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初中化学实验优化设计及应用(3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研究

【内容摘要】化学是学生从初中开始学习的一门自然学科,而实验则是化学这么课程的基础,可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初中化学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有利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认知的渴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逻辑思考、实践设计的能力,达到综合性培养学生素养的高效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究,希望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

一、对初中化学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化学实验就相当于一扇指引学生通向化学世界的门,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学教师都认同化学实验教学是其他任何教学方式都无法代替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化学实验甚至不做化学实验,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将课本中的实验与化学公式背入记忆中达到应试目的的教学模式无疑被摒弃,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转换成为重点。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照本宣科,教师和学生们的实验完全依样画葫芦照着教材上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来完成实践操作,无论教师或学生都纯属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实验操作,这样的方式也并不能达到任何效果。那么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就变得非常必要,初中是大多数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科学的伊始,他们必定对这门学科充满好奇,让学生们一直保持着好奇心,渴望上每一节化学课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基于实验前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与悬念,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或者进行趣味性实验便成为实验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每一步的思考分析在实验中取得成就感,自然而然对化学产生强烈兴趣,从而引发其求知欲。

二、对初中化学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的研究

1.基于教材资源灵活设计

初中化学教材中需要进行实验的化学课程都具备实验设计案例,多数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早已知悉,只要在课上看一下实验现象便已知道实验结果。这对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非常不利,实验课的优化设计应打破这样的传统,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分析、整理、设计,然后老师指导在可行性、安全性的原则下进行实验,在实验器材、药品和设计上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例如:对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进行实验分析,探究其反应原理以及反应装置时,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点思考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组合,将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一列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性质,需要怎么样的收集方式;根据小组的自主探讨,选择需要什么样对应的实验仪器。通过让学生体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对实验进行对比、自主分析选择以及设计探究、整理归纳与总结的一系列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实验中养成合作精神,形成科学探究的基础思路。从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传播的同时,更能克服他们的思维障碍。

2.基于生成性问题灵活设计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了许多教学中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要使实验教学达到最优状态,还需要抓准问题的中心点,把握住科学实验探究的主要线索——假设、猜想、实验、分析,紧紧围绕这条线索来开展化学实验探究。例如:碳酸钙经过高温煅烧后会残留白色物质,在初中化学教学的一般情况下,学生不会对此提出任何的问题,因为课本上不涉及,也通常会使学生忽视这样的细节,但有的学生也会产生好奇,提出疑问,残留下的白色物质的成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教材中是是没有实验设计探究的,也就是超出预设,是一个生成性问题,既然学生提出,那么教师就顺藤摸瓜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猜想白色物质中可能存在的成分,然后再引导学生去验证猜想的正确性,继而组织学生针对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由教师对其分析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进行点评和指导,最后让学生们进行整理和总结。

3.基于实验异常灵活设计

初中化学很多时候在实验中会发生异常,往往在教师们的意料之外。这种意外现象的发生有时是因为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不够,倘若能够就实验的异常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能够提升学生分析与创新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实验时,由于学生的失误,在燃烧匙中放入了碳或硫,使实验产生异常,导致集气瓶中没有水灌入。这时候不必立刻对学生进行批评,可以借此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实验产生这样异常的原因,有没有方法可以补救,或者实验前是否有办法可以让此实验也能够顺利进行的方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的重点在于加强实验本身的悬念性与趣味性,引导学生进入悬念,开启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发提出疑问,及时解答疑问,让学生开拓思维、分析思考,分组讨论开展可行性实验设计,对设计的错误与正确进行必要指导,最后综合化学实验可行安全的原则,实践操作进行实验,通过每一步让学生产生科学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从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通过实验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记忆,达到有效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祝法祥.浅谈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的误区及优化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4(03).

[2]余菁.浅谈化学探究性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

[3]李佳汶.浅谈学生化学实验素质的提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作者:谢玉琴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教师为学生进行化学知识讲解,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同时,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进行评定,也彰显出化学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通过对化学实验的观看与动手操作,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化学知识,进而习惯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有鉴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应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此,本文从注重强化基础性操作训练、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式设计、注重设计生活化实验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操作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设计各种方法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一、注重强化基础性操作训练

布鲁纳对于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性曾作出这样的论断,其认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使学生对学科中涵盖的基础性知识形成扎实的掌握,这样方才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学科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化学实验本身来看,其乃是由诸多基本操作共同组成的,如“中和反应”实验,就容纳了滴管使用、液体取用、试管振荡等多项基本操作.如果不熟练这个实验所涉及的基本操作,那么将无法顺利而准确地完成这个实验.第一,教师应为学生进行基础性化学实验操作演示.初三化学实验所涉及到的操作流程涵盖了实验所用反应物的取用、天平等器材的使用、实验器材的气密性检查、实验器材的组装和分解等.班杜拉曾论证过他人行为对个体潜移默化的示范效用,其指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形成感性认知,即便自身未进行实践操作,但亦可以在遇到外部刺激时作出相应行为.由此可见,教师为学生进行基础性的实验操作演示,将使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掌握正确的实验技法,从而形成较好的化学实验习惯.第二,教师应注重在实验教学中凸显出操作要领.从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况看,教材中对于实验操作内容的阐述相对较为繁冗,因而使更习惯于感性思维的初中生出现识记困难的现象,不利于其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技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凝练的语言对实验中的关键要领进行申明,从而使学生精准的理解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式设计

