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综合评价指标园林设计论文

一、美学视角下园林设计综合评价准则研究

园林设计评价不仅限于对园林各要素山水、地形、建筑、植物等的评价,还应包括对这些要素布局、规划、营造的意境等综合性质的“精神”评价,并从中提炼出能对各构成要素及内在“精神”进行评估的准则。本文以园林植物美学标准发展和园林规划设计的美学考虑为基础,进而分析园林整体美学要求,从中提炼出综合评价各要素的评估准则。1.园林植物美学标准的发展西方国家对园林植物有两种态度:一是以种植为主要目的;二是为造园的材料之一。西方国家受早期西方哲学的影响,西方早期哲学家以毕达哥拉斯为代表的认为:数是万物之源。数既是世界的来源和性质,又是世界的存在和状态。于是美的规律当然也就是数的形式规律,数的和谐是西方人最高的美学理想,美就是数的和谐。在西方园林里黄金分割与比例关系就成为艺术规则与标准。表现在园林植物上,就是严格按照规律计算得到一个规整的图案。在中国传统的造园中,植物是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中国园林对植物的评价形成与中国园林的发展是步调一致的。以周维权先生在园林史中的阐述,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秦汉时期是满足人们物质生存的阶段。以种植和饲养动物为主。第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满足人们对植物的精神寄托阶段。从模仿自然到了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享受阶段。第三,隋唐时期进入了一个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阶段。第四,元、明、清时期是对意境的追求阶段。园林植物美学的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从自然生存要求到欣赏、心意层次上的愉悦要求。对园林植物评价包括了生态美、形态美及意境美等多个角度。2.园林规划设计的美学考虑中国园林规划设计比较重视主题之美,注重对传统古典园林设计原则的师承与创新。师承“师法自然”的造园思维,顺应“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构造;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到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造园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因而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以求渐入佳境、以小见大、一步一景的艺术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这些方法既可以作为造景手法,也可作为观赏法则。从美学体现角度看,中国园林合适地利用了山石、植物、建筑,因地制宜,对大自然之美进行再现,体现了一种怡然、闲适的自然之美。中国园林也追崇“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髓的美学范畴。园林中的意境美讲究“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正如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谈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出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所在。中国古典园林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虽为人造,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科学性。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但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正如《淮南子本经训》上,“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典故,指出发展经济以不能破坏山林、水体等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所以,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园林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儒家“德”思想的影响,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人们将竹子、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比作高尚品格的象征。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维。

