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简介
近期,更名为运动科学专业。当前高校运动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创新实践能力,专业基础雄厚,能胜任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竞技体育医学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2]。从河南省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来看,距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查找造成该差距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则成完善河南高校运动科学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运动科学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我国开设运动科学专业的高校近30所,其中体育类院校14所、医学类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7所。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开设运动科学专业的学校,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专业隶属于体育学院,该专业设置于2001年。目前在校生近200人。10余年间取得了初步可喜的成就并积累了许多办学经验。
2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生源现状
运动科学专业的招生对象是参加高考的理科高中毕业生。由于学制、课程设置、毕业所授予学位、就业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河南运动科学专业生源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每年的实际录取人数都能满足招生计划的需要,但其中大多数的学生都由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有的学生甚至根据就不了解该专业。这就出现了被录取的学生不报到,选择复读、转专业甚至转学的情况。导致出现生源不稳定。如表1所示近四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报到人数分别占录取人数的83.33%,71.67%,58.33%和73.33%。以河南省2011年录取的运动科学专业的44人为例,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唯一设置运动科学专业的高校,2011年国家高考二本分数线是531,而运动科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550分。从图1可以看出,被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多集中在553和554的高分。按照我国学位授予的规定,除了经教育部备案的个别学校的“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外,其它体育院校的运动科学专业只能授予教育学学士[3]。面对高考这样的分数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且只能获得一个教育学学士学位专业的难度则可想而知。
2.2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课程体系是才人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研究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培养就必须从其课程体系着手。将运动科学专业的学生全都培养成为从事临床体育康复工作上是不现实的。目前,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本科专业基本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总学时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2600—2800学时[4]。表2结果提示,从河南省运动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本专业设有体育保健康复方向和运动生物学监控及应用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可供本科生自由选择。除课时比例外,4年学制的要求就使得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向都又比医学院校的学生少了1年的见习实习时间。应该充分利用课余及寒暑假开展学生见习实习,与医学院、医院、健身房等机构形成固定的多方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专业师资是专业构成的主体,是专业构成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5]。运动科学属于理科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在本科期间对他们的培养应考虑该因素,注重本科主干课程与高中课程接轨,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自由选择方向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配备多方向的导师,实行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有限的学制内增加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动手操作和科研能力。
2.3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就业现状
设置该专业的初衷是为竞技体育医学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运动科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就业面也因此越来越广,主要是在医疗康复部门、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体育健身俱乐部、营养指导、养生保健、体育测量等领域。就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的各项素养来说,目前还很难适应这样领域的岗位需求,造成了考研率高、就业面窄的现状。以2011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毕业总人数共45人,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有37人,录取人数26,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57.78%,录取人数占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的比例为70.27%。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专业仍然是本专业即运动科学专业;还有少部分毕业生报考体育类的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学管理等专业);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毕业生共6人,占据录取人数的23.07%,所跨专业有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硕士、神经学科和民族传统医学等医学专业。以上这种状况令人半喜半忧,喜的是优秀的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非常丰富,表现出了各科优势;忧的是当前他们在专业理论及科研能力上适应不了社会相关工作的需求,才造成了这种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率高”局面。据调查,除考上研究生的26人外,其余19人极少能从事运动科学专业工作。又因为他们虽然获得的是教育学学士学位而在本科期间又不颁发教师资格证,教师岗位的竞争中就不及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虽多数岗位属于医院等医疗机构,他们又未获得相应的医师资格证,竞争力又不如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因此,大多运动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这就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精力去适应全新的工作。这种就业的局面是导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招生难的最主要原因,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3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多面人才
运动科学专业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唯有实验和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专业技能。应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自由选择方向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配备多方向的导师,实行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有限的学制内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和科研素养的提高。
3.2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实习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骨科医院、医学类高校、康复保健中心等机构形成固定的多方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使学生认识医疗器械,做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深入社区义务健康咨询,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强化基础知识并锻炼专业技能,要贯穿于整个四年大学教育过程中,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3提高适应能力,更新就业观念
使高考生、高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医疗器械类等)了解运动科学专业,实行有针对性的招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意识,提倡大学生创业。
4结语
运动科学专业,专业规模小、知名度低,由于学制、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等主客观条件,造成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商业机电论文调剂而来,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受限,就业面窄又与生源不稳定形成了非良性循环。种种问题需要更多体育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青灯长卷继续思考和解决。
作者:张旭敏 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