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各高校在实验室固定资产上的投入越来越大,高校实验室的固定资产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但传统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管理需求,造成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出现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的固定资产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各高校拥有的实验室固定资产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然而,日益复杂化的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也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因管理不善而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造成高校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因此,加强对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管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妥善的处理对策,提升资产管理使用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一直以来,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多数采用帐物分管模式,财务处和监察审计处负责资产的财务核算和监督,资产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教务处和各实验中心负责资产的归口管理。院系及研究院等二级单位负责资产的使用、保管以及购置计划的制定。然而,这种管理模式使实验室固定资产的采购、监督和使用中缺乏统一领导和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管,加之没有定期的对实验室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沟通与协调,因此无法发挥其有效的管理机能。其次,多数高校对实验室资产管理的手段仍比较落后,虽然许多高校已经采用了计算机方式进行管理,但仍处于基础管理的水平,仅限于对资产进行入库,分类,编号,打印标签页等,难以实现对现有实验室固定资产进行总体动态分析和有效的统筹安排。同时,院系及研究院等二级单位对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各实验室管理员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理解进行记录和管理,这样也造成各二级单位的实验室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率良莠不齐。2.资产购置急功近利,闲置浪费严重。目前,高校实验室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企业捐赠和自筹。如果学校下拨资金本年度用不完,学校会收回且下一年度下拨资金额度可能会收缩。这导致很多院系和实验室为了尽可能的花完下拨资金,在制定年度采购计划时不考虑现有实验室设备的实际情况,盲目采购并不亟需设备,甚至购置大量备用资产,造成实验室设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而很多设备仪器更新换代迅速,有些还未使用,已经被淘汰或放坏。其次,高校属于事业单位,购买实验室固定资产时,只需提交采购申请,领导批准即可。在制定购置计划时,主要考虑本单位以及个人课题研究的需要,很少进行外出调查、产品综合对比等可行性论证,购置的设备也仅供单位内部使用,不愿意与其他院系共享资源,尤其是一些功能相近的大型实验仪器,不仅占用实验室空间,对学校的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3.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薄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对于实验室资产管理并不重视。有些院系和科研单位甚至没有设立专职实验室资产管理岗位,而是采用现有教职工兼职的形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内容繁杂,需要管理人员工作认真细心,熟练掌握各种管理章程和技术。但是,这些兼职的教职工原本就有行政、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无法分出太多精力和时间在管理工作上。其次,高校实验室人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很小,一些实验人员对于实验室设备的性能缺乏足够了解和操作熟练度,这样不仅增加了仪器的耗损和维修率,也降低了这些仪器的使用率。而学校又不太重视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发展规划和专业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提高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第一,必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实验室管理机制,明确从校领导、院系领导、实验室资产管理员到使用人的责任范围,落实计划、论证、决策、购置、使用、维护、调拨、报废等各个环节上的管理责任,避免无人管理、责任不清或互相推诿的情况。第二,设置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落实合理薪酬和赏罚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良好管理机制。其次,定期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盘点和清查,及时更新数据库信息,了解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执行进度,确保实际使用情况与数据库信息一致。第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实验教学、课题研究、仪器经费等结合,建立综合评测模块,让学校各管理层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得到实验室资产的最新信息和分析结果。2.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为了有效解决各实验室盲目追求“小而全”的错误观念,各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源共享机制,积极鼓励院系之间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互相租借调拨。对于学科相近的实验室,也可以采取整合重组,重新分配固定资产,构建新型综合实验室,提高实验室资产的利用率。其次,对于一些高价的大型实验仪器,除了进行校内共享,也可以实行校外有偿共享,这样不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实验室创收,也加强了各实验室之间的教学和学术交流。除此之外,各实验室在制定购置计划时,应该切实从本单位实际需求和技术能力方面考虑,参照校内实验室资产整体情况,进行专家论证和实地调研,充分做好可行性论证报告,除了考虑教学科研的适用性,也要考虑实验室环境和基础设施是否符合条件,例如空间、温度、湿度、水电等,避免重复购置和资金浪费。3.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提升实验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不仅需要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还要有规范高效的管理,才能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最大的作用。第一,高校应该多聘请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实验教师来壮大实验室队伍,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和合理薪酬待遇,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第二,高校应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多种培训和学习。例如,组织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邀请知名专家来校传授先进的仪器设备知识和管理经验。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公派设备管理人员到其他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学习交流,切实提高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第三,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做好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工作。对于常规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做好清洁、耗材替换、故障检查等日常工作,对于大型专业仪器设备,要严格按照厂家规定进行维护和管理。最后,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并监督学生及其他使用人员规范使用仪器设备,实验后也应经常与使用人员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青凤.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2):164-166.