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均是由教师掌控课堂,学生所能作的,便是在教师的布置下根据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此种教学模式尽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然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学生极易将教师所讲或者教材所载的内容视为唯一正确的实验操作方式,因而实质上学生沦为机械的操作者.针对这一弊端,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化学实验创新,以便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养成.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实验时,在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式提问,要求学生在课后使用其它仪器对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化学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他们把家里已用过的盛药用小塑料瓶,用手电钻将瓶底打六至七个小孔,里面放少许碎玻璃片,塞上带有玻璃导气管的橡皮赛,加上水止夹,100毫升的烧杯中放入适量的稀酸,这是对实验装置上的改革;实验材料上,不是教材上指定的稀盐酸和大理石,而是家里作装饰用的水磨石(含碳酸钙)颗粒和无色液体稀醋酸等.实验操作上,他们取适量的水磨石装入盛有少量碎玻璃片的小塑料瓶中,塞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加上水止夹,放入盛有适量稀醋酸的小烧杯中,需要制二氧化碳时,打开水止夹,酸液从小塑料瓶底小孔进入和水磨石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从导气管放出,不用二氧化碳是加上水止夹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将酸液又压回小烧杯中.无论仪器、材料以及操作流程的变化情况如何,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通过教师设问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先前按部就班的实验操作流程,使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实验的方式,强化了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时使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得以养成.

三、注重设计生活化实验

化学知识源自生活,因而初中化学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去探索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内涵,鼓励学生将生活实际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挖掘、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如笔者在任课班级的学生讲授“酸的性质”时,对实验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垢代替大理石进行实验.笔者在学生被实验过程吸引后,继续引导学生可以将此实验的结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可以用厨房必备的老醋去清除暖壶中的水垢.如此一来,使实验材料得以节约,同时贴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叹于化学知识对日常生活的帮助作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化学知识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遴选一些生活化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如使用废弃材料进行实验器材的加工制作,使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增强,同时通过生活化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会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知识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凡,刘静.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2]张元勤,崔汉蓉,聂丽.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3]刘永奇.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4]王海燕.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内容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

作者:谢忠丽 单位:江西省赣州经济开发区黄金中学

第三篇:全纳教育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摘要: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思潮,全纳教育理念注重集体合作以及积极参与,强调每个人都有教育的权利,以公平公正、人人平等为原则.全纳教育理念给现代普通教育及特殊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指出了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探究了全纳教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纳教育;化学实验教学;应用探究;平等观;人权观

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深化,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将全纳教育理念充分的融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等,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教学应主张探究性学习,倡导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利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与学习,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等.但是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旧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全纳教育观念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歧视以及分类的现象.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对待学生方面存在着歧视以及分类的现象,比如在每次课堂的实验操作时都会选择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在进行实验操作分组时会出现一些不平衡的分类现象,包括优生与差生的分类、男生与女生的分类、关系亲近学生与疏远学生的分类等,这些现象与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思想相违背,打消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着被动学习以及排斥的现象.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实验操作大多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打消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实验操作教学方面缺乏创新,大多呈现的是验证性的实验,实验结果毫无悬念,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至于学生出现了对学习的排斥现象.第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化学实验教学功能单一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许多实验功能较为单一,部分教师在演示实验操作时没有深入的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与价值,仅仅是为了得出某一个结论而进行演示,难以发挥化学实验的最大效用,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

二、全纳教育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1.落实“平等观”理念,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全纳教育中主张的“平等观”主要强调的是人人平等,也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强调不只关注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并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排斥或者歧视一些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落实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关键就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选择那些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实验的对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例如,可以指导学生利用PH试纸测试身边的糖水、盐水等化学物质,并观察记录心得体会,可以自制叶脉书签、自制汽水、用醋与蛋壳反映来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等等,用这些生活中的小实验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进去,感受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体会到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2.贯穿“人权观”理念,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

长久以来,我国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将差生与优生区别开来,这逐渐成为了大多数学校进行教育的常态.全纳教育中主张的“人权观”,批判了这种教育状况,提出了每个学生都具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提出普通学校对于那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应给予学习机会,认为教师应接纳所有学生,即便是能力与水平非常差的学生,也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贯穿全纳教育中的“人权观”理念,也就是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时也要重视那些不爱学习或者能力较差的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出“全纳”的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使每个学生参与实验的权利得到保障.

3.实践“教学观”理念,培养学生思维拓展的能力

全纳教育中主张的“教学观”,强调教师所设置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实际需求而设置,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求,也就是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化学实验中若操作不当会出现腐蚀皮肤、爆炸等危险性现象,一些错误性的实验操作教师无法用实际操作来演示,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用一些模拟的爆炸场景来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化学实验用视频、图片等方式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逐渐产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

4.实施“价值观”理念,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力量

全纳教育中提出的“价值观”理念的核心就是注重团队合作,认为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若一个班级中的个别学生出现了问题或者困难,不应只是他个人的问题,应该是班级集体的问题.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价值观”理念,具体来说,也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倡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操作中去,开展合作学习与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性别、能力水平、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划分,要确保小组内部的均衡性与协调性.首先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两种制氧的方法,并将两种方法在装置与具体操作方面的优劣之处列出,根据讨论结果共同制定出一个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实验方案.在方案确定后,由小组负责人明确各个成员的任务与责任,如负责查资料的、负责检查仪器装置的、负责请教老师的等等,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并从中发现问题,汇总问题,共同讨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并形成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根据实验报告进行成果的展示,并采取组间评选与教师评选两种方式,将表现优秀的小组评选出来.这个过程体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5.倡导“民主观”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全纳教育中的“民主观”也就是主张学生积极参与,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投入进各个教学活动中去,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使得学生被动接受所学习的知识,打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全纳教育中“民主观念”应用其中,也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及生活中,这对于今后学生走向社会以及改造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加深,全纳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全纳教育理念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弊端,主张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创新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进去,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能力.

作者:王海静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初中化学实验优化设计及应用(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47773.html

    相关专题:创新5.1声卡接口图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


    上一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创新刍议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