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长期的不合理教育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太适应子女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一是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即使中考失利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对孩子要求极高,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没有了自主性,没有了生活乐趣。二是有的家长对子女不管不问、冷漠、厌恶、打骂,认为孩子读了职业高中就没有发展可言,甚至觉得自己的孩子注定没出息了,干脆放弃对孩子教育,对孩子放任自流。三是还有家长存在这样的想法:与其让孩子那么小到社会工作受别人欺负或者跟着社会的混混学坏了,还不如花点钱把孩子关在学校里三年,起码有老师管教。一旦孩子感觉到父母已经放弃了对自己的希望,那么很容易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长期下去,使子女逐渐萌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同家长的感情越来越疏远。
2、家长的素质不高
家长的素质,包括家长的世界观、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中职生的父母多数仅有中等学历水平,工作岗位集中于工人、小个体户和办事员,且有些父母是下岗失业人员,在生活上往往有很多不良的习惯。这些都直接地造成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但此处要着重提出的是,大多家长对心里健康知识的缺乏,不懂的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和健康教育。
3、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和孩子沟通这方面,家长缺乏主动性。有的家长是需要沟通时才进行沟通;有些家长对沟通并不在意;有的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父母主动和孩子沟通,但在和孩子交流时很不适应。由于文化、生活环境、信息来源的不同,加之家长不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往往不能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去和孩子沟通,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二、中职生家庭教育价值
1、家庭教育影响中职生身心健康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儿童,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正确的教育将是我们幸福的晚年;错误的教育则是我们将来的痛苦和辛酸,更是我们对社会其他人们的罪过和对整个国家的罪过”。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被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也就是“自理断乳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既有来自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苦恼,又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压力。他们的人生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家庭教育的帮助,需要父母给予的指导。而父母时时刻刻地影响这孩子的人格、性格以及生活习惯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中职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2、家庭教育影响中职生学业成就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人具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家庭以血缘之爱和时空的优势,对人产生终生的影响。H.M.列文认为家庭的教育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最重要变量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中职生一般15、16岁入学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同样是热血青年,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渴望。但由于受传统职业观、人才观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家长的错误认识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抵消了学校积极教育的作用。这也就造成了中职生学业技术不精,中职质量下滑的局面。因此,家庭教育是中职生积极投身于学习的有利保证。
3、家庭教育影响整个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受普通高中扩招的影响教育质量持续下降。长期以来,我们形式上强调教育社会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事业,但实质上总是将教育归之于学校和社会的事,这进一步加重了中职学校所承受的负担。实质上在影响个体成长的三个主要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背景和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深化,家庭教育只有根基牢、起点正,才能培养出好人才。因此,家庭教育的改善与加强必将促进中职生质量的提高,而这有利于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
1、唤醒家长的责任感
现在的中职生家长一般对自己所承担的教育孩子责任的意识薄弱,因此学校首先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不在只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了,家庭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孩子。学校要告诉如果他们也放弃了自己正在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的子女的话,则根据马太效应的分析,穷者越穷,差者越差的原理,到时候自己孩子的境况只会是越来越坏的。况且家庭的教育不会白白付出的,“家庭教育投资越积极,则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反之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所以,学校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积极实施家庭教育的优越性。
2、指导家长正确的实施家庭教育
中职生的父母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在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式上都有所欠缺的,因此,学校就需要因势利导的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第一,学校指导不仅要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要杜绝安土宿命观、功力主义对子女教育投资产生的负面影响。还需要加强对孩子的精神投资,要引导家能够鼓励子女,给予子女积极的动力。家长应当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对子女寄以真诚的期望,为子女的不断进步创造条件。第二,在教育内容上,不能仅满足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管教还要注意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能力培养。家长应多与孩子作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愿望、想法,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孩子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培养孩子的专业技能。第三,在教育方式上,则要抛弃以往的那种家长式作风,要么训诫、体罚,要么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非打则骂,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的教育方式。
四、改善家庭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1、营造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气氛是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联系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健康的家庭,对于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活,心情愉悦,学会了尊重、关爱、自信、自律,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2、转变教育方式,建立民主型的家庭关系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发扬民主作风,建立民主型的家庭关系。民主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直爽亲切、爱社交、善与人合作等特点。
3、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家长只有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作为父母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以便能正确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4、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意志薄弱、缺乏耐心、固执己见、不懂得尊重他人、自私自利等,这些不良的心境会感染并影响着子女的人格和人生,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是任何其它形式的教育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调整自己的心理,用积极健康的心理去教育、影响孩子。另外,家长要培养良好的休闲方式,远离赌博、喝酒等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
5、改善亲子沟通的方式
(1)在沟通方面,家长应提高主动性。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经常和教师保持联系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在集体环境中,他们的行为表现往往与家中有着很大的差别。要客观及时地把握孩子的状态,应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利用电话、书信或者面对面和老师沟通,比较详细地提供和询问孩子的方方面面;关心孩子的智商,也要关心情商;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也要重视心理健康,为他们和谐全面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援助。(2)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信息网络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已受到严重冲击。老师、家长正在接受挑战。要更新观念,重新学习。“望子成龙”是家长的良好愿望,在一定意义上,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不仅取决于家长的动机、态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方法,信息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从端正认识,利用网络来教育孩子。总之,随着信息时代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家庭应和学校、社会结合起来,根据社会对用人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家庭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祖广富 单位:吉林工业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