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成本预算,制定目标成本
1.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准备工作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制定目标成本是一件工作量较大的任务。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制定生产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为出发点,由财务部门根据月、年的生产及销售预算,结合当期上下游市场供求情况编制成本及期间费用预算,制定出产品目标成本。企业编制成本预算主要是制造成本预算,这要求各级成本管理人员充分准备好预算基础资料,结合生产经营现状,对最近期间制造成本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确定合理的指标时期,将此期间发生的成本费用横向对比后,还要考虑企业以往成本费用控制的薄弱环节,结合预算月份、年度的控制要求,才能制定出最合理、最经济的消耗指标。2.编制成本费用预算的重点(1)确定各生产单位成本费用控制重点。由于各生产单位成本中原料成本占比最大,是各单位预算的重点,如在炼铁分厂铁成本预算中,首先要制定铁料定额消耗及铁料配比,还要充分考虑各种返回料的再利用,做到能回收再利用的绝不浪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最经济铁矿矿耗和最优配料比,才能保证生产出成份合格、质量稳定的铁水。这将为后续炼钢单位生产进行顺利,为产品全过程质量稳定、成本降低打好基础工作。例如,炼钢分厂把控制钢铁料、合金料消耗作为预算重点。加工单位则严格控制成材率以达到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目的。做好预算不是说只要做好原料消耗定额就行了,其他费用也不可以忽视,能源、辅助材料、备件等消耗合理性都是预算中要严格控制的。(2)制定各项定额消耗指标。把所有变动、半变动成本都控制在一定限额内做出制造成本预算。通过制造成本预算,初步测算出目标成本,将测算结果提供给各生产单位,由各生产单位相关领导、技术人员复核其合理性,如有异议需提出依据,再由财务人员与相关人员分析测算,在充分考虑前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剔除非正常因素,制定出既能真实反映消耗,又能尽量做到最经济可行的各项成本费用目标。3.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应注意的问题在加强生产制造成本预算管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期间费用的规划,本着不该花的钱绝不浪费的原则,定期核定已发生的费用再将预算期费用下浮一定比例以压缩开支。但也不是一概压缩,如在预测管理费用时,首先审核以往费用发生的必要性、合理性,对于不必要的费用禁止再次发生,能控制的费用进行压缩,不该花的钱不花,并不是说对管理费用实行“一刀切”。现在钢铁企业处在行业低迷期,要寻找新的需求机会,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引进优秀人才等都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行为,用在这些方面的支出不可避免。企业在这些方面也要得舍得进行投入,“该花的钱就不能省”。这项投入可能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说,将是重要的后备力量。
二、加强成本控制,落实目标成本
企业进行成本费用预算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其完成情况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企业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公司制定成本费用预算后还要保证其落实、实施,最终达到合理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通过对报告期成本费用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成本水平及变动情况找出差距,分析影响指标偏离的原因,查明是由于预算过紧还是执行中控制不严,或者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进而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能促使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开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成本控制要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如果只依靠每月生产核算完成的生产经营结果进行分析,再查找指标偏离原因,面对既定的事实,只能做到事后分析,下期防范的作用,这不符合现代成本预算管理的要求。现代成本控制要做好事前、事中控制,每月为保证预算指标顺利完成或更优完成,达到增效目的。在成本目标下达后,各单位都把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采取执行措施。例如,建立周成本核算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生产单位做到周周核算,分析超降原因,掌握、控制生产进度及预算执行情况,对各项制造成本费用的发生都进行了有效地监督、控制。为从生产全过程源头控制成本,作为炼钢基础的高炉炼铁分厂,把监控成本目标的实现和变化趋势作为重点,对成本超支、节约造成的影响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炼铁分厂根据生产需要建立并完善日成本核算模型,对高炉做出日成本完成情况的核算、分析;对生产外部操作环境,高炉生产炉况、每日产量,配比、消耗实际完成与计划各项指标进行详细对比,不但要算出成本差异金额,还要分析、追究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倡“今日事,今日毕”,既使当日解决不了,也要做到把损失降到最低。炼钢分厂则把原料配料、成份、收得率、能源消耗等指标作为预算及控制的重点。加工单位的费用在多年的管理控制下已趋近合理,各单位控制的重点放在成材率上,合理组织生产操作,减少过程损失,这些措施既使各单位能及时反映、控制生产成本完成情况,又为完成全月经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完善考核体系,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进行成本预算,制定成本计划,把目标成本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责任单位的依据,把单位效益同个人收入挂钩,是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企业通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制定出各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将其下达给各管理单位和生产单位,把指标完成的好坏作为工资考核、奖罚依据,通过考核激励并约束各责任单位追求尽量高的收入增长和尽量低的成本费用。一般情况下,各分厂如没有完成预算指标,说明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又是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如制度不严、责任不明、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通过各项奖惩制度的制定,各单位和个人都要为各种违规行为付出代价。这样就促使各单位为保证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把考核指标细化,下达到各个车间、班组乃至个人,让各级单位、责任人找准位置,便于操作,不但领导重视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又把指标的完成情况和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强化员工降低成本意识,让每个员工感受到自己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与自己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奖惩引起员工的足够重视,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为保证自身利益而主动去降低、防止、杜绝浪费。最终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成本控制,调动每个员工节约成本的积极性,提高公司成本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时玉宇 单位:西宁特钢股份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