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会科学 >

旅游业发展现况及策略分析(4篇)

第一篇:旅游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摘要】本文比较分析了皖北和皖南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皖北和皖南区域旅游合作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市场;旅游区域合作;思考

旅游业是一个横跨多个产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安徽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全省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560处。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41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接待入境游客4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接待国内游客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2%。但是跟其他旅游大省相比,旅游各项指标处于较低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皖南皖北旅游业发展相互隔绝、缺乏有效合作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分析比较皖南皖北的旅游资源状况,促进旅游业区域合作,对推动安徽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皖北和皖南旅游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皖北是安徽四大旅游区之一,也是旅游区域中的薄弱环节。因为种种原因,该地区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导致旅游资源的客户体验价值不高,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直以来,安徽省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而忽视了皖北地区的旅游业。从全省来看,皖北地区的旅游业处于落后地位。近代以来安徽经济重心南移,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也使北方人口向南搬迁转移,严重制约了皖北旅游业的发展。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开发,更无法形成有效的旅游市场。同时,皖北居民的收入较低,限制了他们的旅游消费,使得当地的旅游业缺乏相对稳定的消费者。皖北景点的自然条件较差,很难作为一个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去开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是依赖历史文化资源。而当地在进行旅游宣传推广时,没有把旅游业与历史文化有效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安徽的旅游政策一直向皖南倾斜,从而带来皖南旅游如火如荼,皖北旅游相对沉寂的局面,导致皖北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与皖北相比,皖南的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政策资金的投入也较多,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然而与其他省份比较,在景观吸引力、基础设施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综合开发水平不高。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只注重发展景点观光旅游,忽视文化旅游项目;有的景点配套设施不齐全,没有形成从交通、饮食、住宿到游览观光一条龙的旅游服务产业链。二是基础设施较差,限制了客源市场。旅游区的可进入性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皖南地区多山区丘陵,交通闭塞,不能满足游客的观光需要,严重制约了皖南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前期规划不合理和后期缺乏环保措施,皖南旅游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四是没有形成旅游品牌。尽管皖南地区的特色景观数量众多,但形成品牌效应的屈指可数。从两地在旅游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看,皖北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而皖南的自然景观更胜一筹。皖南皖北旅游业的合作有助于双方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大幅提升游客在安徽省的观光游览时间与消费水平。在游客资源方面,皖北地处中原,与周边河南、山东、江苏等省联系密切,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大提升了皖北旅游资源的辐射力。同时皖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好,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通八达。发达的交通条件提高了游客的可进入性,潜在旅游客源市场庞大。皖南与长江三角洲相邻,连接皖江城市带,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消费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旅游市场广阔。另外,皖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开发旅游和运营旅游的经验。

二、关于促进皖北和皖南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旅游整体形象,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安徽省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临江近海,自然资源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皖北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而皖南的自然景观更胜一筹。皖北与皖南的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南北联合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弥补了各自旅游资源的不足。皖北旅游业有潜在的巨大的客源市场,南北合作可以实现有效弥补皖南旅游业可进入性低的不足,促进双方对客源市场的共享。皖北和皖南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皖南皖北旅游业协调发展。同时皖南皖北旅游产业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安徽旅游业的多元化、市场化、商业化,这将为安徽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皖南皖北的旅游业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和合作重要性。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合作,政府和旅游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比如,在皖北开发更多的自然景观,增加旅游产品的种类。加大对皖南的交通建设投资,完善基础设施,以促进两地旅游条件的对接,为两地旅游合作创造物质条件。定期举办旅游交易推介活动,为两地的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将两地旅游互动和交流引向深入。两地还可以联合打造跨区域旅游黄金线路,并注重对旅游新产品的宣传推广,如制作旅游风光宣传片,展示皖北和皖南旅游资源的特色,让游客直观感知两地旅游产品的魅力。二是发挥旅游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旅游中介要与旅游公司和政府相互联系沟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向政府提出建议,并把政府的相关政策告知旅游公司。三是继续完善交通信息等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的整合、旅游市场的对接和旅游企业的合作,离不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继续推动建设安徽大交通网络,加强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在内的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做到光纤到户,提高互联网覆盖率。四是加快高质量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南北旅游业的合作离不开业务熟练、素质过硬、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专业旅游人才。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企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人才的引进,同时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启用人才。以上举措可以推动皖南皖北旅游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形成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安徽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综上所述,皖北和皖南发展旅游业各有优势和劣势,应加强南北合作,实现优劣互补、合作双赢,形成安徽省旅游产业的整体优势。皖南旅游业起步早,发展水平较高,应带动皖北发展。皖北应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旅游业态上与皖南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南北产业合作将会使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实现共享,同时增强对区域外潜在顾客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翰,李琛琛,王磊,黄展.安徽旅游业的定位与皖南地区旅游流问题研究[J].旅游纵览,2014,(3).

