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述(8篇)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稳步提高,促使人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严重考验,同时,这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有利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学校建设的发展对于高校育人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本文针对现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堆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本质原因。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越发严重,世界多元化、经济全面化经济市场形式更加明显,因此,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路线,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在进行我国经济发展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对高素质、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观念,加快我国社会之主义建设步伐。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发展现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而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因此,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关乎着思想政治管理队伍的建设,更关乎着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根据实际生活现状进行分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虽然重要,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被其它管理队伍所代替,从而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不被人们所重视。现如今,由于人们主观意识强烈,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开展下去,高校作为人才成长的奠基石,应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水平,专业化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导作用,因此,高等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师资管理队伍建设进行高度重视,从根本上改善人们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按照管理人员水平不同分为校领导阶级思想政治管理阶层、中层思想政治管理阶层、基层思想政治管理阶层三种。校领导阶级思想政治管理阶层包括学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其它人员等;中层思想政治管理阶层包括学校党委组织部人员、宣传部人员、党委办公人员、及党委武装人员等;基层思想政治管理阶层包括学校党委总支部政治辅导人员、专业辅导主任等直接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也可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同划分为教师思想政治管理者和学生思想政治管理者两种。

二、马克思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分为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列宁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等,但马克思主义思想由于是思想政治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最多。马克思主义思想注重思想政治方面人才的教育,崇尚人才论,主要从人才的本质、价值、成长过程中进行人才科学理论工作的分析。一八四五年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由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合理创作,是人类史上第一次详细阐述人才应实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水平教育是高校进行人才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此期间,马克思还对大型的工业生产人员进行考察工作,深刻的贯穿马克思主义人文思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科学理论的基础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仅体现在物质财富上,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对人才成长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模式,阐述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基本实施方法,将培养人才教育和实践工作作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与实践二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发展的核心。

三、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响应党的号召,高等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建设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从学校的领导阶层角度进行分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现已经取得良好成绩,但从实际生活的角度上来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缺乏整体意识、工作任务不协调、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管制制度不明确等问题。1.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缺乏整体意识。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得到重视,选取了一批优秀的年轻思想政治专业人员走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优秀的专业人员有着高学历、高素质、专业的技术水平、思维广阔。丰富的创新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切身体会,可以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僵硬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进行考虑,由于优秀的专业人员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无法集中精力关注学生教学任务,而优秀的专业人员因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二者之间无法融合,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任务难度加重。2.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不协调。在某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中由于内部人员经济收入水平不均衡,等级差别较大,对于职位相对较低的人员晋升空间较小,思想政治教育进修机会缺乏,学历层次较低,从而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高等学校应对这一现象进行改善,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选择采取公开选拔、通过人才之间的相互竞争方式,选取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也应对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改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管理二者相互结合,更好的实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3.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低下。由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知识、素质水平低下,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效率较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对出现的新型问题无法给予全面、系统的解决措施,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对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管理人员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4.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堆取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管理工作,导致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不重视,任其自行发展,从而造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实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设置不均衡,根据实际情况数据显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力度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以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为例,经济发展较快的高校城市所在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相较于经济发展较慢的城市完善。第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比较落后,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无法使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能全面的解决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大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工作,应崇尚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对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应较强专业思想政治水平的教育工作、及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使其个更好的进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教学任务,进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

作者:卞宝瑞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新媒体因其具有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等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亲和力、实效性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具时代性的新阵地。同时,又因其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在助长高校学生“逃离现实”、削弱高校教育的“向心力”、考验高校教师的学习适应能力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其资源优势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成为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新媒体是当今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媒体传播形态,作为现代信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枢纽之一,新媒体主要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而言的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媒体。如今,新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离不开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设备带来的便利,而且随着新媒体功能的日益强大、内容的日益丰富,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持续不断的信息交互中趋向多元化。然而,科技的发展是柄双刃剑,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其资源优势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就成为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因其具有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等特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具时代性的新阵地,为高校在信息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媒体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

当前,以电脑、手机等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已经基本实现人手一机以上,师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通过QQ、微信、微博等流行的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互动,这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也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上的拓展与时间上的延伸。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有效开展“对话式”教育。例如,高校教师可以通过QQ群、QQ空间、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介向学生发布通知公告、就业信息、考研指导、教学视频、励志文章等内容,及时、准确、高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的回复留言也能够通过这些媒介及时呈现在教师面前,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师生间因此得以形成良性的交流互动。

