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收治的4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借助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方法给予联合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4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26例,其余22例属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的为33岁,年龄最大的为52岁。48例患者中属于胃癌的有20例,患有肺癌的有12例,8例为结肠癌患者,6例为胰腺癌患者,其余2例则患卵巢癌。
1.2方法
1.2.1肠内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选择留置鼻肠管。肿瘤型肠内营养乳剂中的膳食纤维能够提高患者胃肠道功能。治疗第一天,在6h内将该营养剂泵入,泵入速度控制在50mL/h,选择输液加热器适当进行加热处理,促使液体温度上升到30℃,观察患者临床反应,如发现其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表现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7~12h内,将泵入速度调整至75mL/h。在13~24h内,将营养剂泵入速度调整至100mL/h。肠内营养支持次日,应将营养剂泵入速度控制在100~125mL/h范围内,滴注速度控制在35~40mL/min。第三天,将泵入速度调整至125~150mL/h,静脉滴注速度则控制在40~50mL/min范围内。等到患者能够实现经口进食之后,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同时叮嘱患者优先选择不胀气流食进行食用,之后再慢慢转变为食用流食以及半流食[1-2]。1.2.2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静脉配液中心以及肠外营养垂直层流洁净室负责针对患者的肠外营养液进行科学配置,该营养液通常包含有脂肪乳剂以及葡萄糖、维生素,此外,复方氨基酸、胰岛素以及氯化钾等也属于该营养液常见成分。针对肠外营养液应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保证在一天之内将营养液输注使用完毕。在输注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可能按照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的顺序来开展输注工作,方便患者适应治疗[3]。1.2.3临床护理方法(1)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浓度、速度以及温度,浓度由低向高,容量从少至多,速度由缓到快。注意防止营养液污染问题的发生,避免营养液出现变质,应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坚持无菌操作,营养液在容器中悬挂输注的时间应小于6h。每天都要对输注管进行更换,用完后选择生理盐水进行冲洗[4]。(2)在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应每天对中心静脉置管位置进行药物更换,坚持无菌操作,针对管道内置的具体长度以及裸露在外的长度进行观察和测量,置管部位如果出现皮肤红肿或者瘙痒等问题的,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给予舍业治疗前必须要对正压接头进行更换,输液操作前后均要选择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避免出现堵塞问题。实时监测患者体温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导管热并发症。(3)肠内营养支持容易引发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针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和监测,详细进行记录,认真观察呕吐物的颜色以及性质,分析呕吐物在量上的变化等。深入分析腹泻原因,如原因无法确定的,应停止肠内营养支持,单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时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气胸以及空气栓塞等临床并发症[5]。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的检验指标分析
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白蛋白质量浓度以及前白蛋白质量浓度均明显优于接受治疗前(P<0.05),患者微量元素Ca、Mg、P的电解质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观察
48例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为58%,明显优于治疗前的49%(P<0.05);患者完成治疗及护理后的淋巴细胞计数为1.9×109/L,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5×109/L(P<0.05)。
3讨论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并不能够实现对癌症的有效治疗,但是能够促进机体增强其对于临床治疗的耐受性,改善患者抗肿瘤治疗的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肿瘤治疗,避免出现各种治疗副反应。本次研究发现,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白蛋白质量浓度、前白蛋白质量浓度以及微量元素Ca、Mg、P的电解质浓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后免疫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总而言之,针对恶性肿瘤患者,选择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治疗的方法,同时给予科学的临床护理,能够促使患者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等临床检验指标得到改善,并优化患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等临床免疫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菲 雷洁洁 单位:鹰潭市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