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优化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它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改革发展的方向,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首先总结归纳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并进行分析,继而找出优化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优化

一、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15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749万,在全国就业形势持续走低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中“有业不就,有业难就”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生为例,笔者认为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毕业生就业层次有待提高

从2013-2015年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就业比例来看,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七成以上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是民营企业,企业的规模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在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现状基本满意,但在薪资待遇、员工培训、企业福利、个人发展等方面表示堪忧。中小型企业虽然为毕业生提供了发展平台,但与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存在着落差,毕业生的稳定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二)毕业生求职敏感度不高,存在“等靠拖”思想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落实与开展,外国语学院通过“校院班”三级就业指导体系,以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会、地区性专场招聘会等形式,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信息。但从毕业生的参与度来看,进入每年的12月份后,各种类型的校园招聘会鲜有毕业生参加。通过与学院领导深入学生宿舍进行走访,笔者了解到,排除掉已经确定实习单位的毕业生,尚有半数毕业生没有求职,而这部分毕业生整日无所事事,求职敏感度不高,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依靠外界提供就业帮扶、拖延就业时间等思想在毕业生中非常普遍,因此,往往直接导致在就业高峰期错失就业机会,在就业低潮期无限期拖延就业时间。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度不高,毕业生到岗适应期长

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2013年课程改革之前,英语专业分为商务英语方向和文学方向,大三时,课程设置因方向不同而有所区别。商务英语方向,会开设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而文学方向则会开设名作赏析、英美文学史、英语教学法等课程。选择商务英语方向的同学,大都会选择在毕业后直接就业;选择文学方向的同学,大都会以考研为目标。不同的选择,事实上反映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的期待。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的学生,大都会选择从事国际贸易这类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岗位。2013年,英语专业改为商务英语专业,增设了国际商法、经济学原理、跨文化交际、外贸业务洽谈等专业核心课程,目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而在对用人单位的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的毕业生在毕业后的1-1.5年内,才能真正熟悉该行业的通识业务,为企业创造利益。作为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是大学期间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表示,学校开展的寒暑假社会实践,实践内容与工作内容差距太大,无法满足企业对毕业生实践经验的预期;专业特色课程内容,大都是理论性的知识习得,缺乏实操性的能力提升。

(四)财经类院校的外语类专业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缺乏自信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外语类学科边缘性色彩浓厚。作为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缺乏自信,对专业认可度存在质疑,不能对自身的就业方向、就业层次准确定位,大都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扰。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之一。毕业生就业不是一时一地一策就能解决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应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末,大四阶段突击灌输,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冲击毕业生已有的就业观念,造成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不稳定。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线工作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当前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就业指导重结果轻过程,缺乏系统性

就业指导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毕业生的签约率、考研率是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而在如何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立职业发展方向、提升职业发展水平及就业能力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实施办法。

(二)就业指导重管理功能,轻教育与研究功能

当前,校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在以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下,开展落实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工作的开展多以会议的形式,传达会议精神、确定工作要点、分解工作任务,以学院就业联系人和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为纽带,具体运作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就业指导队伍的管理与执行功能的得到发挥,但教育与研究功能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单纯依靠就业指导课程(18课时)一门课程的教学,无法达到深层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目的;二是缺乏实习、就业的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往往在问题出现后才急于寻求解决办法,缺乏提前引导与约束的常态化研究。三是就业指导宏观化,缺乏精细化服务指导。

(三)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化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应首当其冲,提高认识,确保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具备核心竞争力,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中坚力量。目前,校院就业、创业指导队伍的主体构成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人员、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及班主任,就业、创业指导队伍成员大都为行政管理人员,接受过就业、创业的专业系统培训与资格认证的占少数,队伍建设与发展滞后,面对不同就业目标、不同就业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专业化就业服务与指导的能力亟待提高。

三、通过“一个理念,两个抓手,三个平台”,优化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大学的永恒主题是提高质量,大学的强势个性是办学特色。在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时,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需要将就业指导与服务意识融入到工作中去。如何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强化学生的自身意识,将他们眼中“无用”的专业知识学习与“有用”的社会通识技能结合起来,将他们培养成专业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职业心理成熟的大学生,是就业指导的意义所在。笔者认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是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通过“一个理念,两个抓手,三个平台”,优化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坚持“以生为本、四全育人”的服务理念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需要为己任,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社会育人为指导,在全体教职工中深化服务学生的思想认识,是优化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前提。与此同时,围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加强学生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关注各专业就业动态与前景,把握学生所需、市场所需、社会所需,整合资源,为学生所用,促进学生发展。

(二)以市场需要为导向,通过“外语专业五大能力”和“专业+方向”两个抓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等教育的新常态转变过程中,我校外语类毕业生就业,应遵循市场需求规律,围绕听、说、读、写、译五大语言能力提升,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中,突出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转换能力的培养,结合我校财经类、经济类、管理类优势学科,探索“外语+金融”、“外语+会计”、“外语+营销”、“外语+会展”、“外语+法务”等方向的实践教学,依托现有的学分制培养方案,在校内个性化学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增设实操性强的课程,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用,拓宽毕业生就业领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毕业生就业择业信心。

(三)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平台、外语类学生体验式教学平台、外语类学生就业互联网+平台”三个平台,优化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第一,充实职业规划与发展平台建设。首先,依托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分学期有重点地开展阶段性就业指导,以日常教育教学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其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来职往、简历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每学年推出一个精品比赛项目,比赛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旨在帮助学生在大一培养职业发展意识,大二规划职业发展蓝图,大三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大四提升与完善职业能力,以赛促学,分步实现高层次的职业目标;再者,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在高年级中开展礼仪特训、办公室新技能get、面试大讲堂等速成能力培训班学习,帮助学生厚积薄发,调动学生主动提升就业力的积极性,实现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第二,强化外语类学生体验式教学平台建设。外语类毕业生在实际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口语表达与运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针对于语言运用与转化能力的提升,体验式教学具有先天的优势。在体验式教学平台中,主要将开展互动体验式课堂教学、校企合作体验、实习体验、国际交流学习体验、创新创业项目体验、校内孵化基地经营体验等内容,充分利用二、三年级的第十周素质拓展周、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市场、认知就业。第三,拓展外语类学生就业与服务互联网+平台建设。该平台包含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两个平台,信息传播平台确保就业信息的发布,帮助毕业生了解市场的就业需求,掌握就业机会;信息交流平台主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该平台分类、汇总优秀校友、外语业界成功人士的职业发展资源,定期邀请他们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解决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扰和问题,旨在帮助毕业生增强成功就业的信心。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社会、政府、学校、毕业生本人需要统一认识、整合资源、合作共赢。财经类高校的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更应该找准方向,翻转优劣势,开拓毕业生就业与服务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炳赫.日本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谈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7,(5).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为例[D].武汉大学,2010,(5).

[3]宋晓东.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1,(3).

[4]管立国,房玉琦,王颖.基于就业市场需求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蒋朝莉.杨娟.基于大学生软实力提升构建“四个课堂”结合的实践教学[J].高教学刊,2015,(8).

作者:蒋浩 张振英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优化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88432.html

    相关专题:电子阅览室 古典文献研究


    上一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应用
    下一篇:后勤管理工作的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