(二)新媒体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中小学生的教室较为固定,学生的归属感较强,便于教师开展教育、管理;而高校的课堂是流动的,学生修读不同的课程需要每天穿梭于教学楼宇之间,此外校园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促进了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高校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来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新媒体构建起来的交流模式使高校师生处于更为平等的地位。由于新媒体支持的社交软件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私密性,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疑问又觉得难以启齿的,可以通过这些媒介与教师进行交流,其虚拟性和私密性令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的助力下由学生被动接受式向学生主动参与式转变,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新媒体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实效性,意为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教育的实效性是考查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效的教育手段能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实践等内容为主要目标,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引入能够有效促进以上教育目标的达成。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游戏等多种手段创新教育形式,既能够准确、快捷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又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施加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不容忽视的是,新媒体虽然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手段,但因其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新媒体构建的虚拟性空间助长高校学生逃离现实世界

以新媒体技术手段构建起来的网络空间是虚拟性的,从存在形式上讲,这个空间里的各种场景、人物、事件都经过了数字化、符号化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简化为符号间的互动,因而欠缺现实社会的实体性和可感知性。一个人的身份角色在现实世界里是相对稳定的,而在网络世界里被赋予无限可能,正如比尔盖茨所戏言“你甚至不知道和你在网上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的狗”。高校里不乏因逃避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而沉溺于网络的学生群体,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助长了他们这种逃离社会现实的行为。他们在新媒体构建起来的虚拟性空间里如鱼得水,同时却逐渐丧失着在现实世界中的生存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规避网络虚拟性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通过建设校园网、开通学校主要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打造网络上的校园文化圈,并结合各种有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关注,引导学生走下网络、走进课堂、走出校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新媒体传递的多元化价值观削弱高校教育的影响力

当代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取向随之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在新媒体上得以如实呈现,并且能够轻易地为新媒体使用者所获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大学生追求特立独行的心理期望。然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可塑性较强,定力不足,很容易受到某些难辨真伪、偏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影响,甚至参与其中,通过新媒体手段在网络上肆意表达私人情感和观点,对个人、家庭、校园、社会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情节严重的还会触碰到法律的“红线”。毫无疑问,源自网络的价值观分流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高校正在丧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向心力”。在此情形下,高校应当重视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把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通过开设新媒体教育课程、开展新媒体素养校园宣传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鉴别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强化其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其学会理性地使用新媒体。

(三)新媒体经历的融合式发展考验高校教师的学习适应能力

新媒体的本质是媒体融合,即在新媒体的技术支持下,各种传统媒体形态的边界逐渐消失,进而融合成统一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媒体形态。当前,被称作“第五媒体”的移动网络正在崛起,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四大媒体所具备的功能尽数揽入囊中,促成了新一轮的媒体融合。而搭载于新媒体平台之上的各种应用技术随之涌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如果不能积极应变,尽快跟上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就注定会在社会交往方式上与年轻的学生产生“代沟”,进而导致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说,新媒体经历的融合式发展考验着高校教师的学习适应能力,它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灵活运用学生中流行的新媒体手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各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教育论坛、教师媒体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教师应用新媒体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并支持他们运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时俱进地利用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

作者:张壁耕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与新路径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高校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高等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对高校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将简单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和新路径,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新局面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近年来,各大高校都积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在教学模式及内容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改革。当前,新媒体已经慢慢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当中,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媒体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局面和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积极寻找提高工作质量的途径。

一、新媒体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产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环境的形成包括高校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极大地干扰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其次,新媒体具有利弊两个方面,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些较好的改革机会。不管是在信息内容的收集及整理方面,还是对相应信息进行传播方面,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些新的发展形势,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及良好的道德品格形成。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方面发生了变化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环境的作用不容小觑,而文化环境及社会环境则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及不断发展,人们获得知识及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通过多媒体,人们可以进行及时的沟通及交流,更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但在甄别信息方面,在短时间内却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身为开放性系统,新媒体的产生有效拓展了学生信息获取渠道,可是各种信息的多、杂、繁就会对学生的想法产生一些误导作用,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情况。从文化环境来看,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由于网络语言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更是日新月异。例如比较传统的数字55表示哭,88表示拜拜,还有一些字母缩写词语,例如用CP表示情侣或夫妇,这些都和传统媒体使用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此外,在传统文化时代中,学生们大部分的知识都源于老师和书籍,但在新媒体背景下,这一传统则发生了动摇,已经严重地削减并撼动了权威力量。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发生的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是学生进行学习及生活的一种必须品。首先,当代大学生正通过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进行生活。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人际需求方面,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相应的网络来进行解决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利用自己的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QQ等等进行在线沟通及交流的工具。同时,不难发现,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来独往,大学生对于院系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并不感兴趣,相比较而言,更喜欢独自惬意的生活。很多年轻人都是在以个人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同时代变迁、独生子女等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的时候依然低头玩手机,有时甚至会彼此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其次,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也因为新媒体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武汉大学就曾进行一项调查,“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影响力”的调查,结果证明:大学生学习方式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加入及更新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和精彩。学生们通过电脑、网络进行资料查找的占72%,而68%的同学正是通过新媒体爱上了学习。