[2]张晓东.安徽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探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4,(2).

[3]黄余送.进一步加快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1).

[4]吴文浩,方亮.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2,(5).

作者:梁艳

第二篇:森林旅游业发展探讨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开始加大精神需求,旅游是许多人选择的休闲之一。旅游产业在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环,一直都占据很大的比重,而在生态环境比较差的今天,低碳生活成为人们新的追求,所以森林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也成为旅游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森林;生态环境;低碳;消费

一、森林旅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自然环境在人类发展的活动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后果日益凸显出来,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作出了要求,这就需要人们的生活向低碳化靠近,而森林旅游本身的存在就更靠近低碳化,在这种条件的影响下,森林旅游业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拓展,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升级。

1、符合国际社会对发展的需求

低碳经济可以缓和因温室效应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失衡状态,要控制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在森林旅游业中要构建一套合理的经济框架,有效的利用森林资源,从中发展低碳经济,这也顺应了现今国际化发展背景的需求,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下,我国森林旅游业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这为其他低碳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2、具有践行低碳经济的义务

森林资源对改善环境一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的活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在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这种低碳旅游在旅游行业中也逐渐兴起,但是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下,对森林旅游的行业过度的开发也使森林资源受到了一定影响。而这就需要旅游部门不要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应该在发展的角度下去追求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应用。

3、低碳经济建设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建设

二氧化碳的增加实际上就是能源的消耗,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虽然没有直接的看到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在这些消耗品的生产过程中都伴随这能源的消耗,也就造成了二氧化碳的生成。在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中,人们的出行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在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却造成了低碳经济的破坏,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必须要控制旅游者的消费适度性,在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建设。

二、森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途径选择

1、森林旅游企业的低碳化运营

(1)交通低碳化发展绿化交通,提倡选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交通工具。景区风设的交通工具;森林旅游蔚蓝色内禁止外来车辆、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的进入,以保护生态环境;修建停车场,使用无污染生态材料,如石板、卵石、沙子等铺设景区道路。(2)建筑低碳化在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建设依赖于自然的旅游住宿设施,注重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考虑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推广节能灯与智能控制等降低能源消耗。(3)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尽量使用自然能源、生态能源(沼气)、清洁能源以减少石油能耗的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在日常运营中节约用水,减少使用洗涤剂,尽量减少水污染。(4)用品低碳化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物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在物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5)商品低碳化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土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合理利用当地全生态、无污染的原材料,采用绿色、生态标志,让游客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态环保意识。(6)废弃物低碳化废弃物要分类收集,便于无害化;提倡清洁厕所、节水厕所,推广生态、沼气厕所;餐厅内每天残余的食物,作为可堆腐的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

2、森林旅游者低碳化消费的引导

(1)提高低碳消费意识低碳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低碳旅游也只是在一部分低碳消费者中存在着。要加大对低碳消费的宣传,扩大其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使消费者接受和适应低碳旅游。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浓厚的低碳消费氛围,使低碳消费深入人心。在旅游行业中,森林旅游是一种低碳旅游方式,应对它着重宣传。(2)引导低碳消费行为旅游低碳化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政府层面对低碳旅游早已重视,非政府组织、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个人也有响应,全社会低碳旅游的意识渐渐提升。随着相关活动的推广、舆论宣传的跟进以及政府与企业的积极引导,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绿色交通,越来越多组织与个人加入低碳旅游的阵容。

3、政府低碳化政策激励管理

(1)政府的政策激励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对利用低碳或零碳能源新技术代替高碳化能源,以及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直接补贴。(2)政府的低碳化管理森林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制订符合森林旅游业低碳化发展要求的森林旅游产品质量标准、森林旅游标准与森林旅游管理标准,使森林旅游开发、经营、消费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鼓励森林旅游企业研发“低碳旅游”产品、服务及项目,开展$低碳旅游证书%等考评活动,以激励和督促森林旅游企业尽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协调旅游、环保、能源、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共同为森林旅游业的低碳化经营服务。实施“旅游信息化”工程,积极推进旅游管理部门无纸办公,充分利用旅游信息网络进行营销。

结语: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森林旅游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突破点,但是在发展中也会遇到不小的挑战与阻力,这些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具有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观念。这是需要长期发展的过程,森林旅游业作为低碳旅游的产业,其发展还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的努力。低碳化需要政府应用政策工具,采取管理措施,助推森林旅游业低碳化。

参考文献:

[1]杨财根,郭剑英.低碳经济下森林公园资源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对江苏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4).