二、园林美学评价准则的提炼

以园林植被美学标准发展、园林设计美学考虑为例,进行美学评价基础分析,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共同的美学因素,这些共同的美学因素即可作为不同形式、不同目的规划建设的园林的共同评价标准,也是园林美学评价的共同准则。这些准则包括:园林美的自然基础,可以生态适宜度代表;园林美的人文基础,可以主题符合度代表;园林美的感官基础,可以视觉美感度代表;园林美其他未能反映的角度,以综合美感度来代表。园林设计评价一般涉及到园林的艺术、人文、心理等多方面,只有对园林这个审美主体以及审美经验有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探索,才可能将园林美学评价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园林传统的美学评价比较关注意境,由视觉带来的心理感受,而忽略了视觉之外的一些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综合因素。本文以美学、设计美学为指导,以园林设计和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为基础,根据园林美学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有效性为原则,来确定园林美学综合评价体系。园林也是一个设计产品,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产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是为人的、有目的的设计。1.设计美学中相关的理论阐述1957年7月,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提出设计作品的基本原则:适用、经济、美观。一直作为我国对设计评价的标准。此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设计作品的思想性强调出来,因而较长一段时间里,设计作品强调:思想性、实用性、艺术性。徐恒醇先生的《设计美学》将整个设计美学分为形态构成、功能转化、文化整合、审美范畴、符号表现以及风格的变迁。在设计的审美的范畴中认为有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生态美。在设计美学中的形态构成中谈到设计产品都是实用、认知与审美三种功能结合,与适用、经济、美观原则一样同属审美的标准。同时《设计美学》认为,人工形态是有目的性、有社会性社会文化产物。作为人工形态,就包括了功能、形式、结构、材料等因素。这其中就包括了自然性和模仿自然性,是“师法自然”。匈牙利著名哲学家卢卡契(G。Lukacs)“模仿是艺术的决定性源泉,正是模仿和激发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使人产生了一种全新类型的反映方式——审美。”结构上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规律性,形式上有色彩、形状等被人直接感知(徐恆醇,2006)。[1]从设计方法学的功能论来说,设计产品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物质功能包括技术功能、实用功能、环境功能。技术功能又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实用功能包括操作性、宜人性、效能;环境功能包括人工自然、生存方式。精神功能包括:审美功能、象征功能、教育功能。其中审美功能包括造型美、技术美;象征功能包括集团象征、地位象征、意义象征、个人象征;教育功能包括陶冶情操、影响思想(徐恆醇,2006)。园林作为一种设计产品兼顾着物质与精神功能,它以人的需要为目的,用技术手段将其变成人用得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同时在精神上也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用意境来使人进入一个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精神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多以诗句的意境为主题,根据诗句来勾画草图,建造时,依诗词来仔细推敲山水亭阁植物的位置,同时还以诗词来点题景名。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的诗句。还有“与谁同坐轩”、“小飞虹”、“小沧浪”等都出自名家诗词。李砚祖先生在《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中,将设计的美分为功能之美、科学之美、技术之美,设计产品从一开始被设计就具有了目的和规定性。完善的功能带来技术美感。功能美的因素包括材料本身特性发挥的联系,和感性形式本身符合美的形式规律(李砚祖,2003)。[2]科学之美,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是设计的最本质特征。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探索和追求美的过程,科学家是寻求和发现美,设计家是寻求和创造美。技术之美,科学与技术是一种共生关系,它介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技术美与功能美有着内在的联系。技术美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体现出来。工艺技术是对材料的运用及加工技术。《吴良镛:城市美的创造》中总结城市美的艺术规律有整体的美、特色的美、发展变化的美、空间尺度韵律的美(中国建筑学会网站,2013)。[3]法国美学家拉罗曾经把工业产品的美分为5个范畴:1、功能的结构之间的统合,显示出美;2、材料的结构;3、有机的结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其重要性的显著程度决定了人的喜好;4、形式的结构,包括对称均衡色彩等多种形式要素;5、环境的结构。强调各部分协调产生美。2.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相关原理以及设计比赛的评价标准《园林设计》一书中谈到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侧重。三者不可分离不可孤立,单纯地追求一样都可能使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唐学山等,1997)。[4]《园林规划设计》中将园林美归纳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其中自然美包括了多样性、象征性、直观性。对园林设计的基本形式美法则也做了总结与归纳。如多样统一、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任有华、李竹英,2009)。[5]各种设计比赛,也会确定一些评价的标准,根据各类设计比赛的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功利、美学、环保、文化、法律等评价标准。功利评价因子包括功能、经济、安全和健康。美学评价因子包括线条、形体、色彩、肌理、光线、空间等视觉元素的合理安排。环保评价以环保作为设计的标准,文化包括设计的社会文化意义,法律包括对设计是否依据了法律法规来判断。