(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变化

毋庸置疑,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政治教师也产生了多种影响,主要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一方面,由于新平台的产生,随着新媒体诞生而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传统教育环境中,教师通常都是利用谈话对学生思想进行了解和把握,但是新媒体出现后,就打破了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通过新媒体中的博客、微博、论坛、游戏等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工作中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发挥了相应的积极作用,但也是由于新媒体使学生受到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学生利用网络经常看一些暴力影像,这些都不利于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美国一个教育机构就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35%的美国青少年都经历过被他人在网络上散步谣言,未经个人允许就公开个人邮件,收到一些威胁信息,上传一些带有侮辱性照片的经历。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挑战

(一)落后思维方式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应用新媒体平台的时候,我国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的封闭环境弊端就愈发显现,当然,不可否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自身有点,可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思维越来越发散,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知道怎样研究学生思想问题,所以,仅从单一角度对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显然已经不够。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则一些传统思维一定会产生问题,新媒体有着极强的融合特征,能够有效拓宽人们认识事物的途径和角度。所以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必须采取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二)教育结构不够科学,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高

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结构方面缺乏科学性。这恰恰说明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新媒体的必要性。我们绝不可以将思想教育同德性教育混为一谈,否则会使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局限性,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能同现实生活相分离。我国教育提倡对人进行全面培养,要求高校培养学生知识的同事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知识和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在传播方式方面越来越复杂并多元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结构内容方面就必须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三)教育模式比较落后,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

那些落后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遭到淘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样如此。落后而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会对新媒体的产生及使用产生消极影响,因为旧的教育模式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低,所以更加别无选择地要进行优胜劣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适应新环境,有效运用新媒体技术,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创新教育模式,实现充分利用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环境原生态并纯净化,保证教育质量。

(四)话语传播比较落后,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

首先,因为信息传播速度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非常迅速,传播范围更是越来越广,但却无法进行及时的跟进,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落后于社会发展,所以在思想教育方面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比较有效并且彻底的交流及沟通。其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虚拟空间当中,所有的主体都具有平等性,拥有平等话语权,所以传统的权威控制式语言一定会发生一些变化。改变传统媒体比较困难,所以会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相应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突破固有思维,积极探索出新的改革路径,拓展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局面。

(一)高度重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各大高校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更担负着对高素质人才进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定位方面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还必须积极学习并掌握相应的理论基础,此外还必须将科学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明确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给为开放和广泛,这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起着良好的作用。相关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进行积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在各大高校中,思想政治必须占据主渠道作用,相应的从业人员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积极提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均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熏陶及指导,怎样将课程变得让学生们喜欢,从而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需要教师们进行积极的努力。第一,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知识授课的时候,应积极渗透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我国大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变得优秀;第二,编写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适合高校学生学习,具有中国气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第三,让“两课”切实贴近学生生活,强化高校教师及学生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的认识,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三)不断优化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进行高校教育改革,首先要对师资力量进行改革。要想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就一定要以优化教师结构为前提。对学校自身来讲,相应的行政人员应对学生进行不定期地思想交流及沟通,要积极积累自身知识及经验,拓宽视野,绝不可以进行简单的权威性说教与管理,要想做好这份工作,行政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同学生保持一种合适的距离,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管理及教学能力。

结语: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政治素养的形成,更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的政治素养。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相应的管理者及教师必须积极完善并创新工作方法,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作者:金旻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了,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的吸引力非常的大,网络已经遍布高校学生的生活与生活中了,俨然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在网络环境下,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对于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了解社会时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并不是网络对于大学生的所有影响都是好的,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这种改变就给我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方式单一

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影响,现代的大学生更加关注个性化、多元化的东西,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看法也是一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指导员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只是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最终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兴趣,最终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失去原本的意义。由此可见,必须要不断深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1]。

