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景规划应符合国人人为审美观
在我国,水景规划、设计很早就被应用到古园林中,如四大明园中的留园、拙政园中水景规划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当中的水景设计与地方诗词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所营造的意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轮美奂,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底蕴。
二、园林景观水景的规划策略
1.水元素活力氛围的体现
水是生命源泉。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水景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景观整体的活力表现,营造出一定的艺术氛围,水景整体规划应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展示整个水景艺术效果的同时,力求与附近建筑物巧妙地融合,体现出景观“活”的生命内涵。水景规划在生态平衡系统构建良好、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可充分将现代科技融入水景规划中,利用科技营造出形式多样的水景景观。通过搭建栈道、平台等方式,形成地区标志物和视线集合点,让人们在此倚栏赏景。在位置良好的观景场所眺望河流和水面,可以更好地体会水元素所表达的整体氛围。园林景观的城市设计需要设计者在水景规划上有更高的造诣,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融合起来,形成完美的水景。
2.静止的山与动态的水有机结合
城市园林水景景观的规划是离不开山和水有机结合的,其是将城市园林景观充分表现的最有效形式,特别是通过静止的山和整体的艺术氛围,将动态的水融入其中,更能突出山水氛围的多样化和城市的活力。将静态的景观石、石驳岸和动态的水互相渗透、交融、穿插,创造成具有多样性的山水景观。在具体的规划当中,可以运用湖石、驳岸等形式,将需要的形态表现出来,而且要加入水元素的展示方式,形成或类似风物禽鱼,或若人若兽,神貌兼有;或者稍微加工,寄意于形。在基础和背景都规划好的情况下,将石头的自然形态融入到水元素当中,展示出水元素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使用驳岸和水线构建的连续景观线和环境的和谐性使用,将带河岸裙墙的驳岸、缓坡驳岸、阶梯驳岸或者石头驳岸、混凝土驳岸、鹅卵石驳岸等融入到水景之中,构建出亲水性的氛围。使人们挨近水面,犹如亲临其境之感。
3.水与植物营造氛围
水景占据了城市园林规划的主体地位,要注重水与植物的配合。使用借景、对景的形式,能够获得俯瞰、鸟瞰和仰视等多种角度的艺术感受。把多种类别的水生植物,像是鱼草、荷花、莲花、芦苇等,有层次地构建出动物、植物和水景的和谐生态环境,尽力突出水与植物的联系,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建造出颜色搭配和谐的浅水池。清澈而透明的池水效应和平坦的艺术效应,都在为营造氛围而出力。特别是在植物的规划上,使用了远近有致、疏密结合的栽种方式,将垂柳种于岸边,柔化了河岸的线条,还能够种植水杉、落羽松、池松等具有下垂枝条的小叶榕等,达到了层次美,丰富了趣味性。对假山的规划,就要和水景、植被搭配好,适当地种植水生植物,辅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像是燕子花、地锦、变色鸢尾、黄菖蒲等,完成整体的搭配,营造艺术氛围。还可以将湿生植物,像是菖蒲、水仙、水芹菜、芦苇、小叶杨、辽杨、沙地柏香蒲等,充分的与水元素相结合,创建和谐、美丽的景观。
4.动静结合蕴含浓厚艺术气息
关于水景的规划形式,主要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通常使用的表现模式有溪流、湖(池)水、喷泉、涌泉、瀑布等。喷泉这种表现模式,可以达到水向上的形态,能够进行不同水体形态的喷涌模式,像是半球形、蒲公英形和扇形等。而且在静态景观的规划中,可以将水的动态和景观的静止相结合,将人造瀑布融入其中,形成幕布式、丝带式、滑落式、阶梯式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整合景色的颜色模式以及水景和人文因素的结合情况,把静止的生物植物安放于动态的水景当中,将自然环境的景色考虑进去,达到动态和静态的结合。既提高了植被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又将水景的活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下对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要求,便是重视水景工程的规划和建造,以此来突出我国园林景观的特征。水景特色的规划既能够创造艺术氛围、保护环境多样性,还能够柔化环境空间、还原自然风光,这都符合景观规划的发展需求。通过探讨水景规划的策略和重点,既可以优化生态环境,还可以创造艺术财富。当下,各式各样的现代化规划策略和技术都很好地推动了水景规划的前进和创新。
作者:何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