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逐渐渗透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内在规律,但是现阶段严重不足的隐性人力资本已经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各大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始终贯彻落实隐性人力资本的理念。这样不仅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实践、社交情景,而且根据人才知识的整合、外化、内化、潜移默化等过程,有助于隐性人力资本机制的建立健全,从而确保高校管理人才培养策略得意真正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隐性人力资本;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策略
之所以会产生教育管理人才,这实际上与高校培养特定的人的措施密不可分,而生成隐性人力资本是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重中之重,因此根据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隐性人力资本的路径机制,并找到对应策略则成为关键所在。
一、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路径机制
根据我国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发展情况,可以将其演化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国外高校教育知识体系和管理理论的学习;第二步是对现有教育知识与管理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三步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促进自主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首先,模仿。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东西方高校的教育知识和管理理论的熟练试用,简单的模仿和使用相对成熟的知识体系,这种内化过程实际上是传承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过程。其次,改进。其他国家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思路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目标,从成功的案例中借鉴经验,从失败的案例中汲取教训,在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这种改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合与外化的过程,是转化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过程。最后,创新。这一阶段也是形成自主隐性人力资本的阶段,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可以通过实践、模仿和观察来实现,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隐性知识。这种创新过程要想潜移默化的实现,各大高校必须属于自己的核心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生成模式和平台,使创新网络、创新团队不断地完善,从而为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独树一帜的格局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策略
1.高校教育管理人才知识内化能力不断提升内化机制实际上是让显性知识不断地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学习从而使得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的过程。组织成员对显性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将其转变为隐性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程内外的知识内化,如校际合作、校府合作、校企合作等。各大高校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务必要对实践性给予高度重视,实验及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不断地强化,整个课程体系涵盖了实践教学际实验教学,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的体系。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采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非常有利;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举办现实问题的讲座,增强大学生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沟通;学生深入调查和研究事先设定好的调研计划和目标,使社会调查不断地强化,在调研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思考;教育管理实习基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高校皎月管理人才知识外化能力不断提升外化机制实际上是用显性化的语言和概念清晰地表达出隐性知识的过程,常用的转化手法有概念、类比、隐喻等,教育管理知识通常用显性形式如图片、文字等表达出来,这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变过程。为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实施,高校必须为此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平台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教育管理知识库的建立健全,实现在相对稳定的平台上共享和传播隐性知识,同时在必要的条件下,适当地引入物质奖励,对更多输出隐性知识的学生给予鼓励。3.高校教育管理人才整合能力不断提升整合机制实际上就是显性知识从分散转化为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利于转化、接受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使得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不断地强化。尽管不同的知识接受者,其自身的知识背景略有差异,但是如果异质化的知识可以被重构,并增强其重构的有效性,那么个体的创造力就会极大地激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个体隐性知识,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的束缚,有利于生成隐性人力资本。因此,在开展知识交流过程中要注重形式多样化,突出教师的辅导作用,在学生知识整合能力提升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不断地强化。此外,还可以对网络海量信息加以利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激发隐性人力资本的生成。
三、结束语
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才培养要以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结合教育管理实践,构建创新社群,并以学生、教师、专家的知识共享、交流互动、团队合作为主要特征。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培育机制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峥嵘.高校教育管理隐性人力资本的生成:路径、机制及策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
[2]郭英帝.人力资本、显性和隐性人力资本辨析[J].理论学刊,2014
[3]杨清润,朱义令,章逸等.大学生人力资本差异的成因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
[4]张莉莉人力资源管理,胡祥培代发医学论文.基于人力资本竞优结构的“团队——作业对象”匹配决策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5
作者:李雪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