(二)教育渠道单一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只有一种,就是理论教学,指导员会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工作,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长此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同虚设,根本起不到预期的教育作用,只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学生积极性较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做事情都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单一、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满足不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需求,因此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趣才会越来越低,如果一旦失去了兴趣就会影响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指导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2]。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方式

互联网的存在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本身就有一种促进的作用,对于大学生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就是说拓宽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思考的深度与广度,这种现象就驱使着高校不断深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想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将互联网融入进去,比如说虚拟网络教学的形式,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大学生,这种但是不仅能够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印象,提高了指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3]。

(二)扩宽教育渠道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上面,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学生自己通过实践经历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于提高指导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面对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指导员要积极的面对,不断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扩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渠道,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丰富教育内容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上面找到各种热点信息进行分析,但是网络上面有很多的信息是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甚至还会引导他们的思想向错误的方向转变,但是网络是非常自由的,我们无法阻止学生看到这些网络上面的热点信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利用这些信息,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拿这些热点信息作为案例,将这些热点信息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4]。

四、总结

综上分析可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要有所转变,向更加现代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虽然互联网时代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只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意义,将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郑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王桂丽.网络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刘颖.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作者:张宇佳

第五篇: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摘要】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立足于大学生的发展角度上,理解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拥有独有的个性和自主观念的,要做到尊重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满足大学生的个性要求,努力调动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对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创新就必须意识到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少人文关怀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后果,必须强调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人文关怀真正结合所需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人文关怀;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义

一、前言

当今社会所说的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确定人与其他对象关系的过程之中,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和自由,人文关怀就需要不仅是在经济和道义上对人给予关注,同时需要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彰显人的价值。如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把大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明白他们是有独立的个性和独特观念的,做到以大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的尊重大学生的价值和主体地位,真正的从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去关怀他们,让大学生的精神生命健康自由的发展,实现大学生全面的发展。在当今和谐的创新的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人文关怀之间密切联系。现代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政治教育体现发扬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文关怀在如今高校政治教育创新之中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探究和思考。

二、人文关怀在高校政治教育创新之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在当代中国,能够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样的观点,可以说是伟大的革命,有着明显的进步。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创新和和谐是两大要求。为了社会,家庭的和谐就需要我们在发展之中不断地创新,找到适合我们营造最佳和谐的最适方式。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中彰显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真正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才有利于大学生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在高校政治教育之中忽略学生的主体特征,人文关怀无法彰显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是青年期的年龄,但是由于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处事能力还是太过稚嫩,所以他们的心理的发展不够稳定,他们的心理处在正在成长的时期,他们容易对周边的变化产生敏感心理。尤其是突然遭遇一些重大的改变,如毕业求职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会导致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的一些大学生的心理生理问题,产生一些无法估计的后果。这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特征,无法彰显人文关怀。

(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过分匮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扩大招生,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分区教学,部分院校合并改革,这些区域分散的问题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及时有效方便的沟通。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全面有效地展开。学生不与老师积极交流谈话,老师不耐心关怀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问题会越来越大。尤其有些教师秉承着仅仅授予你知识是其责任的观点,忽略了学生心理,同时学校的政治教育只是硬性规定,规定你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及时沟通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三)不能因材施教,忽略学生的政治需要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在高校的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那方一般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收获到的东西基本都是正面的,空洞的,没有真正的内涵。对于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学校基本是避而不谈,或者一句带过,不会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无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不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产生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彰显人文关怀

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特征千万不可忽略。处于心理成长期的大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容易被外界的挫折打击到。老师及工作人员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真是生活现状,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关爱学生,对于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不要过分的突出老师的主导地位,总是强调工作人员的权威,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思想的现状问题,应该做到重视学生的主体特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想,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一些特殊情况让学生与老师的地域分离,但是老师应该意识到不仅仅是有给予学生知识的责任,还有解答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老师应该与学生亲切交流不要过分疏离,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地联系老师,及时与老师沟通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惑,不要让心理留下负担。

(三)因材施教,根据事实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之间对政治需求的不同等级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遇到敏感性的话题或者时政热点问题,老师及工作人员不要逃避这种话题,应该深层次的剖析问题,用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不要让学生留下困惑,以免产生偏激的想法。通过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一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接受相关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以上对当代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现状分析以及提出的各种解决措施都是为了高校的学生更加全面自由的发展。当今是全球文化融合的时代,如今的教育环境不断地发生改变,大学生的思想同时改变,这需要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彰显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过程之中突出人文关怀,彰显人文关怀,发扬人文关怀,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创新,才能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

