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当今新闻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3在进行“浮力”教学时,就将中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服役的新闻作为教学情境,引出思考:为什么如此巨大的航空母舰可以浮在海面上,而一片薄薄的铁片却不能?立刻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甚至有同学说:我在电视上见过“辽宁号”.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提高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知识有用的“永恒性”.
2利用物理史话,创设教学情境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物理史话,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案例4在学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时,我图片出示、语言讲述“跑失良机的科拉顿”,让学生知道科拉顿与“电磁感应”擦肩而过的物理史话.引起学生讨论“为什么他没有能发现这一现象?”“你觉得他怎么做就可以发现这一现象?”学生们的注意力被这一故事“吸引”过来了,“思索”过后,脸上露出了“惋惜”的表情,课堂学习讨论热烈,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3.1通过教材实验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案例5上课时,在讲台上叠放几个棋子,用尺快速打击最底部棋子,让学生看到最底部棋子飞出去了,而上面的棋子却落在原位置.(教材图片中的内容实际操作)学生看后处于一种“想回答又回答不清楚”的状态,让其激起“解密”的欲望,能保持着兴奋、专注的学习状态.教师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了“惯性”的学习.
3.2通过拓展实验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拓展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案例6在《光的反射》的教学课堂中,笔者除了利用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反射到教室的墙壁上,还用喷雾器喷出“水雾”,让同学们看到两条光的路径.学生一片“欢呼声”.再由此让学生试着画出“光路图”,认识相关的几个名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等.这样做将看似“看不见”的光的路径,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看到,使学习内容变得离学生更近.本文来自于《中学物理》杂志。中学物理杂志简介详见
3.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直观有效的教学情境
案例7《动能、势能和机械能》中学习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篮球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还相对可以直接观察,但篮球撞击地面发生弹性形变(离开地面恢复原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却不易直接观察,学生难以在头脑中建立起动态的画面.为了让学生对此过程有明确的直观感受,可以用flash的动画功能,将形变过程放慢,反映出动态变化,将原来要凭学生想象才能得到的动态变化过程展示出来,同时也可以“放大”上升和下落的速度变化,提高学生对篮球“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知识理解的准确度.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展示学生无法接触情境.如:日食、月食的成因等.一些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清楚展现,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4妙用思维定势,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犯错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后感到惊讶,造成反差,产生特定的教学情境.案例8在学习“大气压”的时候,拿出一个“马德堡半球”,问:“你们能否将它掰开?”学生踊跃举手,上来一掰很快就开了(学生以前有掰开文具盒等盒子的经验,觉得不费“吹灰之力”).再拿出一个“马德堡半球”(抽过气的),问“谁还试试?”更加踊跃举手,上来的学生掰着掰着傻眼了;有不服的,还要上来,但上来后也是“铩羽而归”.在这种反差这下,学生“惊呀”不己,激起学习热情,顺利引入“大气压”的学习.学完后,学生愰然大悟,还举手说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事例.综上所述,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现在的各省市中考中,题目的编制也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倡与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学以致用,而不是机械式的知识概念、原理的记忆检查.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了.
作者:王光华 单位:兴化市沙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