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得到了普及发展且隧道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隧道内的信号并不是十分好,因此为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有效解决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问题刻不容缓。同时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覆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天线和泄漏电缆的方式。通过对这两种覆盖方式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的测量比较,简单的介绍了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能够适用的主要场合。
【关键词】隧道;数字电视信号;覆盖方式;比较分析
通常情况下,地面接收信号的质量会随着公交移动电视的不断发展而有所提高,但是只要一进入隧道内车辆的信号会中断,这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看电视节目的连续性。因此,为保证移动电视运营商品牌的不断有效提升,就必须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问题。解决的方式主要包括天线方式和泄露电缆方式。
1天线方式
所谓的天线方式主要是一种利用无轴电无源分布式的天线在隧道内进行信号覆盖的主要方式,这种方法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相对来说比较灵活、价格方面也不是特别高,且安装起来十分的简单和方便,总的来说是一种比较可选的方法。一方面,对于同轴电缆的馈管衰减的影响较小,而天线增益的选择主要受实际安全环境的限制影响,在远离或者不受安装条件限制的影响下,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在增益方面比较高的天线,其所覆盖的效果非常良好。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中对隧道进行覆盖的最简单的方式莫过选择单副定向天线,不仅成本非常低,而且非常适用于路程较短的隧道,即长度不超过2km的隧道,车流密度相对较小。如果是在距离稍微较长的隧道内,便可以通过放置两个直放站,保证信号能够从隧道的两端向中间发射,从而在隧道内形成完整的信号覆盖。而对于那些长度超过2km甚至更长的隧道,便可以通过适当在隧道内增加定向天线的方式,并使用级联的方式将信号均匀的分布,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信号在隧道内的覆盖质量。
2泄漏电缆方式
泄漏电缆的方式在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覆盖中比较常用,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能够有效的减小信号影响的面积,防止遮挡,在地形十分复杂的区域也能够正常使用。比如在一些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隧道中,如果采用天线的方式进行信号的覆盖,极有可能在某个区域内信号接收机和某个天线之间的信号接收会因为障碍物的遮挡而无法正常进行。(2)与天线方式等其他方式相比,泄漏电缆的方式会极大地增加信号的稳定性,信号波动的范围会逐渐的减小,且信号在隧道内的分布会更加的均匀。(3)泄漏电缆的方式可以同时对多种服务提供全方面的覆盖,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宽带系统,能够实现一种或者多种无线系统的共缆传输,从某种程度上便可以极大地减少寻呼和告警系统、广播以及移动电话等多种无线系统在隧道内的使用,有效避免因系统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采用泄漏电缆覆盖方式的指标主要是传输损耗和耦合损耗。一方面,传输损耗会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逐渐的上升,随着电缆半径的增粗而逐渐减小;另一方面,耦合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频率的主要函数,由于电缆在开槽和间距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辐射增益会随着频率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区别,同时通常用在2m处所测的信号强度统计值来表示辐射能力的大小。
3两种覆盖方式的比较
根据上述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两种覆盖方式比较分析,很容易便得出以下结论:①在覆盖距离上面,天线方式的覆盖距离通常都比较短,而电缆泄漏方式比较长;②在覆盖密度的比较上,天线方式所覆盖的密度十分不均匀,而电缆泄漏方式非常均匀;③在适用条件的比较上,电缆泄漏方式没有任何的限制,而天线方式要求车流的密度必须要小;④在建设条件方面,天线方式的限制条件比较小,而电缆泄漏方式需要铺设一定的漏缆;⑤在建设周期上面,天线方式的建设周期往往比较短,而电缆泄漏方式则要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⑥在建设成本上,天线方式的建设成本较低,而电缆泄漏方式也要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确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隧道内数字电视信号两种覆盖方式比较分析,即天线方式和电缆泄漏方式,对两种方式的覆盖效果和应用场合进行具有的、全面的分析,总结出天线方式的实施相对比较简单和经济实用,在车流密度较小、距离较短的隧道内非常适用,而电缆泄漏方式场强覆盖的范围相对来说非常均匀,且受隧道距离的长短以及车流的密度影响较小,在地形异常复杂的隧道内同样适用,如果和已经泄漏电缆的共缆进行共同传输,便可以极大的降低和节约建设所需要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林华明.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2]林华明,朱毅,陈怡.调频信号隧道覆盖技术研究[J].电声技术,2014,09:68~73.
[3]钱晓琼,陆建华,陈宏,张殷希.无锡隧道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规划与实施[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01:113~116.
[4]张晓,严杰,倪林.上海地铁数字电视信号覆盖网络监测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2011,21:5~7+11.
作者:张必成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地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