三、园林美学评价指标体系提炼

由于评价的目标不同,评价指向也就会有不同,评价因子的选取也会有差异。本文的评价因子选取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被研究者们研究过并撰文的,与园林美学评价相关的,比较可靠的、有用的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对比研究者们评价法中的各种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对园林美学评价中的主要评价因子的可靠性和有用性进行选择。二是一些评价指标只是术语上的差异,但含义相近,因而本文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遵循指标与评价目标一致性、可比性的原则上对评价指标做了归纳与整理,提炼出与园林设计综合评价的相关指标,使研究更具科学性。三是根据实践操作的需要,充分体现准确、科学的原则来选择园林美学评价指标。1.经典园林著作对园林美学评价指标的论述(1)《园冶》是世界上第一本造园理论书,由明末计成所著。总结《园冶》的园林设计评价指标包括:变化、差异、赏心悦目、合乎时宜、因地制宜、形态美、色彩美、嗅觉美、音律美、象征美、曲折美、幽静美、空灵美、生态美。[6](2)《中国园林美学》是第一部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系统化研究的专著,由金学智所著。总结其园林设计评价指标包括有:真善美、合目的性、功能性、结构、艺术性、技术美、季相美、时景美、文学性、书法艺术、绘画性、雕刻依附美、独立美、历史性、文化与传统、意境美。[7](3)《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的作者余树勋是我国著名的园林专家,建立了园林工程学科。总结书中的园林设计评价指标有: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愉悦性、直觉性、联想性、功利性、主次分明、一致性、各异性、趣味性。[8](4)《园林清议》是著名的古建筑、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关于园林的论文集。他强调个性特征、比例与尺度、地方性、意境、立意、协调。[9]总结经典园林著作,园林设计评价相关的评价指标有:变化、差异、赏心悦目、因地制宜、形态美、色彩美、嗅觉美、音律美、象征美、曲折美、幽静美、空灵美、生态美、真善美、合目的性、功能性、结构、艺术性、技术美、季相美、时景美、文学性、书法艺术、绘画性、雕刻依附美、独立美、历史性、文化与传统、意境美。时代性、社会性、阶级性、愉悦性、民族性、功利性、直觉性、联想性、一致性、各异性、趣味性、主题突出、地方性、功能性、意境美、历史性、自然美。个性特征、比例与尺度、意境、立意、协调。本文认为变化、差异、各异性、个性特征可归纳在多样性中;曲折美、形态美、比例与尺度可归纳在形式美中,文学性、书法艺术、绘画性、雕刻依附美可归纳在风格与特征中,幽静美、空灵美、嗅觉美、音律美、象征美、愉悦性、联想性可归纳在意境美中。适宜性、地方性、因地制宜等可归纳在地形合理运用、植物合理选择、水体合理利用中。社会性、阶级性、民族性、历史性、文化与传统等可归纳为文化与传统。趣味性、愉悦性可理解为娱乐性等等。最后总结出:技术美、功能性、空间与布局、色彩美、形式美、地形合理运用、植物合理选择、水体合理利用、文化与传统、风格与特征、意境美、自然性、协调性、独特性、多样性、娱乐性、整体性、季相变化、历史文化、完整性、娱乐性等21个评价因子。2.相关的美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评价指标的提炼通过CNKI的词条相关度的搜索,“适用、经济、美观”,“园林美学评价”,“园林美学评价方法研究”,“景观美学评价”,“中国传统园林美学”有博士论文39篇,硕士论文105篇,相关的学术论文280篇,会议论文31篇。“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园林设计综合评价”则没有找到相关的论文。从具体数据可得知研究中国园林美学综合评价的文献几乎没有,只能从与之相关的风景园林、园林植物、森林景观等美学评价中获得一些评价因子。从文献总结来看,其中与园林美学评价相关的博士论文有9篇。这9篇博士论文多为森林与植物景观的评价,因而与园林设计综合评价相关的因子多为生态和视觉美感方面的,使用比较多的评价因子有:季相变化、自然性、协调性、独特性、多样性、娱乐性、整体性、独特性、自然性、整体性、历史文化、生动性等。园林美学评价相关的硕士论文有18篇,同样,硕士论文也多以风景林景观、植物为主,与园林美学综合评价相关的评价因子有:体现立意、提升境界、分区合理性、人性空间;功能上的完美等可归纳为功能性;地形地貌多样化、地形地貌奇特度、区位条件、自然性、生态美、风貌协调性等可归纳为地形合理运用;植被覆盖率、植物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绿视率、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乡土性、多样性、绿色覆盖度等可归纳为植物合理选择;水体优美度、水体质量等可理解为水体合理运用;结构复杂性、空间序列、艺术构图、构景层次、完整性、环境协调性、层次丰富度、视觉多样性、构景层次等评价因子可总结为空间与布局;色彩鲜明、色调变化、色彩丰富度、色彩与季相变化、生动性、色彩富于变化、季相变化等因子可归纳为色彩;比例与尺寸、秩序与协调、韵律与比例、奇特性、形式美、对比度、形式上的美好等总的来说是形式美的法则;历史文化价值、文化的可读性、科研和历史价值、文化氛围、人文内涵、历史文化性、科研价值等归纳为文化与传统;地域特色、时代特色、人文景观的丰富度、观赏特性、景观地域性、地域特色、珍稀度。景区独特性、典型度、奇特性、生态美等归纳为风格与特色;意境美、和谐性、意境上的妙美等归纳为意境美。重复出现比较多的评价因子还有:自然性、独特性、科研价值、生动性、完整性等。会议论文3篇以及期刊发表的论文有19篇。从众多的评价因子中找到与园林设计相关的评价因子。其中功能性原则、功利性原则等可以用功能性来概括。科学美可以理解为技术美。生态性原则、和谐、多样性、多样美、植被色彩、植被类型、有序性等可以概括为植物合理运用。水体质量、水体大小、水景可以概括为水体的合理运用。层次美;层次美、空间美、有序性、构景层次可总结为空间与布局。色彩效果、明暗效果、季相美、主色彩、色彩丰富度、色彩对比度、色彩美、色彩、质感、绿色覆盖度、季相变化等,可理解为色彩。艺术性原则、统一,均衡,韵律,比例、多样美、对比美、调和美、韵律美、对比美、调和美、变化美、均衡美、尺度美、虚实美、师法自然等因子可理解为形式美。历史文化性、历史与风俗、艺文与书画、科研和历史价值等因子可理解为文化与传统。美学质量、时代性原则等可理解为风格与特征。诗情画意美、联想美、意境美等可理解为意境美。以上总结出来的评价因子,综合为:技术美、功能性、经济性、空间与布局、色彩美、形式美、地形合理运用、植物合理选择、水体合理利用、文化与传统、风格与特征、意境美、自然性、协调性、独特性、多样性、娱乐性、整体性、科研价值、季相变化、历史文化、完整性等22个评价因子。

