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对高一政治教材不足的认识

一、在内容设计上,有的地方设计不合理、不严谨,缺乏逻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有些地方过于淡化知识的逻辑联系,显得零乱,层次不清,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新教材突出生活逻辑主线,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探究。

如“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在教材第二课不仅被硬生生地切为两半,还颠来倒去地讲。编者在第一框题“影响价格的因素”中先讲“供求影响价格”,然后在“价值决定价格”中讲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说明供求对价格的影响,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还必须向学生阐明价格对供求的影响,否则学生就不能明白在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后为什么还会下跌,在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后为什么还会上升。在第二个框题“价格变动的影响”中,教材又分别阐述价格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阐述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影响,结果“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这一知识前后多次出现,显得零乱、哆嗦,层次不清,不利于学生准确把握知识。又如“消费”这一内容,在第二课中教材阐述了“影响消费的因素”,说明消费水平要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人和物价总体水平,此外还说明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是影响消费活动的因素,然后阐述消费的类型与结构;在第二个框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题中讲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第四课第一个框题“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中,又讲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讲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与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显然,这使得一个完整的内容被人为地分割为多处,显得零乱,没有形成清晰的层次关系与逻辑关联,不利于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知识。再如第五课“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个框题,教材先在第一个自然段中阐述劳动的含义,然后阐述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再阐述劳动的重要性;接着在第二个自然段中先阐述了劳动分工,再阐述我国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这种将“劳动”与“劳动者”相互混杂加以阐述的方式就缺乏明确的层次性与条理性,不利于学生归纳与概括。该框题在阐述“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时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教材在第47页第一段先阐述“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什么),而后话语一转,说明党和国家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怎么样)。然后在第二段又先阐述国家颁布和实施劳动法,用法律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怎么样),接着又说明保护的意义(为什么)。第三段阐述劳动者的权利(是什么),第四、五段则阐述劳动者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怎么样)。这种阐述不仅将“是什么”“为什么”与“怎么样”前后颠倒,内容混杂重叠,而且在阐述怎么样保护时插人劳动者权利的表现,将“国家保护”与“劳动者自我保护”这两个紧密联系的内容隔离开来,将一个完整的知识弄得支离破碎。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准确理解知识,形成清晰的思路,还给教师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构建知识框架体系的能力带来了困难与障碍。

2.有的图片设计不规范、不严谨,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新教材注重向学生提供鲜活材料,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如第四课第一框题“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内容,编者在这里安排了一个图表,内容是我国主要产品在世界上位居前列,而教材阐述的内容是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因而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图表与阐述的内容就显得不协调,应该安排一个体现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图表才比较合理。又如第五课第一个框题“公司的经营”,编者在教材中设置了一幅多场景漫画图(第39页),画面中的第一个场景是女主人说:“咱们三人合伙办一家服装公司,好吗?”到最后一个场景,女主人则说:“不行,咱们是有限责任公司,不能上市,股份也不能随便转让。”编写者设计这幅漫画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区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但女主人说的“咱们三人合伙办一家服装公司”就容易误导学生,似乎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是合伙企业。在第40页编写者也设计了一幅漫画:画面中,某人买人他人转让的A公司的股票,一年后A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购买者说“没关系,好在不涉及我的其他财产”。编者设计这一场景的本意是想让学生知道公司制企业只承担有限责任,但购买者的表白“没关系”却似乎欠妥。因为公司破产对投资者来说是一大损失,一句轻描淡写的“没关系”就显得不合情理,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对学生来说,这幅漫画也在警醒他们购买投票是有风险的,怎么能用“没关系”这三个字来说明呢?这样的说法就显得不严谨、不科学。

3.某些框题活动设计过多、过滥,容易导致活动形式化新教材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活动。

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个框题,编写者除了设置多达七处共计12个让学生进行探究的问题外,还设置了两个“相关链接”、一个“专家点评”、一个“名词点击”等四个小栏目。这么多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每个地方教师即使不讲一句话,学生包括看书也只有2至3分钟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将问题都探究清楚,准确透彻地理解知识,消除误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大容量、高密度的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难以实施,也使教师面对众多的探究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或顾此失彼;或蜻蜓点水,装模作样走一下过场;或干脆越姐代危,由自己直接讲解,从而使编写者的意图落空,使探究问题成为摆设,徒有虚名。据笔者统计,现在高一政治教材探究题设置最多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题,除设有18个探究问题外,还有一个“相关链接”。在本书24个框题中,设置探究问题达12个以上的就有4个框题,10个的有4个框题,最少的也设置了4个问题。设置的“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等小栏目,一个框题最多设置了5个栏目,设置4个栏目的有5个框题,3个的有6个框题。有的框题不仅设置的问题多,小栏目也多。这么多的问题与小栏目让学生目不暇接,根本无法完成。虽然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灵活处理,但作为编者在设计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实际效果,否则,它就没有多大意义,就变成了一种形式而难以产生实效。