[2]孟燕妮;刘彦强;孟庆楠.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3):54-56.
[3]钱泉,康黎明,孟娜.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途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47-49.
作者:马微 单位: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
第二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教育事业,在高校的发展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固定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多。高校固定资产是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实验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物资保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全、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科学合理地管理好固定资产已引起了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文章对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
高校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都离不开固定资产这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应着重提升管理理念、加强管理制度、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等,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事项,不过结合实际情况,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然有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后,高校的固定资产的数量越来越多,国务院、教委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一直强调要提升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严格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但是从实际管理情况来看,却是收效甚微。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管理松散、资产流失、利用效率低下等现象。2014年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在国务院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等概念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也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提高了。这对高校新形势下的管理方式落后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研究高校在实际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客观的找出其形成的原因,为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落后
一直以来,高校的固定资产大多由国家拨款购买或者调配,占高校建设中投资的很大比例。使用国家资产不用承担任何经济责任,长此以往,管理者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此外,各院校重视采购,疏忽采购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人员只关注固定资产入账与否,账实是否相符,账实是否一致等,但对已购入的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利用和考核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注重需求,不讲究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1.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不规范,责任部门不明确,导致账实不符。部分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仍然存在多部门管理模式,并且各自为政,各部门管理的固定资产种类不同,没能形成有效配合,使得相关统计数据有遗漏、重复等现象,从而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2.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标准不明确,缺少激励措施。没有固定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在管理工作中有优异表现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得到嘉奖,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重大过错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得到相应追责,奖惩不分明,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3.固定资产管理和监督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工程中,对实物登记台账监管不严,资产领用及保管记录不全,手续不完备,导致会计核算信息与实际资产情况存在偏差,出现问题追责难。而且,固定资产缺乏实时监控制度,导致会计核算信息与实际资产情况存在偏差。有关管理部门应对违规现象的负责人进行处罚,但由于管理制度没到确切地落实,监管力度不足,造成更多违规行为的出现。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够
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中,部分人员专业业务能力缺乏并且在工作中缺少主人翁的精神,部分人员既对财务专业知识了解的不多,又不懂电算化知识,以前固定资产相对较少,但现在学校规模日益增大,固定资产也同时变大,这就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形势。另外,有些员工在工作中不认真,时常会出现差错,还不能及时分析和统计固定资产的数据资料,大大降低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
(四)固定资产管理方法陈旧
1.高校未区分固定资产管理对象,造成相应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动态变化和使用情况,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2.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依旧采用单机管理模式,无法实现动态管理,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大都设置在财务管理部门,不能通过互联网查询,一旦资产状态发生变化,往往由各个经办人进行记录,这就无法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3.日常管理是由专人定期到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逐一核对,全面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至少要数月时间。由于目前清查工作都是靠手工完成,如果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时,在工作交接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导致资产管理数据的不准确,这就给固定资产管理增加了障碍。
(五)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操作不规范
1.固定资产会计统计信息有误,因缺乏评估机制,造成资产实际价值与会计核算价值的误差。有些固定资产在报废处置后未立即清账,造成账务数据统计不准确。2.固定资产出租不合理。有些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利,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个人行为对相应的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出租。3.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各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各自方便,重复购买相同的固定资产,造成资源浪费,使用率不高。在制定购买计划前,缺乏相应的调查研究,固定资产采购缺少可行性论证、缺乏合理性,甚至有些部门虚报购买计划,存在资源独享和资源浪费等现象。4.固定资产利用率低。高校的科研经费都下拨至各实验室,仪器设备由个实验室申请购买,这导致固定资产名义上是学校,但实际是实验室独自占有,仪器设备不对外共享,造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一直以来,高校固定资产大多都由国家出资或调拨,使用国家财产不用承担任何经济责任,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2.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固定资产使用不计算折旧,导致报表不能反映净值,在资产的负债表中不能反映实际损耗状况。长此以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距将被不扩大,资产总值的虚高。因缺少对学校固定资产配置状况的了解,固定资产购置前缺乏调研,购置的经费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大部分高校没有合理使用预算、集中采购等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事前与事中的监督管理。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够,不了解同定资产的属性,本身对固定资产折旧等处理不熟悉,无法准确电算化处理。另外有部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做账随意,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记账。4.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盘点和报废等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合规性不够,没有双人把控风险,导致存在一些操作性的失误,无法杜绝操作风险。
