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伦理视野下基层行政执法的优化

一、引言

我国实行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中心环节是行政执法,而基层行政执法又是行政执法的重点。作为政府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各类公民组织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而且维系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秩序稳定。因此,基层行政执法值得人们持续关注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全面构建,政府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管理行为。“行政管理必须通过行政执法来实现,而行政执法就是实施行政管理的手段和途径。执法已经成为现代行政的基本要素;行政执法等同于行政。”基于对此观点的认同,文中多处将行政执法等同于行政来论述。

二、基于伦理视角看我国基层行政执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行政执法状况有了很明显改善。但是,就全国范围的行政执法工作来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基层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尤为突出,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法制化进程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1.行政执法权力的异化。行政执法权力的异化,是指行政执法权力由为人民和社会服务蜕变为一种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力量,它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行政执法权力的滥用和腐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大批大小行政官员纷纷落马,其中不乏涉及行政执法权力滥用的案例。2.行政执法中的程序违法问题。所谓行政执法程序,简而言之,就是指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步骤、方式、顺序以及时限等。行政执法程序的公平合法,一方面可以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避免行政权的滥用,以保障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在现实中,行政执法目的的正当性和手段的合理性已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行政执法程序的公正合法性却往往被忽视。3.行政执法的合意化不足。所谓“合意”,简单的理解就是指合乎心意、令人满意。追求行政执法行为最终的合意化,不仅仅是因为它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法的合法性基础,更是其目标主旨所在,即融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我国基层行政执法的合意化不足,归根结底,既涉及到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伦理精神,也和基层的行政执法能力密不可分。4.行政执法不作为。行政执法不作为,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的状态。对于“行政不作为本身也是一种违法”,人们都应当有所认知,尤其是行政执法主体要注重避免被动执法或疏于执法的现象。

三、基层行政执法优化的伦理路径

1.培育和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伦理精神。行政执法人员不仅要有现代的法治观念,也要有适应于民情、社情的伦理精神。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有伦理精神,直接影响着执法行为伦理价值的获得。内在的伦理精神不仅深刻影响着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选择,而且对行政执法权力也会形成一种潜在的伦理规约。面对行政人员伦理精神的缺失,如何来加以重塑,值得深思:1.1将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到行政执法人员综合评估体系当中。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主体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捍卫者,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道德。其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政府形象,更与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基础息息相关。借助于绩效考核机制,虽不一定能保证行政执法人员内在伦理道德的生成,但至少是催生其伦理道德行为的一种“激励”机制。1.2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公平公正行政人格的培训教育。在我国,公平公正行政人格的典型表现就是心系群众。具体而言,就是始终将公平公正的理念或信仰置于内心深处,处处为群众着想,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只有具备这样的行政人格,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爱戴。1.3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为民服务的公共精神和责任伦理意识。行政执法人员能否做到公正、有效执法,关键在于其内在的公共精神和责任意识,尤其是在法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行政执法人员的公共服务精神和责任伦理意识在促成优良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弥补法律和制度的不足。2.行政执法能力的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可以说是基层行政执法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从行政伦理学的视角考量,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是否有能力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实现到何种程度,这本身就是行政伦理问题。行政执法能力的高水平是一个多方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高水平的行政执法能力需要执法主体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这是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次,也需要不断地优化行政执法内部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内部环境是影响行政执法部门有效履行其职责的内部因素,基础设施则构成了行政执法的外在需要。最后,行政执法能力的提升,要求执法主体不断地改善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行政执法当然要追求有效的结果,但是也应当讲求执法方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许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冲突,并不是因为执法目的的偏离,而是执法方式的不当。3.注重行政立法时的伦理考量。我国基层行政执法中的诸多不良现象,固然与行政执法人员的伦理道德不足、素质能力较低有关,但也与行政法规本身息息相关。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所在,各项行政法规直接影响着行政执法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行政立法工作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一些法规条文模糊,可操作性差;立法工作相对滞后;行政立法时的伦理向度不足等等。当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工作正在慢慢地不断完善之中。近几年来,立法的责任伦理,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的民主参与、伦理考量等良性元素已渐渐被人们所重视。如2015年6月,公安部就出台了关于《高考期间接送考生车辆轻微违法可放行》的条文,做出了“运试卷车辆优先通行”、“轻微违法车辆仅警告”等规定。但总的来看,在维护法制建设的基本前提下,立法工作中的这种伦理精神还有待于向不同法律层面和不同法律层次漫延。4.增强公民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认知、认同感。任何一个行政行为事实,都是行政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诚然,一次成功的行政执法,仅仅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主体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得到客体“作为整体和重要人物的体验”。现实生活中,暴力对抗执法的案例屡见不鲜。有时确实是因为行政执法人员的“粗野”执法,但许多时候是由于失实舆论的引导而导致的民众对执法人员认识的偏差。因此,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来重塑行政执法人员的形象,提升执法客体和广大公民对执法行为的认知和认同。只有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基层行政执法的优化。

四、结语

对于基层行政执法,我们既应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也应保有动态的问题意识,然后致力于其间的不断优化过程。相信,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伦理精神的逐步重塑,中国的基层行政执法定会慢慢趋近于理想状态,即目的正当、程序公正、手段合理、结果合意。

作者:王雷 曹聪敏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伦理视野下基层行政执法的优化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84221.html

    相关专题:商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投稿


    上一篇: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维要点分析
    下一篇: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