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多数以开设公共基础选修课“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形式进行。近年来,部分高校逐步尝试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但在信息化时代,这些课程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内容上看,都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以及提升信息素养的需求。慕课(MOOC)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全新课程教育模式,伴随着国内外高校开设慕课热潮的掀起,慕课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的学习生态系统,积极参与慕课进程,从而探索一套与慕课时代相适应的新型信息素养教育与服务体系。
1慕课概述
1.1慕课的含义与特点
慕课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简称,国内称“慕课”,是一种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它除了可以提供各种互动视频教学资源外,还可以实现在线答题和为师生提供各种互动交流。慕课这一概念最初由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和布莱恩•亚历山大提出。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慕课有下列特点:①大规模性。在服务器容量和网络带宽足够的条件下,参与慕课学习的人数不受限制。②开放性。只需连接到互联网,地球上任何人都能免费参与各种高品质在线课程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③互动性。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及选择这门课程的来自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观点,完成作业,参加考试,获得分数,最终拿到相应证书。
1.2慕课发展状况
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慕课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推广与发展。2011年,全球有超过16万人通过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慕课平台Udacity参与了赛巴斯汀•索恩和彼得•诺威格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慕课实现了第一次重大突破。2012年4月,斯坦福大学又推出了名为Coursera的学习网站,目前该网站与世界108所名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有超过750万人在该网站注册学习660余门课程。2012年5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建了edX平台,该平台以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广网络在线教育为目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目前,Coursera、Udacity和edX这三大平台已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慕课网络在线课程提供商。其中以Coursera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欧盟和英国也在抓紧推进慕课进程。2012年12月,在英国文化委员会的支持下,英国开放大学携手其国内10多所高校建立了一个大型慕课平台,取名为FutureLearn,截至2015年4月,该平台已拥有来自全球30多所合作院校,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4月,由欧洲国家联合推出的慕课网站OpenupED正式运行,免费传授涉及不同学科的约40门课程,并且提供12种不同语言的版本。2013年是我国慕课的全面启动年。国内高校纷纷启动了慕课平台和课程联盟建设的进程,推动了国内慕课运动加速开展。5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盟了美国的edX平台;7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盟了美国的Coursera平台;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0多所高校组成在线课程共享联盟。在高校纷纷加盟国际各个知名慕课平台前,国内已有不少机构开始从事开放课程教育活动,如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以及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开办的网上学习中心等。
2慕课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影响
2.1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
高等教育要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武装高等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靠技术进步带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使知识传授转变为素质培养,从而实现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的相互促进与协同发展,并由此促进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从每天产生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开展学习与创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浏览帖子、搜索网页、下载文件,而应是能综合使用各种信息平台和检索方法,精准快捷地获取其所需信息,经过有效的整理、吸收后,能运用这些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养,用于解决各类复杂现实问题的技能。《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这一年,慕课如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席卷全球,使每一所高等院校都不得不去认真研究和应对。慕课的发展是开放性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发展创新的结果。它抛开了年龄、经济及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这些变化预示着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即将面临一系列重大变革,它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便捷、高效,更加尊重个性化,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所以,慕课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高等教育当今最前沿的发展趋势。
2.2带来信息素养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实践操作等几种途径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慕课的特性可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提供诸多有利条件。首先,慕课的交互性可以大大增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与以往的面授课程相比,慕课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可以在课程中穿插各种模拟检索操作练习,这些练习既能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达到知行统一,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慕课的大容量和开放性有利于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公众同时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可大大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率,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提升信息素养的机会,使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再次,慕课的灵活性非常有利于模块化教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慕课可将学习内容按学科划分为若干模块,满足各个学科门类的需要。利用慕课的灵活性,还可随时增加一些模块,方便任课教师嵌入其中开展教学。最后,慕课的互动性为课程学习过程中多方的互动和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师生之间可以互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选择同一门课程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个问题或操作开展讨论,促进相互学习,引导、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与思考。
