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

[摘要]对广西科技大学1926位大学生关于新媒体应用问卷调查,发现新媒体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紊乱化、功利化趋势,应通过强化新媒体建设与监管、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网络、强化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等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价值取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其中发展最为显著的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介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目前新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与储存以及信息裂变、信息共享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无法估量的。新媒体凭借其优势作用,从多方面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眼球和关注度,并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与平台,进而对大学生的交际方式、思考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新媒体的应用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全国网民规模高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更高达5.94亿,半年共新增网民1894万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也高达48.8%。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和新媒体的主力军,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此,笔者对广西科技大学1926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82份,有效率为82%。统计分析发现,使用网络与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从新媒体使用频率来看,从高至低分别是微信87%、QQ聊天83%、校园网68%、微博65%、手机视频47%、网络游戏38%、电子邮件29%、手机报22%、播客8%;通过新媒体聊天、交友的大学生分别为86%、78%;看电影及听歌分别为64%、87%;看新闻、评论的分别61%、55%;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会利用新媒体对热门话题进行讨论,在网上购物等,也有一些大学生在无聊的时候会随意浏览五花八门的网页。关于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带来消极性影响的调查中发现,约有38%的大学生经常上网至凌晨才睡;有75%的大学生睡前、醒后都有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习惯,进而影响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有35%的大学生表示曾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网聊交友;有67%的大学生上课时会忍不住玩手机,严重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有39%的大学生表示网上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并有25%的大学生会轻信且传播这些信息。

二、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分析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已有价值体系、价值态度、价值意识的作用下,针对国家、社会、大众以及自己和生存的环境,进行评价采取某种行为的倾向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1.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价值观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旧观念相互冲突、交融、交替,很多传统、固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逐渐被颠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更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左右,尤其是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给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造成强烈的影响,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2.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紊乱化趋势。由于网络管理滞后,大量腐朽思想混杂于海量的信息中,大学生很容易在价值取向构建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受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失去其道德评价的准则,导致其价值取向发生紊乱,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难度。西方国家利用现代信息传播优势,大肆宣扬其价值观与文化主张,并利用新媒体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模糊大学生的政治价值标准。很多大学生在偏激或极端心理的作用下,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政治理念与文化规范。3.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趋势。在网络平等性、自由性的影响下,大学生感觉自己的思想更为“放松”,更为“自由”,认为“自我价值”在网络、新媒体的各种交流中得以彰显。于是,在物质主义、金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开始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与平等,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甚至一些大学生公然发布“金钱至上”“求包养”等言论。

三、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个人单独就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努力。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同年4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发挥高校价值取向教育的主导作用、在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针对当前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1.强化新媒体的建设与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环境。首先,政府应立足国家层面,加强对新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监管力度。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时代的焦点,如何科学地建设、利用好网络,不再是个人或团体的行为,而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更是我国长治久安的战略性需要。通过科学统筹理论,应构建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布局的新媒体传播网络,以此为引导,指导大学生选择、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立足于新媒体特点与传播规律,强化监管体制。政府应通过立法规范,建立健全对新媒体网络的监管体系,有效消除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良、腐朽信息,同时对发布恶意、腐朽、非法信息的网站或个人予以严厉制裁,并通过有效的警示作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为创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精神家园共同努力。最后,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各级宣传部门应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创建一支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更贴近民众且具有娴熟写作技巧与言论权威的网络评论队伍,充分发挥其网评力量,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立足于新媒体传播功能和特点进一步主导社会舆论,发挥其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功能。2.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网络,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当前高校均有自己的校园网络平台,如何使校园网络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并在符合新媒体自身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利用校园新媒体来引导、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取向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强化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高校新媒体建设必须符合时代性,并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推进现有校园新媒体平台建设,开通建立官方微信、微博、校园短信平台、手机报等新媒介,逐步优化、完善学校与学生间的沟通环境,进而营造一种良性的互动交流环境。其次,高校应加强对校园内部各类新媒体的监管力度,通过积极倡导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新媒体文化,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在这种“净化”后的新媒体环境中得到更多健康、向上、向善的信息,为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最后,创建个性化校园新媒体。高校需积极适应新媒体现有的技术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各种新媒体素材的制作、应用要具有信息互动、图文并茂、获取便捷等特点。同时,还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使得新媒体具备本地化、个性化的发展特点,选择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在满足学生“知情权”的基础上,提高校园网的平等性与自由性,全面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情感需求与心理需求,以促进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并在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影响下,对大学生的信念与价值取向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3.强化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媒介中不同信息的选择、理解、思辨、评价以及媒介信息采编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高校应在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引导、培养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独立、客观地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辨别、质疑和批判能力,在面对新媒体中各种不良、腐朽思潮的侵蚀时,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思维,避免在复杂、纷繁的新媒体信息中迷失自我。首先,高校应通过制度建设、培训学习等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并通过开设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社会实践等途径,让学生更加了解网络、社会,形成完善的媒介素养知识结构,为其正确、客观地解读媒介信息提供保障,成为新媒介的自主驾驭者,同时也可以促进新媒体更好地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服务。其次,高校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还应积极、密切地关注大学生对新媒介的认识情况和思想动态的变化情况。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因其涉世未深而缺乏对一些信息的判别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以学生为主体,又要以教育为主导,通过各种渠道、方法提高大学生在新媒介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辨别能力,避免其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综上所述,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府、社会和学校均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形成合力,积极应对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共同为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斯民,刘飞.网络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基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问卷调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2]秦玉.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悉——基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与重构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

[3]王丽,宋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以网络媒介和移动通讯媒介为例[J].价值工程,2011(28).

[4]张志云.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机理[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1).

[5]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

[6]郁海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公司战略管理论文J].教育与职业,2011(1).

[7]李书民.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11)

作者:蒋智华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94148.html

    相关专题:青岛理工大学 健康之路 性功能


    上一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