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砖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新兴国家一直期望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竞争,实现产业和科技上的追赶甚至超越。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带来全球创新要素的转移,为相关国家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纷纷加大了对高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报告指出,金砖国家研发投入占全球的比例从2002年的10%增加到2007年的15%,另据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的报告指出,2009年全球1000强企业总研发投入下降1.9%,而其中的中国和印度公司研发投入却分别增长了40%和18%,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新兴产业的全球竞争格局。
1.巴西。巴西利用适宜种植甘蔗和油料作物的农业优势,率先提出能源农业战略,开发提炼以纤维乙醇为中心的新兴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推进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全球生物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平均比重为13.6%,其中发达国家6%,而巴西已达44%,生物乙醇燃料生产量全球第二,出口量第一,是当前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巴西政府通过对可替代资源发电项目的鼓励计划,制定管理风电场发展政策,同时,2007年拨款7.4亿美元用于铀浓缩和核潜艇开发,目前,巴西核电发电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4%左右,是南美最大的核电拥有国。在投资金融以及人才引进方面,巴西政府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已经安排了600亿雷亚尔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创新活动,降低贷款利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境外投资。同时,2013年出台引进海外尖端人才的措施,其无须出示同巴西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即可获得入境工作签证,进一步简化入境流程。
2.俄罗斯。俄罗斯曾是传统制造业强国,在立足本国比较优势上,通过开拓细分市场等策略在新兴产业创新方面,走出差异化发展的追赶道路。利用重工业领域的基础优势,提出传统优势部门与创新部门共同发展,在宇航、船舶、核能工业实现产业复苏,在信息通信、纳米、生物、空间技术等实现重要进展。早在2008金融危机前俄罗斯就将纳米产业作为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建成国际上先进的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纳米技术网络,同时还建成与纳米相关的15个专业化数据库,2009年6月宣布投资2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能源、造船等领域。生物技术领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1万多亿卢布,到2020年使生物技术产品增加值占俄罗斯GDP的比重达到1%左右,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生产的研究所、科研生产联合体在俄罗斯超过100多家。
3.印度。由于印度的生物基因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在全球约占2%的土地上拥有7%的野生物种,这就为生物工程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要素。目前,印度在生物工程领域有800多家公司、50多个研发实验室、2万余名专业人员。2008年政府提出5年内补贴1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总太阳能发电装机已从2009年的17.8兆瓦升至2012年的10亿瓦,预期2020年将达到200亿瓦,同时,2009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废除了针对印度的核贸易制裁,为印度耗资1000亿美元的大规模核能开发铺平了道路。信息技术产业是印度最成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世界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印度也是跨国公司软件及其他信息服务外包的首选地,2010年软件业增加值占印度GDP的比重高达7%,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中占据20%左右的份额,占据世界离岸信息服务业份额的65%和外包业的46%。
4.南非。南非日照充足、生物燃料丰富,具有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要素优势。预计未来10年~20年内,南非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将达数万亿兰特。同时,把新材料、空间技术等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提出新建一个钛和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为空客和波音提供航空级钛材料、航空配件和系统集成。2013年前将投资40亿兰特新建一个2万吨的钛加工厂。
二、各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启示
从国际上看,各国发展的新兴产业侧重点和扶持力度有所不同,但都充分利用了本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例如,美国充分利用页岩气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日本充分利用绵长海岸线优势,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南非充分利用日照和生物燃料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印度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当然,在产业选择中还要瞄准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宽带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技术、肝细胞技术、高效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崛起。各国在追求经济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公共利益,节能环保、低碳能源成为主要国家在发展领域上的集中选择。(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吸引外资促进产业集聚。资本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当前各国主要通过政府专项基金、财税补贴、债券、信贷等融资体系来确保资本要素的增长。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看,新兴产业的萌芽阶段难以获利,存在较高技术风险,需要长期高额投资。例如,德国政府批准了5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研发预算,支持包括奔驰在内的3家研发伙伴,计划在2011年实现锂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仅靠政府的投资支持还不够,还应围绕产业和技术瓶颈,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外商资本投入新兴产业,以直接投入的方式为重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招商网络体系,以引进龙头企业和项目为带动,促进产业聚集,提高产业关联度。(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相比于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对新兴产业的影响更为突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是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通过国际并购,实现关键技术的转移运用,不断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全社会的创新驱动机制,同时,有意识地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全面拓展企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例如,2010年英国与印度承诺共同出资6000万英镑用于气候变化、水及食物安全和疾病预防研究,启动“携手创新”计划以促进两国在信息通讯技术领域的合作。2007年巴西和美国签署了关于促进生物燃料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新一代生物燃料的研究和开发。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及核心企业的协同创新研发。例如,美国的硅谷是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高地,其持续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全球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宽容失败的商业环境、高度聚集的风险资本和充满活力的创业企业家。(4)优化劳动力要素条件,培养和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吸引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全球优秀人才,简化人才引进手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企业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例如,印度将生物工程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在国内各大学、国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开始大量生物工程研究生教育课程;俄罗斯利用新一代多媒体教学系统培育高端纳米技术人才;美国在2013年科技工作预算中提出,将提供30亿美元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育;德国降低了国外技术工人移民的收入门槛,在一些特别缺乏劳动力的部门,国外年薪达到35000欧元的工经济类核心期刊目录人就可以移民到德国,并且在工作21个月之后就可以申请保障住房。
作者: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