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幸福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性诉求相契合,彰显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指向和实践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可从教师与学生方面构建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横向实践谱系,从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建设、教育实践形式等方面构建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纵向实践谱系。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实践谱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254(2015)05-0054-03
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渴望,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体现人本关怀的幸福教育则以一种明亮的方式走进教育界,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幸福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同天性和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能否体悟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是一种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乏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幸福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契合,分析并构建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实践谱系的可行途径。
一、幸福教育与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契合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是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统一时所感受到的身心健康和谐与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幸福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上延续了两种方向,一种是以“快乐论”为导向的“主观幸福”研究,认为幸福是心理体验、主观感受;一种是以“实现论”为主要观点的“客观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为实现人真正的潜力而做出的努力,是从个人的快乐到更为广泛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的过程。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质疑的。[1]213”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2]5”笔者认为,幸福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体验幸福、感知幸福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体会到积极情感;二是通过积极的实践,以道德、美德、生活目的、普遍价值等为引导,获得创造幸福的能力和习惯,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理解幸福的途径和方法[1]。从幸福教育的双层意义看,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开展幸福教育,与人性诉求相契合。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在满足基本的需要后,会开始追求自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以招收本地学生为主的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并不意味着就有较高的幸福指数,学生学习负担的沉重、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幸福感[2]。如果精神发展跟不上物质的发展,便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家庭矛盾、人际关系障碍等。在这种状态下,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进行幸福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也尤为迫切,这是人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诉求,也是在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土壤之上发展的结果。德育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幸福生活的能力,通过幸福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体验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生活的意义,学会享受幸福[3]。开展幸福教育,能够呼唤学生的人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构筑他们人性中优秀的品质,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开展幸福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指向和实践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但不能仅以就业为导向,而要在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将幸福教育理念付诸高职教育实践,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将来在社会上谋生的手段,而且要使教育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导向,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以优秀的品质为引导,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培养社会需要的有较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实施高职幸福教育,提高师生幸福感,夯实师生幸福人生的基础是现代高职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横向实践谱系
传统意义上,一般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施”主体,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受”客体,我们把教育看作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对教师而言,教育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是一种社会责任。这种认识会导致教师在进行职业选择、开展教育活动时并不一定有真正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所以夸美纽斯把教师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荣最高尚的职业,反映了他对教师职业强烈的情感认同,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情感认同的崇敬。人的任何实践都是为了实践主体的某种需要,教育也不例外,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如果能够内在地统一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也将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便能使师生双方把教育实践当作幸福体验,实现幸福教育的真谛,这种自发自觉的行为也才具有可持续性。根据现代教育职业意识的转变,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结合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学生层次、学生成长的特点,笔者认为幸福教育横向实践谱系构建的重点在于实现幸福教育主体的统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并从师生两方面进行实践。幸福教育中教师的实践在于教师职业意识的转换,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高尚、崇高只是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则来自主观的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在实践过程中,“无私”的教师认为自己不需要任何东西,他只是为了学生而活着,在教师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他们是无私的,但并没有让学生感到幸福。学生没有从他们的自我牺牲中感受到幸福,没有感受到轻松和自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真正令人满意。还有一种教师则与此相反,把教育当成自己的实践,听任自己的兴趣,或只是作为自己要完成的任务,不顾学生的反应,认为只要自己“教”完了,教育也就大功告成。这种教育学生能否体验到幸福可想而知。教育的幸福应该是全面、交互的,教师也能从工作中内在地体验到幸福,感到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乐趣。对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基本物质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能起到持续的激励作用,只有在实践中转变观念,将教师看作教育的主体,为教师服务,将教育视为教师不断超越自我的活动,将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价值的实现、生命的肯定,才能使他们在职业活动中内在地体验到最丰富的情感内容,体验到幸福。幸福教育中学生的实践在于主体意识的唤醒。长期以来,我们普遍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应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未对学生能否获得知识并内化为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可以相互感染。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高于对理论知识的兴趣,虽然其在学习方面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但在其他方面(如动手实践)却有自身的优势。此外,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享乐主义思想,当沉湎于感官的快乐得到满足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安、恐慌、懊悔。幸福观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紧密相连,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时的表现[4]。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就不可能拥有高水平的幸福感,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其次在于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积极品质和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内在的积极品质如勇气、善良、感恩、勤奋等,可以在不断奋斗和创造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每一个人都具有内在的积极品质,教育的过程只是在于引导和激发,唤醒其主体意识,使他们对幸福的感知、体验能力得以实现。
三、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纵向实践谱系
在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只注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而职业能力需要进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其对职业的自信。职业素养是敬业精神、勤业精神、奉献精神、责任感等的合力,只有自身感受幸福,才能回馈社会。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纵向实践谱系可从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建设和教育实践形式改进等方面来构筑和完善。首先,职业素养的源头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是一个学生整体素质的根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我们的目标是给每一个人以幸福。[5]”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终极性目标。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里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价值及存在的意义,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辩证性思维的发展。其次,重视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充分利用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开发具有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进职业指导课程等。具体而言,可通过开设具有普及意义的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的发展规律,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悦纳自我,掌握自我调节技巧和人际交往技巧,提高自我调适能力,以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开设和改进职业指导等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精神,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这对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调整自身期望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思政课、心理课和职业指导课,专业课程也是进行幸福教育很好的途径。在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设计上,除了知识的传授外,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课程的意义教育,无论是什么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与学生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次,除了教育的内容外,教育形式、教学手段也会影响幸福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一是改进课堂教育形式,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尊重每一位学生,主动利用多种媒介,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探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思考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模式,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受到幸福,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创造这种成功和快乐的学习实践中。二是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社会实践在提高幸福教育的成效中作用明显。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实践,要让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择业就业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幸福,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学会采用正确的方式和途径追求幸福、实现幸福。
参考文献:
[1]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前苏联)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4]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矿井机电论文社,2003:10.
[5]张亚男.浅析积极品质对高职学生幸福教育的启发意义[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作者:张亚男 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