4.有的问题设计难度过大,脱离学生实际,缺乏可操作性新教材设置的探究问题不仅数量多,而且难度大。

如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框题,教材在讲“货币的产生与本质”时,向学生出示了一段材料:“人们购买奶、盐、矛头、咖啡、红珍珠,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然后问:“你能从上述材料中体悟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吗?”这道探究题就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水平,因为材料中只说明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概念的含义,而这两个概念本身又很抽象,学生对“什么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为什么商品交换实质上是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等内容都不懂,更不知道什么是商品的属性,商品有哪些属性,又如何能够回答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这样的问题呢?显然,这样的探究问题只能让学生面面相觑,一脸茫然。又如,该框题在阐述“商品流通”这一内容时,编写者也设计了一个探究问题:“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然后问:“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个问题也难度过大。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商品的内涵,明确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交换不成功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其次,学生要能准确理解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懂得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如不能实现,他付出的劳动就会白白浪费,新的生产就无法启动。再次,学生要懂得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在货币产生后,商品生产者先要将商品与货币交换,即通过“商品—货币”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再通过“货币—商品”购买原料重新生产,若在“商品—货币”这一跳跃中不成功,产品不能实现交换,价值不能变现,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就可能破产,因而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由于本框题是学生学习经济常识的第一个框题,教材阐述的重点又是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学生对商品的含义和商品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并不很明了,就很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更无法对该间题作出推导判断。又如该课的第二个框题“信用工具与外汇”,编写者在讲“信用卡”这一内容时也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现金消费与刷卡消费有什么不同?”对一些地处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大多数都未使用过信用卡,有的甚至不知信用卡为何物,他们又怎么能进行比较呢?这样的探究题就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没有价值与意义。再如第四课中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题,教材在阐述“集体经济”这一内容时设置的探究问题是:某一食品厂,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批准,职工收人既与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这样的问题也难以让学生作出回答,因为学生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股份合作制是什么性质,教材中对股份合作制也没有进行解释,学生单凭材料中“职工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收人既与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这一陈述,又怎么能判断出它就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呢?而学生根据“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理解,还可能依据材料中职工是投资者,其收人还包括资本收人这一事实,将该企业判定为私营企业。这样的探究问题就不仅不能起到引领学生探究的作用,反而可能将学生引向误区。

二、在知识呈现方式上,大容,、高浓缩的呈现方式,不利于贯彻新课程理念

1.知识内容过多不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状况和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片面追求学生获得知识量的多少,而应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而全面发展。要让教师实现这一转变,首先就需要教材的编写者实现这种转变;就要求编写者在确定一个框题的知识内容时,主要不应以学生获取多少知识为着眼点,而应以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着眼点,来确定一个框题知识内容的多少。而新教材在这一方面显然还存在差距。如《课程标准》对“消费”这一内容的目标要求是: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比较,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而教材将这一内容不仅单列为一课,分“消费及其类型”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两个框题,阐述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的结构”“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等5个知识点,还在第四课第一框题又专门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就使教材阐述的内容大大超过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如“就业”这一内容,《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是: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可以看出,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就业与创业的基本方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而教材在阐述这一内容时,阐述了劳动的含义、意义;劳动者的作用、地位;就业的意义;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严重性;解决就业问题对国家和劳动者个人的要求;劳动者要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既需要国家采取措施,也需要劳动者加强自我保护;等等。显然,正是由于编写者片面追求知识的多而全,才导致教材知识内容过多,这不仅会让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会影响教师观念的变革与转型。因为它使教师的关注点总停留在知识上,总是在考虑如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围着“知识”打转转,而无暇考虑思想的引导、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启示、情感的激发、心理的疏导等其他方面。这样,就会使教师的思想难以突破传统,实现观念的变革和方式的突围。

