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丘县庆源排鼓的表演形式与艺术特点
(一)庆源排鼓的表演形式
庆源排鼓的演奏人数不等,通常有30人至40人,根据需要可以排列成三角形、圆形、方形、扇形四种形式。三角形:排鼓按照三角形递增方式依次排列,马锣在队形外进行指挥,领鼓在排头位置,镲在最后排一字排开。圆形队伍:在村中或村边,找一块场地,在场地中间燃起篝火,所有排鼓演员围成一圈,马锣在圈内指挥,领鼓在队伍中与之相对,四个镲分别在圈外东西南北四个位置。方形队伍:也分为长方形和横排方形,横排方形为排鼓队员排成几排横队队列,马锣在队形外指挥,领鼓在中间,镲在队伍后面一字排开,有时也分列左右。在长形队伍中,马锣和领鼓在排头位置,后面是排鼓,镲在后面紧随。扇形队伍:排鼓队员按照扇形排开,马锣在左前角侧面指挥,领鼓在第一排中间,镲在最后,是方形和三角形排列的变化,适合在较小的场地或舞台上演出。
(二)庆源排鼓的艺术特点
1、鼓点套路风格独特与传统的其他民间乐队不同,庆源排鼓在现有的乐器基础上,重点在鼓点套路和演奏法上有深入的摸索和研究,逐渐形成了节奏明快、音色厚重、曲式多样的独特风格,能表现多种情景,疾如万马奔腾,弱似窃窃私语,具有鲜明的听觉上的层次感和节奏感。2、对比上的多样性在器乐的组合产生的音色对比,在节奏的快慢、强弱产生的对比,在乐曲中呼应的对比,独特的组合拍子和节奏强弱音形成对比,能够灵活表现个性鲜明、生动形象、复杂多样的音乐形象。3、乐器分工明确而机动马锣指挥,领鼓控制节奏,群鼓呼应,镲进行衬托。在乐曲开头为马锣起头,马锣演奏者在指挥,领鼓在整个乐队起到控制群鼓节奏和引领的作用,在收到马锣指挥的信号,与马锣配合,很多乐段,都是两者紧密结合,并与群鼓进行一唱一和。镲在马锣指挥下,以其独特的音色,起到补充整个乐队色彩的作用。4、特殊演奏法的运用运用打击乐器的特殊音色和复杂的演奏技法,模拟动物的声态和动态,惟妙惟肖。如敲击马锣的锣芯和锣边,敲击排鼓的不同部位,两个鼓槌相击等,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庆源排鼓为塑造不同音乐形象在乐曲中多次使用。5、庆源排鼓的多功能特点庆源排鼓表演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序的班社组织和各种制度可以达到组织激励的作用;庆源排鼓作为音乐本体,其节奏、节拍、鼓点套路、演奏方法、演出形式都是在增强人们对艺术知识的认知和教化;庆源排鼓与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庆源排鼓具有烘托气氛,抒发情感,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同时也需要民俗活动来展示其艺术魅力。庆源排鼓独特的艺术特征也反映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国传统打击乐的一部分,在乐器组合、鼓点套路、表演方式等方面独具特色。其独特的韵味,多变的阵形,高超的演奏,恢宏的气势,具有很强的音乐、艺术审美价值,具有极大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二、内丘县庆源排鼓面临的发展问题与传承保护措施
(一)庆源排鼓面临的发展问题
内丘县庆源排鼓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一种表演形式,是地方文化的代表。但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文化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开放化、时尚化的特点,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庆源排鼓面临的发展难题变得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传统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在过去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传统民俗文化不受重视,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对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发展重视不够。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期间是亿万中华儿女脱贫致富的机遇期,人们争相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的洪流之中,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确保吃饱穿暖,因此也无暇顾及传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二,新兴文化的冲击。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增大,各种新兴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的新兴文化元素影响之下,像庆源排鼓这样的传统的民俗表演形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喜欢。第三,组织机构不健全。一个组织没有健全完整的组织机构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发展的前方也只能是“死胡同”,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不但使组织发展缓慢,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组织克服困难的能力,庆源排鼓发展正是面临这样的问题。第四,江山少有人才出。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没有传承也就谈不上发展。庆源排鼓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经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庆源排鼓在传承问题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庆源排鼓的老一辈艺人已经相继辞世、离退,人员不断减少,庆源排鼓的传播团队日益缩减。另一方面是青年群体对于庆源排鼓这样的传统民俗演出形式不感兴趣,又缺乏了解,不愿意学习和参与演出,使得庆源排鼓演出的后继人才寥寥无几,演员青黄不接,传承危机迫在眉梢。第五,形式单一,没有创新。由于演出时有时无、时断时续,活动和训练时间较少,与专业人士和其他鼓队交流较少,虽然与其他艺术门类尝试结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具备推陈出新的基础和能力,只是在规模上有所扩大,音乐表现力还是不足,与歌、舞、乐缺乏有机的结合,还需进一步创新和提高。
(二)庆源排鼓传承和保护的措施
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单靠热爱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去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群众的全面参与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针对于庆源排鼓的现状,笔者主要有以下四个对策:第一,庆源排鼓是内丘县地方重要的民间艺术曲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对内丘县的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是当地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政府部门要加大庆源排鼓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多渠道、多形式的普及庆源排鼓的艺术知识,努力拓展演出市场,鼓励当地企业资助发展加大演出活动。第二,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制定传承人培养计划和目标,是保证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待条件成熟时,创办排鼓学校,招募爱好者,请老艺人进行培训和培养,为庆源排鼓注入新活力。不断提高表演曲目的更新,搞好创作,探索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同时加强理论研究、交流学习等,给后起人才提供发展平台。第三,对剧目和演出形式进行创新。在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下,要积极地聘请有名的鼓手、音乐专业人士等,丰富曲目,突破男女、长幼的界限,探索出新的表演手段和形式,如鼓与歌、鼓与舞、鼓与乐、鼓与杂技、鼓与武术等配合,尝试结合剧情,加上一些幽默诙谐的元素,更加趣味化,吸引观众。第四,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品牌。积极利用传统节假日进行演出,使排鼓表演为更多人所了解。
作者: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