作者:聂文光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摘要:人文情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具有科学的内涵还有具有实际价值。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情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不可避免的也有一些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受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学校和家庭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人文情怀贯穿其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情怀环境氛围,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作为一种理念指导实践活动,更是一种精神,对人的重视和关心。培育大学生的向善性、自主性和超越性品质,培育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格,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使命。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我们学校师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美好期待。

一、高校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的科学阐释

1.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实质。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要求教师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教育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充分发展。人文情怀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关注人的个性差异;第三要是关心人的多样性需求;最后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其五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关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底蕴,其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为人品格。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个体价值实现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是他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人文”的弱化。[4]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也相应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片面的追求物质和利益,使这种功利的价值观念根深蒂固,并且从不同程度影响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片面追求社会价值,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个体价值,追求教育的立竿见影,忽视对人的长期教育。再如:学校教育理念的偏颇。在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积极倡导人文关怀的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文本。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使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地生根,它成了一种表象,一个形式,甚至是一个口号。此外,高校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是以研究成果为依据的,这就导致许多老师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很难有时间和心思去关注学生、关心学生。这种教育理念的偏颇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此外,人文关怀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高校老师们的主动关注和关怀事其中一个方面;它还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只是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这种互动关系也很难确立。然而,现今的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里以名誉和利益至上的现象数不胜数,他们亲近老师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奖学金、一份荣誉、一个称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再加上现今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个人的自主意识比较强烈,在家里都是父母主动关怀,而他们自己很少主动地去和他们沟通,这也造成了大学生自主性的缺失。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1.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价值多样化必然引发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矛盾,自由与规范的矛盾,政治统一性与思想多样性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等等。价值冲突的结果可能是从无序到有序,最终确立一种新的主导价值观,也可能是主导价值观被摧毁,而新的主导价值观又没有确立,导致社会总体价值目标的失落,从而造成社会心理的失衡与混乱。因此,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必定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2.学校教育人文关怀的偏失。学校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不仅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场所,更是为学生塑造性格和品质提供环境。教育知识观念存在弊端,就会导致重视应试知识、轻视实践活动的应试教育,最终就会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强调以成绩评价学生,使学生在一个畸形的教育中发展,只关注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共同发展。其次是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单一。对学生的教育还是满堂灌,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学方法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更加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是选择标准的机械和选择手段的简单,无视学生作为终身学习之动力源泉的理想、意志、操守等非智力因素。所以,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缺乏人文关怀,并不是以学生为本,最终会严重制约学生全方面的发展。3.家庭教育人文关怀的错位。家庭教育是人类全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因具有教育关系上的血缘性、生活上的依存性和情感交往中的频繁性等特点,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溺爱、父母关系不和谐、父母价值观念的不正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性格、目标和追求。反应到学生身上,就是他们性格的畸形、思想观念的错位,从而直接导致了他们行动的被动。

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措施

1.确立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首先,要尊重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培育并发展学生。其次,要关心大学生,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对待大学生、关怀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大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和社会化引导,尊重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大学生的合理化要求,培养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促进大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2.贯穿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刻不容缓。贯穿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应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能够回应和解决大学生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还要符合大学生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扭转其不合理的和不切实际的需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接受教育影响。3.营造良好的人文情怀环境氛围。合理的校园设施,巧妙的校园布局,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育人的物质基础。除了物质基础,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文化环境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一种正能量。它具有润物无声的感性魅力和人文精神的理性魅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情怀坏境氛围的营造。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真正把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充分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把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最终使大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者:李强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第七篇: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及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很大变革,素质教育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很多教师都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实施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贯彻人文关怀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运用进行研究,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意义;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引导学生、教导学生、理解学生及关心学生的重要学科,能够带领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理念,以此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及发展人的重要学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人文理念,突出其人文关怀的特点。做好人文关怀的贯彻,对大学生发展及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由于人的本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用人文的方式教育人、理解人,从而带动人的发展与进步。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加强人文关怀,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将大学生塑造成具有优秀品质的社会主体,不断完善大学生的品格,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主动认识自我,不断塑造优秀的品质,提升自身素养。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提升,能够完善大学生各方面素质,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中有更好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便是重视人的因素,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则是贯彻人文关怀理念,这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支撑,能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实施途径