四、园林美学评价指标选择

(一)主成份特征值及主成份个数原始问卷有21个园林美学评价问题,因此计算得21个特征根,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见,从第五个特征值开始,其值既小于1,意味着第五至21个主成份,在美学综合评价中的贡献较小,可以忽略。结合前述美学评价理论研究,可取四个主成份。

(二)各主成份因子载荷表及变量选择结果本研究中21个变量在所取4个主成份上的载荷如下表所示由该表可见,总体上看,Q1、Q2、Q4、Q5、Q6、Q9、Q13、Q14、Q17、Q19、Q20、Q21在四个主成份上的载荷较为显著,均在0.7以上,其他变量的载荷相对较小,对主成份的贡献不大,既在园林设计评价中的地位不太重要,可以忽略。其中Q13、Q17、Q19在第一主成份上载荷较大,属于第一组。按各指标的含义,这一组主成份,可命名为“主题合符度”。Q4、Q5、Q6在第二主成份上载荷较大,属于第二组。按各指标含义,这一主成份可命名为“视觉美感度”。Q1、Q2、Q9在第三主成份上载荷较大,属于第三组。按第三组三指标各自含义,这一组主要反映了园林各方面的综合美学特质,因此可命名为“综合美感度”,也是园林设计评价最主要考察对象、美学评价绩效的主要表现形式。Q14、Q20、Q21在第四主成份上有较大载荷,为第四组。按这一组三指标的含义,该主成份主要反映园林自然环境融洽性或生态适宜性,可命名为“生态适宜度”。

(三)园林景观美学评价指标删选结果的分组及其意义由前一章与上两节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园林美学评价指标的选择,专家与民众的选择结果基本相同,这些指标包括文化与传统、风格与特征、空间与布局美、形式美、色彩美、技术美、植物合理选择、功能美、经济性、水体合理应用和地形的合理运用。这十二个指标,可以按其实际含义,分为四个模块。六、小结以美学、设计美学作为理论指导,以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原理为基础,根据园林美学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客观性、完整性、有效性为原则,对园林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提炼,从两个方面小结出评价指标。一是从园林学著名专家学者的专著及论文中提炼出相应的评价因子,从中获取相关的21评价因子。二是从数百篇博士、硕士论文和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中寻找出与园林综合评价相关的论文,从中提炼出22评价因子。经过研究发现,这些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文献综述获得21个备选指标基础上,运用专家访谈法,得出12个专业人士觉得适用的园林美学综合评价指标。又从实证角度,对园林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对民众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实证选择。用统计手段验证了本次调查的信度,不仅验证了问卷整体的可靠性问题,而且对个别指标与整个问卷的一致性进行了验证,从中可见,有些问题,既评价指标可能在整体一致性上表现不优。再以主成份分析方法,选择出贡献度最大的四个主成份,并以对主成份信息贡献为度量手段,筛选出12个信息贡献度最大的指标。实证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主成份贡献最大的指标,与前述信息一致性指标,结果基本相同,较充分地证明了这些指标的可靠性。最后对四个主成份与12个指标信息进行了归类。为后续园林评价的量化评价新方法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吴余青 熊兴耀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综合评价指标园林设计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17468.html

    相关专题:会计电算化专业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答案


    上一篇:陶瓷艺术设计与市场的关系
    下一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文化渗透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