作者:刘逸夫

第三篇:旅游业发展策略及启示

摘要:近年来,随着韩国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影响,韩流文化在中国盛行,掀起了赴韩旅游热潮,一大批受韩流文化影响的游客奔赴韩国.韩流文化的盛行不仅带动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为此,详细研究了韩流文化带给韩国旅游业发展的效益,给大连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提出相对可取的意见措施.

关键词:韩流文化;大连旅游业;发展

1韩流文化的简单概述

1.1韩流文化的定义

韩流文化盛行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简单来说,广义上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狭义上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最初由中国媒体提出,后来逐渐的被广泛应用,韩流文化大致上是形容本国对外的文化产业的输出.

1.2韩流文化盛行的原因

1.2.1韩剧的影响韩国最初的盛行是通过韩剧的影响,韩国的电视剧题材新颖,不拘于一格,有创新性,韩剧的创作制作精良,韩剧大多数采用边拍边播的形式,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与心理推进故事的发展,从而更加得到民心.韩剧的制作中,大多数都用外表出众的偶像来出演男主角和女主角,剧中体现优美的景色,村庄,河流,樱花,雨雪,在各种旅游景点进行拍摄,让观看的人可以赏心悦目.1.2.2韩国综艺节目的推崇韩国的综艺节目近年来被大量引进,包括“两天一夜”,“runningman”等综艺节目,收到了极大的反响.这些综艺节目恰巧是户外真人秀节目,到韩国的各个地方或者景点进行拍摄,明星艺人在这些地方进行游戏,包括对韩国传统饮食的宣传,像是泡菜,拌饭,参鸡汤,五花肉等很多食物都打上了韩国的标签,从而刺激游客的尝试心理,对旅游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2.3韩国政府政策的支持韩国政府为了抢占在中国的市场,积极推行“文化立国”的方针,政府根据韩中两国的特殊关系,韩国文化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投资、民间运作的文化进军框架,将韩国文化推进中国市场.通过强大的文化宣传,韩国文化观光部选择较高人气的明星作为形象宣传,例如李敏镐,宋仲基等具有超高人气和口碑的明星.

2韩流文化给韩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2.1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

受韩流文化的影响,去韩国旅游的大多数游客想要购买明星相关的产品或者购买化妆品香水等商品.对赴韩导游进行了在韩旅游态度调研,大多数游客去韩国旅游时,购物是主要目的,除明洞外东大门是赴韩旅客购物的主要地点,给韩国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2.2带来较高的客源流量

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1064􀆰23万人次、5630.18万人天.在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10个旅游目的地中,韩国首尔、泰国曼谷、芭提雅和普吉岛这4个目的地的最大旅客来源地都是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游客占亚太地区前往这些目的地旅行的游客比例分别为50.5%、38.2%、28.8%和25.6%.可以看出中国游客去韩国旅游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中国成为最大的旅客客源地.

2.3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随着韩流文化带给旅游业的影响日渐扩大,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从而推动了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往往是文化交流的基础.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期间,还在清华大学举行演讲,阐述了“中国梦”与“韩国梦”可以携手共进,并访问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遗迹地西安.朴槿惠总统访华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建立并强化中韩人文纽带,构建中韩人文共同体.因此,两国决定设立“中韩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从而有助于改善两国因“东北工程”争议对两国关系带来的损害.中韩两国具有三千多年的交流史,两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共同的人文价值观,理应成为促进两国发展友好文化交流的正能量和优秀文化资产.朴槿惠本人也具有较高的中国历史文化的造诣,通过此次访问西安,并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进一步加深了对中韩两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韩流”与“汉风”也必将进一步交相辉映,从而有助于加深两国国民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奠定民意基础.

