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保护地种植技术是目前本省农业稳产高产,增加自然病害抵御能力的重要技术措施。有效利用保护地,可确保温室内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无公害蔬菜。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就蔬菜保护地栽培高产技术要点进行汇总介绍,为今后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借鉴。
1优选抗病毒品种
蔬菜栽培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之外,还必须要注意选择品种的抗病毒性。比如说:“津优2号”黄瓜、“利生8号”西红柿等等,都是比较适合吉林本地栽培的无公害且高产品种。
2有效增施有机肥
蔬菜大棚施肥以农家肥为最好,约计每100m大棚可施农家肥15~20m3,具体生产期还要根据长势适量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注意逐层分施。
3建议用暗渗灌水
在棚内使用自动地下渗灌,地上没有水分蒸发,大大降低棚内湿度,就能很好地控制各种因高湿引发的各种病虫害。地下渗灌,设备简单,成本低,一般每100m长棚,一次安装费用为1000元,可用10年。
4严格灭菌流程
做好各种灭菌措施,对于预控病害、增产高产,效果会更好。常用的灭菌措施,参考如下:
1)高温闷棚,闷棚之前最好灌透水,闷棚温度严控在45℃左右。首次闷棚后1周,可再进行1次。之后每间隔2周进行一次,对于各种病害的防控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黄瓜霜霉病、黑星病的防控上,效果较为显著。
2)空置地杀菌消毒,待到每年的7~8月份,正值高温时节,此时棚内一般不会有种植蔬菜的任务。此时,正是灭菌的最佳时机。建议用石灰、稻草拌棚土,可有效杀灭土传类病菌。对于残留在棚膜、棚架、墙壁上的细菌,建议用硫磺粉,每100m用2kg,混拌一定量的干锯末,分5~6堆于棚内点燃。其后,封闭大棚24h之后,可通风1周后,再进行定植或者是育苗。
3)烟熏杀菌,当发现种植蔬菜有病虫害发生时,建议采用烟熏杀菌的方式。目前,较为常用的熏蒸药物有百菌清、克星灵、细菌灵、敌敌畏等等烟剂。使用此种方法进行杀菌,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会在菜叶上形成药物残留。通常情况下。大棚内相对湿度都在85~90%之间。如果再遇到阴天、浇水后,棚内相对湿度将处于饱和状态或者是接近饱和状态,此时的湿度正适合病菌孢子萌发。由此,保护地播种蔬菜,与露天栽培相比,更有利于病害发生,多呈现蔓延快、发病重的趋势。由此,除了使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的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降低棚内湿度的方法。
5掌握降湿方法
上面已经介绍棚内降湿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必须要科学管理,掌握基本的降湿方法。
1)掌握正确的浇水方法,浇水必须要安排在晴天、上午进行,如此可于中午通风换气时,排出多余的水分,有效降低棚内湿度。切忌不能再阴雨天浇水,或者是寒潮来袭时进行浇灌。
2)覆盖地膜或者是麦糠的方法,为了有效预控土壤内水分,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可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或者是在浇水后直接覆盖1层5cm厚的干麦糠,如此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控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3)适度中耕,对棚内未覆膜的栽培地,建议适度增加中耕次数。如此可有效切断毛细血管,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发育,降低水分蒸发。
4)增温降湿,通过大棚内安置火炉、散热炕等等,提高棚内温度有效降低相对湿度。
5)通风换气,通过通风换气实现棚内温度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借助外界低温气流的涌入实现降低相对湿度的目的,尤其是在高温时节,更应该注意通风,争取做到早通风、大通风、晚闭风,通常情况下,每次棚内浇水,在不影响棚温度的情况下,增大通风量将棚内湿气排出,换入棚外干燥气体,实现降低棚内相对湿度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科学喷药的方式进行降温,通常情况下,人们常采用喷雾方式。传统的喷雾施药方式不但降低了大棚内的温度,同时也增加了大棚内的湿度。而大棚内湿度过大是引发霜霉病、灰霉病等与霉有关的病害的罪魁祸首。如何处理好大棚内防病与致病的矛盾呢?喷粉施药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办法。采用此种方法,具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省工省力,延长药效等方式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注意选择适宜的粉尘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可选用10%防霉灵或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黄瓜炭疽病、黑心病,可选用5%百菌清或12%炭灵粉尘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选用10%乙滴粉尘剂;防治蔬菜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和晚疫病,可选用12%得益粉尘剂。
2)注意选择合适的喷粉器:宜采用围产丰收5型或l0型手摇喷粉器。施药前先关闭大棚或温室,而后按喷粉1kg/667m2计量,把农药装入喷粉器药箱中,排粉量调在200g/min左右。
3)注意喷药时间:在晴天上午至下午阳光照射强时喷粉防效低。晴天宜在早晨或傍晚施药,阴天和雨天全天都可以喷药。傍晚闭棚后施药效果最好。
作者:王善春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关专题:毕节学院教务系统 urban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