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厚的生命意识是其教育思想的基因
在厅长岗位上,罗崇敏推出了许多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的改革之举,比如取消全省统一的中考,强力推进减负工作,进行“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试点”,推行“三生教育”,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三生教育”。罗崇敏说,一个人从诞生之时便具备了自然生命,生存是自然生命延续的一种本能,而生活则超越了本能,在自然生命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人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命、生存、生活三者中,生命居于核心地位,既是一个过程也是最终目的。生存使生命得以延续,生活则使生命得以实现和完成。“三生教育”即通过生命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怎么认识自己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如何面对生和死;通过生存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生存,怎样适应生存、学会生存、挑战生存,提高生存能力,增长生存智慧;通过生活教育,使受教育者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怎么认识生活、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罗崇敏在云南通过行政手段推行“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其实施环节包括认知、体验和感悟。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12本“三生教育”教材,涵盖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学段,每周安排1节课,让学生认识“三生”、了解“三生”。在教育方式上,则通过社会体验、家庭体验、学校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三生”,比如让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扎一个沙袋,里面放沙子和鸡蛋,24小时绑在身上,体验天下母亲孕育孩子的艰辛;甚至要求高二的学生写遗书,许多遗书让不轻易掉泪的罗崇敏都哭了。这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进行审视和反思,有所感,有所悟,进而珍爱和敬畏生命。要求学生写遗书的事曾被人告到省委书记那里,但罗崇敏有自己的立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高二的学生心智已经成熟,可以直面死亡。”事实上,罗崇敏本人是一个既积极地“生”,也从不讳言“死”的人。一个例证是,他征得父亲的同意,已经为其预置了墓碑,并在上面写下了“平凡的父亲,给我们的是品格和智慧”的碑文。和许多在仕途上走得很远的人不同,罗崇敏有着浓厚的生命意识。他曾说,“我一生引以为豪和骄傲的是做了罗丹和罗亭的父亲。我当过州委书记,当过教育厅长,也做过一些在别人看来是比较有影响的事情,但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还比不上我是罗丹和罗亭的父亲这一身份。”“父亲”这个兼具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称谓,代表的是人类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链条上承上启下的一环。这或许是罗崇敏“三生教育”理论重要的思想基因。
二、用一生证明教育的价值
2012年8月24日,卸任后的第一天,罗崇敏像往常一样学习和工作:学习了两个小时的英语,读了《价值论》,接受了媒体采访,和“三生教育”研究会的同志研究了人类教育危机课题。那时候,罗崇敏接到过10多个单位的任职邀请,他都一一谢绝。但如果是邀请他演讲,一般都会接受,“我做这些事,主要是想释放我的价值潜能。”当年在江川一中做炊事员,罗崇敏发现,中学里的“师傅”和工厂里的“师傅”完全不同。工厂里的“师傅”是徒弟们最尊重的人,中学里的“师傅”却是一个“边缘人”,不能参加政治学习,不能参加教师活动,假期还要轮班。情感上的失落让罗崇敏对生命的价值有了直观的感受。回首教育厅的任职经历,罗崇敏说,“高校工委和教育厅是我从政履职的一个终点,又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更是人生富有价值意义的一段历程。”无论是在江川一中当炊事员,还是主政红河厉行改革,抑或作为教育厅厅长“致力改写云南教育史,努力为中国教育书写新的页码”,罗崇敏都在自觉地创造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无非是以人为主体,将资源转化为财富,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而已。教育创造了人的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人的价值的外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如果没有教育,人类可能还在山洞里披着兽皮、在树上采野果吃。当然,这里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团体教育,等等。然而当教育迷失自己的价值时,异化就成为它必然的命运——这正是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卸任后,罗崇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研究、传播、实践“价值主义教育思想”上。他说,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
作为曾经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增强人们的教育自信和自觉,彰显教育的价值和尊严,促进教育的公平和竞争”的努力已经超越了一省的空间范畴,为中国教育注入一股清流。尽管他坚持“担当生前事,不计身后评”,但他对“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所做的思考和探索,必将被时间证明,是他为人类创造的最大价值。而一个30岁之前在基层接受严酷的生存教育,30岁时重捡初中学业,40岁后迅猛释放价值潜能的人,用他已经创造和即将创造的价值,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他的观点: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
作者:侯辛锋 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