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主义理论觉得学习是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展的,营造的情境一定要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建设有帮助。因此创造的情境需要是有效的、正确的、联系实际的。所以,老师创造的教学环境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知识水平着手,充分体现情境资源的应有价值,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学习环境,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一、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基本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实施,情境教学也逐渐地普及,很多的教育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不断的完善,进而加快了情境教学的应用速度。不过在上课时也产生了很多伪情境,或者是负面情境,虽然他们的目的是注重知识的进步过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实践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升,让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但是事实上,他们只注重了形式,忽略了本质,注重了实践,忽略了思考。因此,要想提升化学教学的成果,需要先保证化学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一)对教师的要求
老师是情境的营造者,第一,老师需要积累许多化学资料、生活实例、社会新闻等情境材料。所以,老师需要使用多种办法查阅化学资料,多观察生活中和化学有联系的现象,多看热点新闻。第二,老师要找出课本中层次更高的知识,认真思考,如此才可以创造出和课本知识相符合的情境。第三,老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日常生活,如此能够给老师创造情境提供素材,并且创造出学生最熟悉的情境。老师是情境创造者,在开展情境教学工作时,老师要满怀热情,只有热情够高,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到参与到学习过程。
(二)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化学教学情境的欣赏者,所以如果想充分实现化学情境教学实用性,第一,学生需要在上课之前对教材实施有效的预习,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明白新知识的难易程度,对其有一定的印象。第二,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要认真思考问题。学生需要拥有亢奋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者认真思考,或者参与讨论,或者提出问题……通过多种办法,学生的知识水平获得了提升,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对课堂的要求
课堂是创造教学情境的主要场地,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地方。目前,师生之间的交流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有创造了这样的情景,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老师要和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只有这样,化学课堂才会更加富有生动性。
二、实践后的成效和思考
通过调查发现,自从化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以后,学生提升了对化学的兴趣,原来基础不好的学生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原来基础还可以的同学在实践上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化学思维方式也得到了拓展。学生的诸多进步也促进了老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在其中对知识实施意义建设。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热点新闻、生活案例等情境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很快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不过如果操作不合适学生就会手无足无措,进而起到相反的作用。情境教学并不意味着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办法有许多,不过最主要的就是老师。为了确保情景教学的价值得到体现,有关研究人员认为需要要求老师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备课工作
假如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研究发现,老师在备课上所下的力气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水平。所以,老师在备课上,不但要思考要给学生讲些什么,也需要思考这样的办法对学生的进步有什么影响,需要时刻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在开展情景教学时,老师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这样的办法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的备课工作要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实际状况,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需求。因此老师在备课时下的工夫比其它教学工作量更大,才可以实现有效备课。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想走
实际上,假如老师有效地使用语言、表情等信息,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课程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思考问题,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不过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没有目的性。因此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才能够提升,要不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怎样在新理念的指引下传承传统优秀的教学办法,进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才是重中之重。
(三)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
当然,这只是老师自己的预测。按照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课前的准备工作也是需要发展的,事实上,课堂上的教学工作才是真正的创作,同时是师生共同的创作,是开拓学生思维方式的主要场所。上课时的师生交流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变的更加生动灵活。因此,教学的再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成果,它不但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老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赵虎志 单位:庄浪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