2.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是一种具有价值的信念,同时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性力量[2]。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仅是对人文观念的简单服从,必须立足于人的基础上,激发人的个性。因此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必须对传统观念进行突破,对人的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另外,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将个人精神与其他学科精神有效统一,使其健康成长。

2.2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所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质量。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仅将其看做一门普通的学科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并且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其兴趣较差,逐渐产生厌倦心理,学生的创新性及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最终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体思想,让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知识。但是教师不能过于放任学生,要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及信任,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在人文关怀视角下,教师要与学生做好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发展与进步。

2.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综合性,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有效的人文氛围,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现今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入,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不同的文化包含不同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批判性地传授外来文化,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及科学精神有效融合,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2.4创新教学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有效贯彻人文关怀理念,以此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成长,能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个学生的独特性,从而有效对各个学生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人文关怀下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知识的灌输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教学。同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不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用乐观的态度生活。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融入人文关怀,尊重学生,充分营造和谐的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作者:余小川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第八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高校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新平台的作用,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切实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互动性和时效性,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滞后并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对此,高校应当通过积极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等途径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措施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严峻的挑战,采取积极引导和恰当管理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期,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其特征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较早定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是曾令辉,他认为从狭义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心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网络群众的思想特点,逐步引导受教者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广义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现代网络媒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将特定的政党、阶级和社会团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播给受教者,使他们形成符合网络虚拟社会所需要的,以及现实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网络实践活动。[1]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互联网上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引导受教育者选择、接收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而达到网络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社会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在校的学生,还包括广大干部和群众,其教育对象范围广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优秀人才,还要做好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承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引导网络舆论和指引网民社会行为,努力完成建设网络文化平台的任务,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2]。2.新媒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态。网络作为新媒体时代典型代表之一,它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性。首先,它的新媒体性表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融合,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定模式。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出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性,强调教育对象在互联网中的互动,及时将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反馈给施教者。3.导向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起了时代的使命,通过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努力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引导功能,能够促使网络环境中的受教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活动。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性和时效性

现今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和时效性等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特点。网络媒体带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实现了由传统的课堂灌输型模式向互动交流型模式的转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阶段来看,红色网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微博、论坛、微信等网络媒介很少被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效体现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在区别于传统课堂授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科学把握网络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大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建设落后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中接受程度最为广泛的教育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网站,网站有很多的优势如制作过程简单、便于系统管理等。针对全国范围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对于有些高校来说意义不大,他们对此类网站管理不当,操作过程过于简易,在网站中几乎找不到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馈信息,仅仅是生硬的将国家时事政治和重大方针政策放到网站上,很少对网站内容的实效性做出准确评估。大部分高校没有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将一些信息空洞、更新缓慢的内容穿插在校园网中,这些内容基本上无人查看,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

(三)缺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性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体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通过掌握一定的教育信息,使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便于树立威信,能够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突出的表现于群众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但目前高校中缺少专业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还必须学会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已有知识,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努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将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人才[4]。

三、解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措施

(一)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

教师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较高能力和素质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优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观点,同时具备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辨识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客观冷静的分析大学生思想发展阶段和行为特点。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建立敏锐的信息采集意识,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信息资源交叉渗透的社会中,教育工作者要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最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网络知识,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增强自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能力。

(二)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软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不能脱离网络软件的支持。教育应跟随网络信息时代的步伐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远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肩负重大使命的学科,也应跟随时代的步伐,开发出专属自己学科的专业化软件。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换成特定顺序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以便通过教学软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制作软件的过程中要确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其次要明确软件服务的对象,全方面考虑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综合素质、兴趣需要等,设计出具有德育性、互动性、知识性、专业性于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方便教师、学生能够准确的查找、下载所需的信息资源。[5]

(三)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要以校园网为依托。为了保障校园网的安全畅通,除了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外,还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基本制度。首先,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工作责任制,以制度的方式明确规定工作者的职责,监督教育者有效运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各学院、班级的辅导员对职责范围内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规定广大教职员工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全面动员的网上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其次,建立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完善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实行小组负责制,针对网络安全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做出总体规划和部署,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最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监测制度,把技术监管与信息监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中心的职责和功能,做好信息资源的审查和监控工作。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杰出人才的摇篮,是科学知识最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更新最快的地方。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网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模式的束缚,是现代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科学的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朱紫君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述(8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82609.html

    相关专题:仪器分析论文 沉珂


    上一篇:中国发展生态农业论文
    下一篇:软件定义网络管理体系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