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教改背景下临床医学工作思考

一、以“综合”的观念认识认证的背景

1.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规模扩大情况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面临了新困难。临床医学专业的扩招主要由地方大学承担,扩招的程度几乎损伤了医学教育的精英性。扩招必然导致资源短缺,使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面临新困难。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宏观背景下,各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保障质量,但效果到底如何,需要自己回顾检视办学条件和培养质量,也更需要借助专业组织来帮助了解、分析和判断,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精准发力,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医学教育本身在改革中发展,改革探索很活跃,改革实践很丰富。1910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致卡内基基金会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即Flexner报告,开启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体系改革[2];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教学,推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2010年12月,20位世界医学教育顶尖专家在《柳叶刀》杂志发表《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将医学教育改革带入以教育卫生大系统为中心的统筹教育设计、确立岗位胜任能力的新时代[3]。100年来,医学教育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各学校都在积极推进改革,但推进的程度如何,处于哪一阶段,效果怎样,同样需要内外结合,以此来了解、分析和判断。

3.社会期待发生变化,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医患的紧张关系加剧,社会期待着医生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和包括医德在内的人文素质水平都能提高到令人崇敬、令人放心的程度。为此,医生到底怎么培养,学校教育、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连续体是否科学管用,学校教育阶段怎样定位,如何安排与定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与后续阶段如何衔接,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和回答。各学校为适应社会期待的变化,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也试图给出好的回答,各种做法不断推出,但效果如何,方向是否正确,同样需要了解、分析和判断。专业认证通过评估来检查学校开设的专业性教学计划或者专业是否符合预设的合格标准;认证实施的主体由相关专业协会组织或机构会同该专业领域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担任。由于专业认证的内涵决定了认证恰好能够发挥检视、诊断和推动持续改进的作用,因此,在上述背景下,政府推动、学校愿意、师生配合、社会欢迎,专业认证便作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始广泛运用起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当然如此。

二、从“综合”的角度认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1.认证目的。依据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标准,对学校专业教育进行全面客观的“诊断”,认真查找不足,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因此,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结论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通过和不予通过之分,在通过中又区分有效期限的长短,长则6~8年,短则3~4年,用意是促进持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认证意义。这有利于完善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各方利益的有效实现,有利于促进专业教育国际化。

三、用“综合”的思路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1.认证指标是综合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指标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4个二级指标。10个一级指标是:宗旨和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改革与发展[4]。这些指标涉及政府、学校、教师、学生、校友等多元主体,涉及目标、模式、体系、方式、方法、条件、结果等专业教育全过程,涉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空。2.认证方式是综合的。专业认证由教育部根据一套明确的标准和程序对学校的某一专业进行审查和评价。以学校提交《自评报告》为起点,专家组开始进入审查和评价程序。专家对照《标准》逐项审查,对学校形成一个总体判断,并明确自评报告中存在的模糊点。以此为基础,专家组进校现场考察。其形式包括:听取院长的专业认证报告,召开多种类型的座谈会,与各个层面尤其是基层人员交流交谈,走访和观摩一些教学活动,察看图书馆、学生宿舍、教学与科研设施,与学校领导交换意见,提出建议。

3.认证准备更是综合的。专业认证注重办学宗旨、目标和教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法、管理体制等是否达到标准。形成性评价多于终结性评价。因此,学校在准备专业认证时,应以“综合”的思路,用“综合”的措施,争取“综合”的效果。

4.参与主体必须多元。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准备以学院为主,专业所在学院的领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必须参与;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尤其是教务、学工、招生就业、人力资源、图书信息、科技、高教研究等部门都要提供论证、数据、资料等支持;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校友、第三方评价机构、学生家长等都要涉及其中,发挥参与管理、方案论证、教育评价等作用。

5.准备方式应当多样。准备工作的方式主要有:①清理、汇集,即对做过的事情进行清理、梳理、整理、汇集、汇总、统计有关证据资料,适应查、看需要。②总结、归纳,即对理念、思路、措施、效果进行理性的总结和归纳,形成规范的表述和文本,适应座谈和询问需要。③分析、判断,即根据专业教育有关要求和发展趋势,对形成的做法、办法、方案等进行分析,从是否规范、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等方面做出基本判断。④改进、加强,即对存在的不足、弱项进行改进和加强,提出目标、措施和方案,明确实施进度要求。⑤宣讲、知晓,即将有关需要师生知晓的内容汇编,在适当范围、用适当形式进行宣讲,促使有关人员了解和理解,学校本部和教学基地都要组织宣讲。

6.成果预期力求多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重在过程,通过认证应当在多个方面取得预期成果:(1)办学定位更加明确恰当。专业教育的定位要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专业的职业行业属性特点相适应,与自身的优势特色相适应,共性上符合规律,个性上体现特色。(2)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简单讲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的总和。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导作用[5]。简练地表述培养模式不太容易,一般用几句话加以表达,而仅仅用3+2或2+3来表述培养模式是不够准确的。课程体系往往用“平台”、“模块”、“环节”、“比例”来归纳。没有教师开不出课程,有了教师未必就要开出课程。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是专业认证的重点所在。(3)教学方式方法更加有效。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但是传统的未必都要改变,新与旧并不意味着好与差,关键是要看是否有效管用。课堂还是教学的主场所,黑板还得要用,多媒体、仿真、模拟、网络等现代的手段、方式、方法、条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方式方法。(4)办学条件更加充裕。教师队伍是关键条件,虽然不提倡计算专业的师生比,但是根据课程列出教师清单更能直接看出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能力。教学场所与环境、仪器设备、图书、网络等物质条件具有基础作用。师资和物质条件关系到招生规模是否合理,关系到“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原则和理念能否实现,甚至关系到教学能否正常运行,实在不可忽视。(5)人才培养质量更加切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不宜简单用好、差、高、低来表述,而应该用切合度来表达,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国家制定的最低标准,是否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应职业或行业需要,这些才是衡量培养质量的要素。就业率、考研率、学科性竞赛成绩、杰出校友比例等指标不能全面说明培养质量问题,但目前还是常用的引用指标。在“综合改革”要求的统领酒店管理论文下,部署、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各项准备工作,方能事半功倍,真正达到保障人培养质量的终极目的。

作者:张新华 单位:南华大学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教改背景下临床医学工作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72336.html

    相关专题: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 有线电视技术


    上一篇:电力系统高压电气试验的重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