2.3强化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
慕课时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与国外知名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应对慕课方面的行动与实践显得有些滞后,如何通过推广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熟悉,进而注册、使用慕课,高校图书馆还有很大的服务空间可以挖掘。面对慕课时代,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转变角色,改进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一方面,按照慕课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虽然信息导航、搜索引擎和各种检索技术也会随之不断更新,但教师的引导压力也会不断加重,图书馆馆员可以在整个慕课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更多的信息应用及技术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与知识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更新,半衰期将变得越来越短,人们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不会被时代淘汰。信息素养就是终身学习的一项基础能力,高校图书馆可以把慕课作为向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人士提供终身教育平台,为他们持续终身学习提供帮助。
3基于慕课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途径
3.1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笔者认为,在慕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信息素养的慕课意识教育尽管“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熟知和了解,但随着慕课时代的到来,培养大学生的慕课基本意识已刻不容缓。因为这是慕课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这类教育应以理论教育或讨论为主,要让大学生了解慕课的重要意义与发展趋势,提高他们使用慕课的自觉程度,加强信息分析的意识和辨别力,明白慕课能干什么、使用慕课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慕课隐私如何保护,等等。3.1.2信息素养的慕课技能教育对于慕课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慕课课程将是与传统教师课堂讲授并列的学习选择模式,学生对慕课的运用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水平。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慕课的技能教育,教会他们对慕课课程信息的辨别、筛选、整理和分析的技能。这一阶段的教育应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与教育方式,将两者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3.3.3信息素养的慕课应用教育实现大学生对慕课的灵活应用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与追求。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在慕课相关信息意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为大学生灵活应用慕课提供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学会通过慕课课程的学习或交流去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开阔的信息视野。可尝试将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服务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信息需求环境中,为他们的慕课应用提供参考建议、个性化指导和帮助,以提升学生的慕课应用水平。
3.2信息素养教育途径
3.2.1开设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近两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已经陆续尝试开设了许多信息素养类的慕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后,高校图书馆开设信息素养类慕课将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16日,全球共有9个国家的35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在14个慕课平台上开设了36门信息素养教育类慕课,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英国,我国的武汉大学等高校也在进行初步的尝试。在这些慕课中,以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图书馆开设的“常见网络问题治疗”慕课较为典型,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人们进行基本的网络素养教育,目前吸引了来自10多个国家的数千人参与学习。信息素养教育类慕课的开设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授信息素养技能,还可以使图书馆员通过慕课教学实践,进一步熟悉慕课的教学与操作流程,为提供其他教学环节的服务打好基础。3.2.2提供教育教学支持服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可以利用自身在馆藏资源分类整理、知识共享与管理及检索方案设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指导专业课教师进行慕课课程设计、整理,从技术、学生信息需求等方面对专业课慕课提供支持。图书馆可以根据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慕课教学内容进度等为师生提供与各学科慕课教学配套的教学参考信息。这些教学参考信息可以包括课内所需参考资料和课外延伸阅读资料(如图书、报纸、期刊、杂志、学位论文以及其他音频、视频、图片等)。这些信息资源将以课程中出现的某一知识点为纽带,进行碎片化拆分和关联性整合,可以覆盖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预习,课堂上的教学、互动、讨论,课后作业、练习或反馈以及课外拓展阅读等环节。师生可在使用后对每一参考信息进行评价或反馈意见,以便于馆员在收集这些建议后,对信息进行更新与完善。另外,高校图书馆也可通过在慕课平台上开发的主题推送与定制模块功能,开展围绕某一专业或课程的实时推送,从而实现馆员服务与专业课慕课平台的无缝对接与嵌入,达到支持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目的。3.2.3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信息素养培训工作是其一直在坚持开展的工作,但在慕课环境下,外在环境、对象及其关注点都有所改变,这种新环境为高校图书馆扩大信息素养培训面和影响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图书馆可以通过拓展自身的服务和教育职能,以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慕课信息检索、使用等方面的技能教学与帮助,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利用慕课课程资源。在培训中,要从大学生对信息素养的需求出发,以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让他们在培训中走近慕课,用好慕课,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去提升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也可通过组织一些活动,如慕课技能竞赛、慕课应用案例展示等,来检验培训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到,由于接受信息素养培训相关服务的对象涉及更多课程学习者,可能还包括很多校外人士,他们在慕课培训中的领会和接收差距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具体实施中馆员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进行多种探索研究,找到最适用的培训服务模式。
作者:胡绍君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
相关专题:案外人执行异议起诉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