三、优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进行固定资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高校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固定资产相关法律制度,以节约学校资金为前提,执行集中采购制度,坚持按规定和标准程序进行申报和审批,明确落实管理责任制。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完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明确各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如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购置、维护、管理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资产核算工作,使用部门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相互监督考核。2.完善固定资产的购置申请审批制度,坚持预算审批程序,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性,减少重复购置率。规范采购流程,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执行集中采购制度下的招投标程序进行购买固定资产。加强了固定资产的购置的管理,也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安排。3.完善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保养和维修制度,设立专门的维保管理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4.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部门和个人不能擅自处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报废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严格遵守固定资产报废制度,规范相关操作程序。
(三)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在发展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知识。固定资产管理员要熟悉政策法规,有较强的责任心,擅长管理工作,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并加强其财务、资产管理及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
(四)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
约束与激励机制是固定资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方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约束机制使固定资产管理在监管中,通过监督考核,规范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五)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方法
1.积极采用现代化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产管理软件,并借助财务软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让固定资产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实时账目核对,这样便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另外,尽快制定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考核标准,针对性的对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管理体制。2.采用RFID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购入后,给其编号建卡,将该设备的信息录入芯片,粘帖在该设备上。该技术通过射频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的时时监控和统计,便于固定资产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和统计工作,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六)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操作
1.建立一套完整的定期检查、清查制度,确保高校固定资产实时在掌握中。相关管理人员确保每年年底完成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将固定资产进行详细清查,对应当报废和闲置的资产进行分类汇总,减少应管理不当造成固定资产损失。2.通过“虚提”的折旧方法来反映当期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依照相关制度准则,结合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将资产进行划分。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范围内选用合适的折旧年限和方法,合理分摊相关资产的使用价值,这样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将会更加规范、合理、高效,其利用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3.规范固定资产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高校固定资产在购置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了解设备的性能参数和技术特征,结合使用部门的具体工作情况和所在院系的设备配置状况,聘请专家对使用效益、利用价值、产出值进行分析论证。4.规范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固定资产达到报废年限,设备性能落后,不能满足实验需求的,因提出报废,部门与个人都不能擅自处理固定资产,由管理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获批准后,按流程报废处理。总之,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教学、管理、科研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涉及面广,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是提升高校教学条件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持。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不断优化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才能进一步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皇浦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
[2]周伟,张振锋.基于RFID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实现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
[3]肇丽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的创新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5(04).
[4]林伟芬.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
[5]王燕雅.关于深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策略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院报,2014(05).
[6]赵兵.浅析高校后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7]鲁晓娟.新制度下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04).
