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证券投资学的教法方法

一、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教学艺术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目前,各高校“证券投资学”教师多从非师范类的金融、财务、会计等专业毕业,缺乏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多数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要求相对较多,使得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研究中重科研轻教研。很多学校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等培训较少。很多教师虽具备精深的专业造诣,但由于缺乏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掌握,忽视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更难谈得上教学艺术。一些教师在证券投资上缺乏实践锻炼,对证券公司等金融业实务接触不多,致使教学与实践相脱离。

2.忽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

一些教师只重视“证券投资学”教材内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讲授“证券投资学”课程之初,没有很好地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此门课的意义;在授课过程中亦不能对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良好结合进行引导,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考试前突击重点,应付考试,学习实际效果较差。

3.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些教师认为专业课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没有义务也没有可能(因课时限制等)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培养,非一门专业课能解决,更应由学生通过自我修炼或“德育课程”来解决。

4.忽视对学生进行证券投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研究表明,从众心理、暴富心理、赌博心理和嫉妒心理等不良心理因素是导致证券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实践性应用型的金融或财务管理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投资理财人心理素质的合格人才。然而,目前一些“证券投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引导。

5.忽视考评机制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目前,“证券投资学”课程多采用期末闭卷笔试加平时成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期末闭卷笔试的分数在学生总成绩中占决定性比重,平时成绩的比重很小,而且多局限于出勤和课堂纪律。这样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应用理论于实践的水平,也很难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配合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证券投资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训练。

二、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见

1.重视教学方法和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师不仅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更应重视教学方法和艺术,加强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选择更适宜“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教学效果。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应看到自身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不足,虚心向师范专业特别是教育专业的教师请教,学习他们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点加以改进和应用。学校也应充分发挥教研室活动、讲课比赛、优秀教师观摩课等活动的积极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交流,使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实务要求,并加强实践锻炼,切实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重视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建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在《小学集注》中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建立起由学习的目的观、学习价值观和学习兴趣构成的动力系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例如,通过分析“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对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学生个人和家庭证券投资理财的实用性、缺乏“证券投资学”理论知识而盲目进行证券投资的高风险性等,使学生增强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重视多元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以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应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抽象和综合的证券投资理论,且能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并有针对性地增强金融、财务管理等从业人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例如,采取案例交流法,即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课堂演讲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各自进行案例分析再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在班级演讲小组观点,同学相互点评,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过这些环节,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锻炼,并提高其分析问题、语言表达、沟通合作等能力。还可以采用随机抽签设计法,如将不同投资者的基本信息、风险承受能力、收益要求、流动性要求写成字条,让学生抽签,根据所抽到的随机组合的投资者信息进行分析,为该类型的投资者推荐适合的证券或证券组合,并提出支持论据,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各种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投资组合的特点和适用性。情境性或抛锚式教学(situatedoranchoredinstruction)理论认为,如能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感受所学理论的运用,是让学生形成对该理论的意义建构最有效的方法。[3]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之中,比如让学生扮演证券公司的顾客和职员对证券开户流程、证券交易程序等进行提问和介绍,增强其对证券投资相关职业的了解和认同。通过请证券公司经理人等来校讲学、到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参观等,使学生对证券投资等工作的社会价值和职业发展前景更加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另外,小组作业、模拟操盘训练等教学方法,也都能促进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心理适应性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证券投资对从业人员的心理基本素质和特殊素质的要求,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和引导。例如,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明确良好心理素质对证券投资成功的重要性,并可通过分析那些投资失败的案例,让学生警惕证券投资失败的心理要因,比如赌博心态和暴富心理等。还可以通过讨论总结法,比如在学生进行操盘模拟训练后,积极讨论和总结各自操盘成败的心理诱因及所导致的行为和后果,使学生深刻反省自己心理素质的不足,在课程学习或未来工作中能加以警惕和避免。应创造机会并组织学生参加课堂演讲、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促进其独立思考,避免从众心理。

5.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增强考评机制与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对“证券投资学”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的选择和设计,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因此,在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下,考评机制应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应以能够检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在考核方式设计上,应打破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决定性比重的局面,增加对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考核的分值比例,设计由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构成的考核体系。例如,引入模拟操盘、课程作业、小组讨论、课程论文、平时出勤、课堂表现等考核成绩。期末考试也应多设计一些灵活甚至无标准答案的试题,避免出现学生仅凭考前突击、短期记忆就可拿高分的问题。例如,期末考试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半开卷的考核方式。首先,教师为学生做的考前总复习不应变为为考试划范围,而是可以允许学生在期末笔试中带一页手写的自己总结的重点,如概念、公式等。考试出题范围应覆盖全书,题目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这样的笔试既可以促进学生在期末复习时再次对全书重点进行梳理、总结,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总之,考核体系设计既应起到考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作用,又能反作用于整个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自身综合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作者:赵域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证券投资学的教法方法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76955.html

    相关专题:创造性思维方法 皖南医学院成教院


    上一篇:模糊约束证券投资论文
    下一篇: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