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每个人都在共享着全球的资源和信息,同时也对我们的青年一代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现代青年在面对父母的哺育之恩时,以自我为中心,亲情越来越淡薄;处理人际关系时,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友好相处,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逐渐使他们变得恃宠而骄,因而高中历史课本中应该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观点,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对他们的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让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一、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的国歌响彻整个校园时,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宁泽涛今日跳水为国家夺得一枚金牌,领奖杯时播放中国国歌,升五星红旗,我们也会肃然起敬;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南京大屠杀、“7、7事变”时的相片时,我们会憎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深深的爱国情怀。生要为祖国母亲争气,死要为祖国母亲争光,这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所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编写了这样一段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祖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当此之时,无数爱国人士发誓疗治母亲躯体上的伤痕。“难酬蹈海亦英琼”“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敬爱的周总理和鲁迅先生发出的献身祖国的铮铮誓言。革命前辈方志敏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英勇就义。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倾吐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李四光先生,在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匆忙赶回来,并声称“将自己的余生全部贡献给祖国!”通过课堂上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对祖国深深的爱恋之情,这也会增强后人的爱国之情。
二、增强他们的人文情怀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告知,要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现如今随着外国文化流入中国,而中国的学生对此却照单全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持有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这一点鲁迅老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教导过我们。学习历史课本时,书本中会对我们的人文素养进行教导。人文品质是美丽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它是一种爱心,当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最真诚的帮助。2004年的5.12大地震突如其来,顷刻间,房屋倒塌,地面更是被撕得四分五裂—满目所见,一个个废墟,一幕幕,惨不忍睹。孩子的啼哭声、大人的叫喊声、救援工作者的声音响彻在地震灾区,场面让人十分寒心。灾难无情,但是人间有情,地震发生以后,许多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纷纷来到灾区,为灾区的群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有的为了捐款甚至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伍,医护人员为了照看病人,几天几夜都不能合眼,搜救的官兵为了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没日没夜的在地震一线抢救受伤的人民群众,什么是爱?这就是大爱无疆,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洒满人间。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人文情怀是何等的重要!高中历史课堂是传授人文知识的好地方,帮助青年一代成为有道德素养的优秀青年。
三、创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任务。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更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构建和谐校园。历史课本中向我们提出如下要求:1.我们要有团结的意识。毛泽东说过“团结就是力量。”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而群体是一个人的组成。因此说,社会是和谐的基础,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和谐。要注意团结,尊重同学,理解同学,帮助同学,待人真诚、为人守信等。2.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孟尝君“合浦还珠”的故事,讲的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我们人类的发展不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要与地球和谐相处,我们才可以活的更加长久。高中历史教材对当今青年的感恩教育介绍颇多,我们应该立足于课本,好好学习,在课堂上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优良文化发扬光大,努力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工程管理论文增强自我的感恩意识,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作者:魏金琥 单位:甘肃永昌县一中
相关专题:期刊发表 西部资源期刊是核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