力与基于混合利用的活化策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作者:袁曼玲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公共空间陈设艺术设计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292743.html

    相关专题: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江苏省服务业招聘


    上一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