3从韩流文化的发展探讨大连旅游业发展策略

3.1大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1城市宣传方式单一,缺乏广泛高效的宣传方式大连是一座浪漫的城市,也是一座拥有历史的城市,城市风光与美景数不胜数,但是却缺乏高效的宣传方式,目前国内影视剧市场对于在大连拍摄取景的少之又少,不能起到广泛的宣传作用.从韩流文化对的发展与宣传上来看,大连有充分的宣传发展空间,韩国首尔的结合各类文化遗存建立各种博物馆,开展文化展示活动,在影视剧中多次进行拍摄于宣传,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与宣传却缺乏这一类的活动.例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韩剧的热播,给韩国和希腊着两个主要取景地带来的旅游客源是不可小视的,韩国小法兰西村,就是通过«来自星星的你»迅速蹿红,迎来海内外一大批游客.3.1.2缺乏对城市文化的深度挖掘,忽略文化旅游市场大连的城市旅游发展拘泥于几个单一的景点,不能很好地探寻与挖掘城市的内在文化与历史文化.大连旅顺等地区都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却没有很好地建设与利用.例如旅顺的日俄监狱,博物馆,樱花园,203高地等一系列旅游产品,没有很好地赋予文化内涵,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宣传与打造.3.1.3旅游发展规划缺乏多元化战略,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完善大连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对旅游的发展规划不够多元化,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协调性,缺乏整体的发展意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比较盲目单一.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质量不高,全局性差,这是造成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大连城市环境逐渐弱化,现如今国内许多的城市对城市建设、环境美化越来越重视,人们旅游方式更加趋向于休闲度假型,大连的城市整体环境优势将不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缺乏对文化,地方景点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3.1.4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全面,服务水平较低我国国家旅游局表示,我国景区旅游将开始进行全面融合,把城乡建设,乡村再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和旅游结合,摆脱“景区门票经济”的依赖,未来三年在全国建立600个全域旅游区.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旅游区,市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游客旅游质量的提升.以目前大连市旅游业现状,无法响应国家号召,做到较高质量的全域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不全面,景区和旅行社服务水平有待提升.3.1.5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旅游相关产业带动性弱大连是在一座海滨城市,因此在旅游定位上陷入了一种局限性,只是单方面的宣传浪漫大连,时尚之都的海滨城市,过于乏味与单调,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带动上是微乎其微的.在购物方面更是缺少针对性的产品,规模性太小,急需特色产品的打造,像是韩国明洞,东大门都是很好地旅游购物范例,很具有规模性.旅游纪念品毫无特色,没有吸引力,不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无法起到带头作用.大连饮食旅游方面也待开发,大连特色饮食也是一个吸引游客的好的旅游产品,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宣传.

3.2大连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3.2.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宣传方式应该学习韩国通过影视,音乐,综艺等方面的宣传加大旅游业营销宣传的做法,通过拍摄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音乐节目,或者成为综艺节目的取景地,修建地旅游主题公园、开发电影电视剧拍摄地旅游线路等做法,通过网络,微博的线上媒体的先进手段,把大连旅游和文化更好地推广与宣传.开展更多的文化宣传性活动,让文化的宣传与影视的拍摄完美的融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再单一的进行旅游广告宣传.3.2.2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大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资源丰富且历史悠久.战争时期的遗留物很多,像大连旅顺这样的红色旅游城市应该得到很好地开发.大连旅顺本身就经常有剧组进行拍戏,但是宣传效果却一般,主要是没有给大连赋予一个特色文化的标签,应该在大连这样一个原有历史丰富的城市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表,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探索,并且在旅顺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样的地方开发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结合的特色旅游路线,在丰富文化发展的前提下增加附加产业.3.2.3整合整个大连市的旅游资源,对海滨环境的优化利用加大大连市城市环境的建设,不要止步于浪漫大连这样的口头标语,对于海滨环境要加以优化利用,例如拍摄浪漫偶像剧,为海滩赋予一个特殊的意义,吸引情侣或者家族游客来此进行游玩与观赏;也可在海滩上进行综艺节目的拍摄,例如国内引进的«极限挑战»综艺节目就去青岛的海滩进行了拍摄取景,从而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去观光.3.2.4响应国家政策,提高服务设施与水平积极建设全域旅游,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设施设备,效仿韩国乐天世界,建立全季性的市内旅游主题乐园,开辟大连城市旅游巴士,与城市资源深度融合,联合下属区域的旅游资源,打造更高端的服务水平,能够全面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3.2.5打造购物旅游,发展特色化商品,宣传旅游相关产业仿照韩国东大门,明洞等旅游购物地,打造特色化旅游商品,宣传旅游相关产业,例如对饮食方面的宣传,主题乐园的宣传,特殊含义的景观宣传.充分发掘城市特色,找对市场,开发酒店旅游,打造特色酒店,充分利用城市剩余空间,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原则,进一步发展与规划,争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韩康一.韩中文化交流对两国旅游业影响的研究———以“韩流”现象为中心[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12).