作者:沈征真
第三篇:国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的各项资产是教学、管理等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也是高校财务支出中的重头,但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国有高校,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存在资产的重大浪费和流失。高校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资产的超常规损耗、浪费和流失,使其利用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高校资产;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尤其是与民办高校对应的国有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高校资产是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的物质保障。随着国家经济和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资产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增加,高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在如此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国有高校己经形成相当数量的固定资产,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这是高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定义。《高校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资产是指高校所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传统的高校资产主要是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其中有形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固定资产。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如下几类:一是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建筑物不仅包括教学、办公和科研等用房,还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和学校仓库等。校内的道路、景观设施等都属于此类;二是各类设备,包括用于实验等专门用途的机械、器械和教学设备,以及建筑物内的家具,高校所有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三是图书馆和资料室内的书籍资料等;四是其他固定资料,未列明的均归入此类。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高校的固定资产形态、种类多,数量庞大,事关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所以高校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中意义重大。所谓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对高校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调配、管理,以及处理和替换等,管理内容和环节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健康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工作。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缺失,家底不清。目前国有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制度和管理体系缺失,资产管理低效。高校资产“重购轻管”现象导致学校内部对于资产的数量掌握不清,心中无数。这进一步导致资产分配不均衡,缺失和浪费两个极端同时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等问题造成管理环节失控,对学校资产数量统计不清,摸不清家底,这样直接导致高校资产配置的不平衡,资产的闲置和重复购置现象的出现。还有部分高校,资产购置后不及时登记入账,对于新投入使用的建筑物不能及时办理验收手续,造成有账无物或者有物无账情况的存在。
(二)资产用途改变和资产流失现象严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高校资产应该在保证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使用外,还应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带来创收。但在现实中,高校各部门盲目攀比,超额占用物质资产等;还有部分高校,将学校资产无偿提供给合作企业使用,并在过程中无监管和保护措施,导致高校资产破坏、灭失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资产流失严重。还有部分高校将资产以极低的价格租赁给合作企业或校办企业使用,有些企业上交了租金,但因为高校内部关于这一块规定的缺失,导致这部分租金收益没有到达学校财务账户,成为相关领导的私人福利。关于资产的报废处理,高校对待处理资产不做权威鉴定,对尚能正常使用的资产随意做出报废处置。在处置资产后,残值不上交学校,导致高校资产的流失。
(三)无效益观念,管理混乱。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固定资产主要由后勤处负责,而后勤处的管理往往粗放、混乱,对资产的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对资产使用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也与管理者个人的绩效不挂钩。导致使用者和管理者普遍缺乏效率和成本意识,对固定资产不合理使用,甚至闲置。学校花巨资购入的设施,有部分成为闲置,或者少数人专用,造成高投入低效率现象,资产管理出现问题实际无人负责。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资产管理和保护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从领导到管理者、使用者都必须意识到管理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如何管好用好高校固定资产要有科学的认识。高校相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如校领导总负责,分管部门和人员责任到人,落实好个人负责的范围和区域。只有当各方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责任心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并在使用过程中使资产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益,保值乃至增值。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科学、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是高校资产管理的保障。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管理中首先要对资产建立分类,明确各类资产的归口负责部门及人员。建立分层负责制;如:由学校统一负责资产核算登记和各部门的分配情况,掌握各院系或部门资产的总额,并监控使用情况。具体使用情况由各院系及部分相关人员负责,并及时上报使用情况、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为高校资产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便捷条件。涉及固定资产相关的登记、修改、变更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除了这样的静态管理,网络化也方便了对资产的动态管理和监控。目前大部分高校完备的硬件设施和校园网给新时期的高校资产管理带来新机遇。网络化的资产管理的开放性、时效性也方便了资产的使用者,让教职员工随时可以从网络查询到学校固定资产情况,以及使用情况,这样可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监督情况,减少腐败和浪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吸收、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采用科技化手段,全面掌握本校固定资产情况,切实管理好资产,协调、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减少各种形式的浪费,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改进资产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高校的各项工作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寿琴,董礼.浅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会计之友,2007,07.
[2]廖鹏.“一校多区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2.
[3]郑绍忠.高校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10.
作者: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