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轮岗制度的推行与转变
1.1轮岗制度的目的
项目上推行轮岗制度其目的是响应公司“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为项目为公司培养一批多功能人才,但现实是残酷的,轮岗有时非但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因岗位的变换导致职责不清,互相“推诱扯皮”。
1.2轮岗制度的转变
为杜绝“推诱扯皮”现象的发生,我们将轮岗制度进行了深化,即一人双岗,一主岗,一副岗。主岗负主要职责,副岗负次要职责,轮岗时只轮副岗不轮主岗。主岗的轮换需谨慎,轮换时要做好交接记录,最好做到“师带徒”。
1.3轮岗制度的推行范围
轮岗制度宜在新分配技术人员之间推行,因为在其实习期间尚不承担相关职责,且各岗位基本都有老职工存在,有师父带着,能够快速地发现新分配技术人员的特长,帮助其完成短期内的职业定位,引导其职业规划。轮岗制度在试验、测量、安保、现场技术管理等部门推行是有例可寻的,也是较为成功的,但其推广范围能否扩展到经营、材料等部门还有待探讨。
2验收与总结
任何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最终的表现形式均为形成实体,任何的方案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会存在偏差。一个好的技术方案不仅体现在执行的最终结果,还体现在其容差能力,特别是重大技术方案必须要有一定的容差能力或容错能力。因为一旦单个技术方案越大,经历的工序越多,会对原始的目标偏离越大,在此过程中我们会通过不断地检查来修正方案的执行效果,但总会存在一些情况,通过检查发现目标偏离过大,继续下去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启动后备方案,这就需要我们一开始制定的技术方案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有较多的有机接口,能够与后备方案有机的容合。技术方案执行完成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不代表方案是完美的。只能说方案是可行的,回头看看我们可能绕路了,或者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对方案进行了较大修正,己经不是原来的方案了。这就需要我们去总结,记录方案执行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方案执行的外部及内部条件,方案是否具有可移植性,移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只能在我们执行完方案后,再来总结。
3进行技术决策
任何目标都不会只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作为技术管理人员我们总想从一条捷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标。如何选择最佳捷径对技术管理人员来说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难度,二是技术经济。
3.1难度
工程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时基本上给工程难度定性了,但施工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可能将设计方案作细微调整就可能大大地降低施工难度,例如在桩基施工时可能仅需将一个墩台的桩基方向变一下就能躲过地下重要管线,将承台的标高提一提可能就能减少基坑开挖的难度。所以,解决技术方案的难题应先从设计层面出发,然后再考虑施工层面。
3.2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说白了也就是钱,是实现目标所付出的代价。我们往往会计算干完一项工程需要多少人工,多少机械,多少材料,而忽视需要多长时间,其实有时对工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制定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因素,不能仅仅说可以节省多少钱。作为项目基层技术管有机农业论文理人员,一般的做法是将两种方案或措施以列表的形式,列出各个方案的优劣,报送领导让其进行决策。
作者:刘志嘉 单位: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