[2]张焱华.国外影视文化旅游营销运作模式对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影响———以韩国在亚洲掀起的“韩流”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05.

[3]邹蓉蓉.从“韩流”现象看中国影视旅游业及其有效的运作机制[D].上海:复旦大学,2007G05G16.

[4]李荦荦.国内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运营研究———以大连旅游营销系统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G04G01.

作者:丁艳金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第四篇:旅游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在皖西地区脱贫攻坚中必将大有可为。本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依据,剖析安徽省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皖西地区;旅游业;扶贫攻坚;发展对策

一、引言

安徽省皖西地区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西与河南、湖北两省接壤,东邻合肥,北连阜阳、淮南,南靠安庆,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由于长期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皖西地区仍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被称为“老区、山区、贫困区”。皖西地区主要经济来源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自1994年国务院发布“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皖西地区响应国家政策,开始谋求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便成为皖西地区摆脱贫困的主要战略。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等风景名胜区,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有万佛湖、水门塘等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还有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真实地记载着革命战争以来,皖西地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皖西地区形成了由五大山谷水库和一系列水利工程构成的复合景观。在国家确定“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开展皖江示范区建设、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五大机遇”下,皖西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不断地发展。对皖西地区旅游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对该地区和全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而且以游促贸、促工农业生产,还可以带动地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围绕皖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的历程、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案例等方面,给出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

1.初始发展阶段(1999-2003)。这一时期是在1994年发布“八七扶贫”计划后的摸索阶段,这一阶段初步开发了基本的旅游景点,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接待国内游客数量由1999年的411.4万人次到2002年的627.44人次,2003年由于“非典”流行的原因,人次降至533.53万,国内游客接待收入由7.02亿元升至11.54亿元;接待国外游客人次从4965至13897,外汇创造由起初的252.37万美元至510.00。2003年皖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占当地当年GDP的4.26%,这一时期皖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刚刚兴起,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旅游星级饭店46个,却仅有四星级一个,三星级七个,其余就是二星级和一星级。2.加强建设阶段(2004-2008)。此阶段,皖西地区所在的六安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六安市发展红色旅游139行动计划》《六安市旅游业发展(2008-2010)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共同努力,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旅游景区不断增加,旅游项目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旅游影响不断提升。3.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4)。在基础设施有了保障后,皖西地区的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2014年接待海外游客由1.04万人增长到10.23人次,年均增长60%;接待国内游客由577万人增长到2412万人次,年均增长33%;旅游总收入由31.6增长到163.5亿元,年均增长3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由472万美元增长到7284万美元,年均增长80%;国内旅游收入由31.3亿元增长到159.0亿元,年均增长32%;全市4A级旅游景点由8家增长到23家。综上分析,皖西地区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尤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三、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分析