2.知识内容过多不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体验、合作交流,自主获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新教材中大容量、高浓缩的知识呈现方式既不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也不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1)内容过多使陈述的知识高度浓缩,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由于知识过多,再加上新教材提供的背景材料也多,就会使一个框题的篇幅过长。为了使篇幅能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编写者就将知识内容加以浓缩,尽量减少阐释性语言,多用定论式语言,致使教材概念、原理堆积,许多内容只有判断式结论,而无解释性阐述。这就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获取知识,容易让学生思而无果,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第四课讲“分配与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对生产与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第9页)其中“分配”这一内容要到第七课才学习,教材在此突然出现这一概念,又不对其为什么是“桥梁”与“纽带”进行解释与说明,就必然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法理解。再如第七课第一框题讲“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先说明“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然后说明其依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与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但教材对两个要点均没有作任何解释,这就不利于学生理解,尤其是“人们劳动的性质与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更让学生感到茫然,学生根本不知道“人们劳动”是什么性质,有何特点,又怎么能理解它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呢?(2)内容过多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探究问题,促使探究学习深人开展。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思维发散,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问题,其设置的探究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和思维发散性。如第五课,编写者在“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这一内容的前面设置了一道探究题,问学生“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根据是什么?’’这道探究题就具有很大的思维发散性,学生完全可以在回答教材中所说明的“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和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三个要点的基础上,再联系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回答出“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选择好的组织形式,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举措。又如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框题,教师在讲完教材所讲的“价值决定”和“供求影响”两大因素外,还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纸币的发行量”等内容来理解这一知识。但这种让学生前联后引的探究问题难度要大一些,需要的时间也就要多一些。在知识过多,学生需要探究的问题也多,现有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的条件下,教师就往往会忍痛割爱,放弃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究,即使进行了探究,也往往因时间不够,导致学生的探究难以深人,使学生的思维浅尝辄止。这样,就使学生的探究总是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其思维难以下沉,向纵横延伸,其探究问题的能力也就难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和较大的提高,致使探究学习无法深人地开展。(3)内容过多使一些耗时较多的活动无法开展,不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互动,需要讨论,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充足的时间。一般而言,那些具有表演性、情境性、操作性、展示性、争辩性的学生活动或师生双边活动不仅很难精确地控制时间,而且时间太短往往无法实施,即使实施了也常常是虎头蛇尾,甚至被拦腰斩断,难以产生成效。一个框题中设置的知识内容过多,时间严重短缺,教师便往往以自己的讲解来挤占学生活动的空间,以牺牲学生的活动为代价来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活动即使实施了,也常常成了走过场,流于形式。这样,就不利于形成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就不利于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

3.知识内容过多不利于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方法的点拨、情感的激发、心理的疏导和个性的涵养。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体验、感悟活动,因为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有利于暴露学生的思想、知识、能力与心理等各种问题,让教师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地点拨与引导;才有利于在体验感悟中,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思维、心理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变化,向教师引导的方向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对策与活动进程。而学生的感悟体验较之教师的讲授无疑需要更多的时间,因而课堂的感悟体验活动越多,知识多与时间少的矛盾就越激化,越严重。再加上在三维目标中,思想、情感等目标是内隐的,难以用指标衡量,而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外显的,能够通过考试加以检测,在目前高考没有出现重大变革的条件下,一旦三维目标难以整合,无法有机统一,未来的高考压力就会迫便教师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完成知识传授这一任务上,就会让教师把讲授法作为解决间题的主要手段,让思想、情感目标让位于知识目标,使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化为泡影。

三、对一些师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让师生得不到答案与要领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材,其提供的知识就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就应该回答那些学生迫切需要回答、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新教材对这些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如对按劳分配,教材仍照搬以前的说法,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而现实的情况是,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已改造成股份制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那么对国有经济来说,其分配方式就很不明确,若原来的国有企业现在是由国有经济或公有制经济控股,那它的分配方式还是不是按劳分配?若不是按劳分配,那按劳分配是否还能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体地位呢?若仍属于按劳分配,那混合所有制中还存在其他成分又该如何解释,说它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就缺乏充分的理由与依据。这样的间题教材予以回避,不作出说明,就让教师左右为难,让学生心存疑惑,得不到准确答案。又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能杯解析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虽然教材在理论上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却未能结合现实说明我国当前存在收人差距过于悬殊所带来的后果,这就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关系,不利于学生理解党和国家当前为什么要重视公平问题,要强调缩小收人差距。而这正是学生所关心、所希望了解的问题。教材对这样的问题采取了回避态度,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政治课的学习应用价值不大,想了解的没讲,不想了解的又在讲,从而对本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作者:李国华 单位:湖南来阳市二中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对高一政治教材不足的认识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86531.html

    相关专题:失效分析与预防期刊 现代仪器分析论文


    上一篇:论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教育
    下一篇:高职食品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