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现状
1.1针对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就目前情况来看,针对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贯彻这一规定,于2004年12月07日颁布生效《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下水环境监测作为较为新兴的行业,其监测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这不仅是要求在技术上的进步在管理上的完善,更要求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1.2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不及时
技术的进步是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依靠、法律法规的健全是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保障。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的信息共享是有效缓解地下水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相关监测方面的信息共享却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好转的关键所在。相关网络技术建设不完善,导致了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不及时,监管和治理不同步,导致之前的大量工作都成为了无用功。
1.3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还需升级完善
监测信息的共享不及时,其实就是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不完善的一方面表现。就目前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省市的地下水环境监测都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很难在极大范围内形成系统的监测网络。加之相关地下水监测配置上存在漏洞和缺失,导致整体水环境监测系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漏洞和问题。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系统还需全面细致的升级完善。
1.4诸多地下水环境监测人员素质技能有待提高
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尚属新兴行业。除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系统不完善、信息共享差外,具体从事地下水监测的人员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的素质技能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相比较前面集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弥补和改善的。可是具体从事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关乎于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的培训提升也是当下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的主要方面
不同国家对于水环境的监测有着不同的标准和措施。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我国目前对于地下水环境监测从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和开采量等方面展开。
2.1地下水位的监测
地下水位的监测,在地下水环境监测中是最为基本且最重要的一项。地下水位的高低,可以非常直观的对地下水环境的近况作以粗略预判。例如天下泉城济南,其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趵突泉等泉水的喷涌。通过地下水位的高低即可非常明确的判断出近期地下水环境的近况。在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方式是测盅方式,主要工具是电接触悬垂式水尺。
2.2地下水温检测
地下水温的监测也是地下水环境监测的其中一项。往往一些受到污染的地下水,在其温度上都会有所变化。地下水温的监测相对简单,目前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各种温度计。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测量中就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测量工具。如半导体传感器、水质传感器等等。
2.3地下水质监测
地下水质监测是地下水环境监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作人员对于地下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判断。地下水环境的监测除了人力监测意外,还需要结合实验室分析。往往是人力采取样本,实验室对样本进行化验分析。由此,这也是在整个地下水环境监测中设备要求最高、人员素质技能要求最高的一项。其检测结果将是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有力证据。
2.4地下水开采量监测
地下水开采量也是地下水环境监测中必须的方面之一。其监测的设备和方式与地下水质相比,就简单的多。主要是采取电位差发、抽水试验法等进行。
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在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中,很多情况下都是配合着精密的专业仪器进行的,其中的监测技术更是多样且灵活。一个出色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人员都能够根据不同的监测需要迅速的选择所需的监测技术。本节就针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对其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技术进行分析。
3.1抽出处理技术
我国地下水环境监测在世界范围内起步较晚,在刚刚建立水环境监测部门开始,就最早使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就是“抽出处理技术”。在确定污染类型或者处理成本后选择使用。在具体处理中,主要又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和综合法。物理法主要是采用吸附法、重力分析法、过滤法等。化学法主要是采用离子交换法、氧化还原法等。这些技术都属于P&T技术。
3.2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采取物理方法,进行动力控制、屏蔽和被动三种收集方法。在物理技术处理中与OTTEcolog00地下水监测记录仪结合,可更好的监测水位、水温数据,并采用一体化无线传输,再结合OTTHydras3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接受处理和远程控制。
3.3水动力控制技术
水动力控技术是合理利用物理原理,对收到污染的水源进行清洁和监测。主要方法是根据水层的分布,对不同的水层进行抽水或者注水,从而达到分离水体的目的。从而将分离出来的水体进行进一步的化验分析监测。尽管水华发生多在地表水,但水动力控制技术依旧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处理这一类水环境问题时往往采取表层流场控制、选择层泄水、人工层解等方式。
3.4原位处理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测方法的科学化,原位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具体的措施也不是唯一的,也有很多方面的划分。可分为渗透性反应墙(PRB)技术、土壤气相抽(SVE)技术、空气注商业机电论文入修复(AS)技术等。
4结语
尽管我国地下水监测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明确监测方面,掌握监测方法的前提下,逐步采取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监测网络、全面推动监测自动化等措施,彻底解决地下水问题将不是梦想。
作者:李国强 单位: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