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综述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逐年累积下来的大学生失业大军不仅是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之痛,也是整个社会之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全社会的稳定和谐,在这种形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突出。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经验

在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高校都不敢怠慢,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以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

1、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明确指出“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正是帮助青年认识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走好迈向社会第一步的重要环节。(1)校园招聘市场是主渠道。双选会、招聘会、宣讲会始终是就业市场供需双方见面的主要形式,也是各高校就业季的重头戏。对增加毕业生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就业率的提升都有帮助,可以实现毕业生、高校、企业多赢的局面。因此,各高校下大力气加强校园专场招聘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不断拓展引进新领域、新行业用人单位入校宣讲招聘,还创新校园招聘形式,推出了行业和地区组团集中招聘的招聘形式。(2)加强就业教育体系建设。目前,各高校都建有比较完善的生涯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体系,对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提升及实训》等课程,向学生发放《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用手册》《毕业生指南》《毕业生典型案例汇编》等资料,并通过“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月”“启明星生涯导师计划”“职业导航讲座”“简历门诊”“面试攻略”等生涯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能力。(3)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手段及时传送就业信息。各高校普遍把微信、微博、短信平台、QQ群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就业信息网相结合打造集信息发布、指导咨询、职业测评、跟踪调研、分析统计、网上招聘、远程面试、资料下载等相关功能于一体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大提高了就业信息发布的时效性。(4)分类管理、一对一指导。根据学生就业指导服务需求,区分学生群体,分类提供精细化就业指导与服务,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生”实行一对一帮扶,通过帮助制定就业计划、经济资助、简历修改、面试指导、个体咨询、职位推荐等全方位的援助措施,使就业帮扶“无死角”,逐一落实到位,保障“双困生”顺利就业。

2、深化校企人才战略合作,拓宽就业市场。依托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等,广泛开展校企交流、人才推介、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组织校友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完善就业市场平台建设,并积极寻求开拓新的合作关系,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是各高校提升就业率的重要手段。此外,我国高校还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3、优化地域就业结构,鼓励毕业生去基层。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建立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长效机制。不少高校邀请赴西部、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回到学校与在校生交流,让在校生了解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情况,转变观念,坚定赴西部、基层就业的信心,并对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各大学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都呈逐年增多趋势。

4、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就业项目。国家重点就业项目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高校通过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会、大学生士官交流会等多种途径,详细介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重点就业项目和政策,使广大毕业生对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5、加强创业指导,形成创业机制。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逐渐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扶持、创业孵化一体化的创业工作体系,设立天使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为学生创业团队拓展招商、知识产权、法务咨询、投融资及市场拓展各类服务平台,组织校友和在校生创业者共同组成成立“创业联盟”,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6、建立长效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大学生就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后一环,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也是调整教育教学方向的“风向标”,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倒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很多高校都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监测的机制,以及时掌握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和评价,并反馈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招生计划、增减学科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和学生活动等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我国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1、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全程性。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通常只在大四阶段对毕业生开展,而不是从大学一年级就结合学生的学业进展开展职业认知教育、职业见习、职业实习实践等,没有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为数不多的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应贯穿大学四年(如东华大学对大一新生开设了《大学新生生涯导航》),但在实践中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没能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逐步深化的生涯教育。美国高校的就业中心服务性很突出,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差别化的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内容很明确、规范。对大一学生开展就业形势、就业状况教育;帮助大二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愿景与特长选择专业方向;对大三学生加强实习、实践教学,使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了解将来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努力的目标;对大四学生则指导他们撰写自荐信、面试技巧等。

2、就业辅导实效性不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高校就业压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往往重视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没有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根据职业愿景、专业特长等择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第一年的离职率很高。就业指导中心应在学生一踏进校门就建立电子档案,全程跟踪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体表现,设置就业警示系统,对学习困难可能导致将来就业困难的学生及时组织老师帮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外,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就业目标、职业规划、优势特长、性格特点,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介。

3、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力量不足。我国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数量相对于毕业生数量而言偏少,且大都是兼职,心理学等必要的知识不足,能力素质也相差很大,不足以满足学生就业辅导需要。英国高校大多数就业辅导教师都有心理学等专业背景,既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给学生提供用人单位的信息,又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对即将就职的工作岗位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认同,使其职业生涯有一个好的开端。

4、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还大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讲讲创业课程、搞搞创业比赛,给点资金支持一下等等,没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深入细致的、实效性更强的帮扶。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是缺资金、缺社会经验、缺人脉,学校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估,为其把关,使大学生创业少走弯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不应是另一种形式的就业,更不应是找不到理想工作的无奈选择,而应是人生职业理想的起点。

作者:朱志媛 许永红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11767.html

    相关专题:机械研究总院 物流成本管理


    上一篇:县级农业财政资金管理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工商管理对连云港经济发展的作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