近年来皖西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见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1.缺乏统一明确的开发规划。从景点的开发来看,皖西地区并未在第一时间内明确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及重心。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却未得到良好的发掘和打造,粗放式的发展使得其起步甚晚、旅游业的质量不是很高。而较小的旅游点如龙胜的一个温泉,一片梯田;融水的一段贝江,开发一、两年就分别引来了十余万游客。近年来,皖西地区旅游发展虽然速度明显加快,旅游业的规模和效益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但与作为同是红色革命地区的延安、遵义等知名旅游地就相形见绌了;与同省的黄山、九华山等自然风景区相比,开发地不够深入,知名度低,特色不够鲜明;与同为古文化之地的洛阳亦落后许多。此外,皖西地区内部的这三大旅游资源之间互动性不够紧密,呈现零散状态,凝聚力低就导致核心竞争力也不高。这些都不利于提高皖西大别山旅游的整体发展。2.旅游人才缺乏。所谓的旅游人才,不仅指导游人才,还包括旅游开发人才、项目扩展人才、基础设施服务人才等等。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而服务业的精髓就是让消费者到达满意并对此产生忠诚度,所以旅游业的目标便是使游客产生满意度,最终达到忠诚度。服务业中提供服务的是人,而旅游业更是这样,优质的服务可以帮助树立良好的形象,带来积极的反馈,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促进过程。3.资金投入不足。对旅游业来说,存在着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和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管理部门三类“行为人”之间的博弈均衡问题。皖西地区目前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也是多山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广而散,且又多被山地阻隔,政府想要获得大额的资金流入,但这样的现状对于外来投资吸引力却不大,于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而仅凭政府注入的资金又不足以支撑整个地区的长期发展,资金的后滞严重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由于自然地形条件以及发展基础、城乡间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存在着巨大差距,地理上的封闭性不仅导致问津者较少,得不到及时的宣传,还导致景区内部交通状况十分不便,这也是阻碍景区互动性较差的原因之一,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5.缺乏精品性的旅游产业链。皖西地区的旅游资源不缺乏特色,但游客来游并不是单纯地观赏景点,他会感知到人文、风情、习俗等等。皖西地区三大旅游资源——自然风光、红色经典以及古城特色都饱含故事,却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旅游业的发展应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将本土的资源不断地开发创新,才能使得产业联动发展。

四、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皖西地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资源价值高,区位条件不好,区域经济背景差,据此皖西地区的旅游发展战略应定为城乡交错带旅游发展战略。就皖西地区的旅游特色产品而言,皖西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应向度假型和历史文化观光型,即以生态路线和红色旅游为主线,充分整合皖西红色文化、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各种资源,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形成以观光游览为主的基本层次,和在基本层次上的娱乐和购物等方面的高层次。需采取的战略对策,如下:1.加强政府引导,提高管理水平。皖西地区是跨县界、跨市界的多跨区域,故要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区域就需要各县各市的领导达成一致,并保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配合协作,共同致富于当地。组建皖西地区旅游发展管理中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外资注入,鼓励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2.注重特色,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议以金寨县、霍山县等红色资源集中区为重点,统一打造皖西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网络;以天柱山、天堂寨、白马尖、万佛湖及其它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著名绿色生态景区为重点,统一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基地;以六安古王陵等历史文化遗址为重点,统一打造古文化旅游基地;另外,要充分挖掘皖西民俗文化,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皖西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例如著名的翁墩剪纸艺术、毛坦厂的饮食文化等等。文化是体现一个地区整体素质的重要表现,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做到文化创新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作,将文化寓于旅游是普及特色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从支撑旅游业发展和促进旅游消费的角度看,重点发展旅游综合交通运输设施、旅游接待宾馆、娱乐环境设施、餐饮购物环境设施、智慧旅游设施、重点景区景点道路、标识系统,以及供水、供电、通讯、厕所、垃圾和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等。从皖西地区的情况出发,首先,应着重加强对交通体系的完善,不仅是景点与外界的交通,还包含景点与景点之间、景点内的交通系统。其次,改造和开发一批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旅游饭店,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家庭食宿、农家乐等,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然后,加强改善景区内的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及时清理景区内垃圾。最后,旅游业作为大型服务类行业,应有一套完善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因此需要建立能满足游客各种咨询要求的服务体系,加强各种旅游人才培养,着力培育旅游业软环境。4.扩展旅游产业链,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在衣食住行和精神层次方面提供不同的旅游项目。例如,利用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名茶推动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茶叶的销售,还可进一步扩展与茶有关的项目,茶具的烧制、泡茶的流程,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皖西地区属于农业发展大区,由旅游带动农业副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真正还富于民的体现。5.打造品牌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克服各自为战的宣传营销方式,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运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传媒,统一打造皖西地区独特鲜明的整体品牌形象。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提出“旅游+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在互联网时代下,宣传的渠道多种多样,利用微博、微信等各大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宣传,利用微营销的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霞.皖西地区生态旅游建设与可持续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5.

[2]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3]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皖西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2011.5.16.

[4]刘焕蕊.旅游经济运行中“行为人”利益的博弈研究[F2].商场现代化,2008(29),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5]保继刚,唐新民.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理论初探.云南社会科学,(5):14-19.

作者:权杉杉 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2013级电子商务


    更多社会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旅游业发展现况及策略分析(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hkx/107174.html

    相关专题:李厚霖 创业理念最新 有线电视技术


    上一篇:普高新生成才学习焦点与策略
    下一篇:现代管理下的国企政工工作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