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民族文化职能研究

摘要:教育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选择、传播、保存、发扬、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包括民族职业教育在内的民族教育来进行。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职能

一、研究缘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有创世神话、图腾巫术、佛道宗教、祭祀乐舞,也有民族曲戏、寺岩雕画、星历占卜、语言文字,还有包括远古铜器、花灯服饰、蜡染刺绣等在内的民族工艺品等等。这些各民族特有的自然形态和文化符号,在时光浸染、岁月积淀下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要不断进步与更新,就必须传承,不管是子承父业,还是艺徒学校,都离不开教育活动。从发展特点或方式上讲,少数民族文化或民族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都是需要职业教育(官方或私立)的。如果没有持续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很多民族文化技艺将面临灭种的危险。鉴于此,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个亟需重视的战略问题———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选择、传播以及文化发展创新。充分挖掘并利用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民族文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1]本文拟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进行一些探讨。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分析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概述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还有一些新特点,比如职业性、经济性、实践性、终身性等。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封闭性,以及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薄弱的经济基础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即在培养学生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担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任。职业学校在教学实施时需要考虑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本民族文化环境以及本民族的经济发展需要。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传统,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人文课程中,深人到专业课程中去,形成具有国际化与民族化双重特色的新模式。[2]

(二)教育的文化职能概述

教育的文化职能概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来看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人类文化薪火相传是人类进化的前提,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原始蒙昧时代。通过教育,我们不仅可以继承、保存文化,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继承和保存文化的工具和手段。其次,教育的社会文化选择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现实文化状况进行分析、选择与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生选择科学、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再次,教育的社会文化交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对文化进行内在的选择、整合、丰富和发展。二是外在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内外部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最后,教育的社会文化创造功能。这既包括教育对文化内容本身的批判、融合、更新等功能,比如新思想、新作品和新技术等,又包括为进一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分析

1、人力资源视角: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这反映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重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规划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与物质资本的投资方式不同,人力资本的投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并且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能带来高额的利润。”[3]以此看来,职业教育的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培养出符合现实和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2、民族文化视角:服务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学校或部门就是培养这种文化传承人的孵化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人格特征来源于不同文化环境的塑型,人类先天的心理和性情定型倾向于依附所属的文化模式和环境,成为普遍的文化心理机制和文化性格,带有强烈的族群性。”[4]因此,除了培养学生发展外,职业教育也需要关照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传承民族文化性格、服务具有独特文化心理结构的族人。而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少数民族地区背景也必然要求其职业教育从招生方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到课堂文化等方面都必须与其“民族性”所投射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结构相契合,这既是其族群的文化价值取向,更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机制。3、公平性视角: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在缩小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这与西方民主主义教育者杜威、涂尔干等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稀缺,在这种条件下,面对升学困境,同时也为了教育公平,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必然的价值选择。近几年里,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明显反映了其力图以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的意图。这反映的便是教育公平理论里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即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给予一些自身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受教育者以一定的补偿。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补偿的终极价值: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阀。民族地区职教的文化职能,既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亚里士多德曾说,在各种德性中,公正是最重要的。公正是社会存在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制度有序运行的理论基础。[5]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对增进各族人民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的实践

1、凭借文化区位优势,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地理位置蕴育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文章:一是要创新民族文化内容,提高民族文化活力。把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成人民群众乐享、乐用、乐学的精神产品,让其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建设服务。二是要加强民族文化推广,创新推广机制,让民族文化更有活力、四季常青。一些民族地区由于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缺乏有效宣传手段等因素的制约,使一些独特民族村寨文化隐谧于山野之间,不免可惜。因此,民族特色职业学校或相关机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多部门联动支持,以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研究和创新民族文化推广机制,在制度上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推广。2、发挥民族优势,弘扬民族特色民族地区文化的多元性、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是其重要资源。那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借助于其文化的独特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首先是相关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一些特色地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开发出既通俗易懂,又能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符合民族实际的文化产品;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培养安置民族乡土文化人才的职能,解除他们的一些现实顾虑,让他们全身心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再次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族工匠与文化大师的精湛技艺,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后是大力向外界宣传和介绍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民族职业教育者既是文化的培育者,又是文化传播者。只有加强宣传、通过创新经营方式来使这些特色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使特色民族文化更有人气、有市场。3、资源搭台,文化唱戏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我们可以重点发掘和利用许多文化品牌的价值与潜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部门或机构要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繁荣搭建文化平台:一是搭建民族文化服务平台,丰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外来游客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二是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机构要集思广益,积极规划,如结合民族地区传统节日,建立节会展示平台,如广西壮族地区的三月三“鬼节”;三是搭建民族文化营销平台。不与市场结合的文化,很难有其持续的生命力。除了市场的重要营销作用外,市场经济背景下也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裂变与创新,可以给民族文化带来更高的人气和发展的机遇。部分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引导协助具有特色文化的村寨进行市场化包装以及合理的市场运作,让村寨文化走出去,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4、完善民族职业教育立法和政策民族教育立法是推进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上面,欧美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国家要积极参考完善。1972年,美国颁布《民族传统法》,要求为民族课程设计研究和民族社团文化研究提供开发资金,培训教师,收编相关教学内容和历史文化资料等。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法案明确规定:加强对民族地区、民族学院的职业教育的经费资助,支持各州民族贫困地区要建立“社区技术中心”,同时联邦政府也计划加强对印第安学校的建设签助。[6]此外,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可从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汲取诸多教训与经验。

三、总结与反思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时代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冲击下,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开始出现了一些危机: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年轻人口的迁移与流失,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逐渐流失;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开始更多学习通识课程而不再去过多关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当前只追逐短期利益,、牺牲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活动等等都阻碍了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瑰宝,为避免失传,可通过开设相关的文化艺术工艺专业,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重视文化传统工艺,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意识与观念。合理的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当地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还在于它的更新和创造,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而教育就是实现这一切的最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马连龙.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1995(1).

[2]马树超.对中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21).

[3]侯宁,沙秋琳,郭会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5-7.

[4]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138-143.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6.

[6]郭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中国职业教育,2004(29).

作者:刘杰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民族文化职能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92531.html

    相关专题:期刊论文格式 微博言论自由的利弊


    上一篇: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探究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