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特征匹配检测技术
特征匹配的检测技术可对已知的蠕虫检测,对蠕虫的重点特征进行检测,并根据特征生成一个规则库,将采集获取的网络数据包与规则库中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匹配,从而获悉蠕虫的攻击。通过特征匹配的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工作流程,首先,要通过系统平台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必要的获取,并对每一个数据包进行仔细的检查,尽最大努力寻找出攻击特征;其次,如果发现与攻击特征长度一致的字节,就要及时从数据包首部取出来,并将这两组字节的特征进行比较,只要对比的结果是一致的,就代表检测到一个攻击,若结果不同,就从网络数据包的下个字节处再重新对比,直到将网络上的数据包匹配完毕,或找到攻击;检测结束后,要对每一个攻击特征进行重新匹配比较,保证每一个攻击特征都进行匹配。
2协议分析的检测技术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例如:TCP/IP协议,网络协议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协议就是对网络数据进行协议分析,采用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就可以获得数据包的所有协议的内容。对于协议分析而言,其具体流程是获取、过滤数据包及具体协议分析,单一的检测方法还不能满足检测所有蠕虫的需要,因此,需要研究多种技术协同检测蠕虫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检测到蠕虫的攻击。融合传统特征匹配的优势,与协议分析技术共同工作去检测蠕虫,发现蠕虫后作出响应,并阻止蠕虫攻击。这个过程就是分析引擎对整个数据包进行协议分析,利用特征匹配对数据包进行检测、分析,最后发现攻击,这是检测蠕虫的核心部分,其详细的流程是:将数据报截获,并送至协议命令解析的模块,对各层的协议进行判断,将数据包的数据部分进行解析,并借助于系统的规则库,进行相应的匹配,从而判断数据是否存在入侵的嫌疑,最后通过响应系统作出处理响应。
3概率检测技术
对未知代码的蠕虫病毒检测有实时的自动检测和事后的分析两种方法。实时自动检测就是实时监测流量,进而发现蠕虫的攻击,这种检测技术可以在早期发现蠕虫攻击,能提供及时的信息数据,有利于制定解决方案;事后分析即管理人员发现网络存在异常现象之后,去研究网络数据包,进而找到蠕虫病毒的特征码,放在特征库,此种方法的使用虽然便于以后的检测,但却无法规避大部分计算机受到感染的事实。就目前而言,基于概率检测蠕虫的最佳方法是贝叶斯检测法,此法能在误报率和检测率之间找到阙值平衡点,对于检测蠕虫病毒具有重要的作用。
4蜜罐技术检测法
蜜罐是一个安全资源,它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入侵者探测和攻击。蜜罐即设置一台有着多种漏洞的计算机,并连接到网络,管理员对这台计算机身上的漏洞一清二楚,一旦有网络入侵,蜜罐就会将入侵的过程记录下来,便于网络管理员分析问题。蜜罐可运用在检测、阻止攻击、捕获及分析攻击等方面,当蠕虫攻击时,蜜罐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内网上对蠕虫进行识别和分析,提供蠕虫的特征。
5结语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对蠕虫病毒进行了研究,并分析计算机蠕虫的检测技术,无论是对于已知的蠕虫,还是未知的蠕虫,都有其相应的检测技术,检测技术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但仍需不断探索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计算机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作者:廖明辉
第二篇
1.重理论轻操作,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个课程体系是由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构成。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本教授与试卷考查,对于上机操作进行文字输入、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考查力度明显不够。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将教材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忽略了计算机本身的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教条化、抽象化的影响。在上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操作次数少,打字速度缓慢,文字排版、数据处理等常用技巧操作不熟练,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期待,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增强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理念已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高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计算机word、excel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有利于理解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适应并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提供必要准备。
2.2关注学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直接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情况。在日常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入挖掘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的实用性、伸展性以及教法的新颖性,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选择,从源头上保障教材质量,以适应计算机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容;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保障课时的前提下,加强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操作的结合,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实用性技术;针对初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不断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和兴趣动机,保持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新鲜感,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鼓励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大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多媒体开展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生吸收知识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充分展现出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级实践操作阶段,计算机教师少讲多练,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各种各样富有情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初中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丰富充实初中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家长、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学校应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方面资金投资力度,教师应重视自身知识结构优化,形成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熟练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李滋绪
第三篇
1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
本文提出的机务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实质上就是以实物图纸档案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将这些档案转换成为电子图档,针对电子图档构建管理系统,以此来实现设计底图、CAD图档的计算机化管理。系统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如下:构建一个完善的图档数据库,实现机务图档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构建以企业局域网为载体、以数据库为核心的机务图档管理系统,借此来提高图档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数据库的管理方式,为机务图档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2构建系统的关键技术
机务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具体技术如下:(1)网络技术。该系统依靠于局域网运行,使数据信息能够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共享,所以要求网络始终处于安全、正常使用状态,网络建设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2)CAD技术。该系统的建立与CAD技术有着紧密联系,作为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掌握CAD技术,能够对产品数据进行维护。(3)档案管理技术。系统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档案管理方法,能够对原始资料进行合理分类、编目,为组建图档数据库奠定基础。(4)数据库技术。机务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要选择一个具备可靠性和便捷性的数据库系统,对系统管理人员进行权限控制,禁止非授权人员操作该系统,以确保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
3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1)机务图档归档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其能够为机务图档和相关档案以及各种数据文件提供增减、修改和查询操作,(2)目录配置模块。其主要负责实现各种基础数据信息的录入,通过该模块能够是数据环境的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其还可以实现相关档案文件的配置,例如,建立目录结构,可以将相关的机务数据很方便地组织到系统的数据库当中。(3)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实现图档和文档信息的精确查询,能够使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到所需的文件资料。(4)数据库配置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各种图像、文本以及文件数据的网络存储。
4系统安全性技术措施
系统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中的信息不被非法盗取、破坏、泄露等。一直以来,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尤其当系统数据库存放大量数据且需要实现多用户共享时,系统安全性问题就更为严峻。目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包括用户标识与鉴定、密码存储、存取控制、日志监视、视图保护等方式。在机务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中,主要采取用户登录验证和视图保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由于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中存储着所有数据信息,为了避免发生非法调用、泄露、篡改数据信息的情况,必须做好系统的安全保存和保密工作,防止发生不可挽救的损失。特别对于图形数据而言,用户不希望所有人都能访问到该类保密性数据,为此,应当根据管理人员或使用人员的具体情况授予相应的权限,通过建立用户级安全机制,实现对不同访问对象权限的差别化控制。用户级安全机制需要设置一个数据库文件,在数据库文件中放入不同权限的密码,设定程序可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使其具备密码更改功能。因MDB文件易被网络攻击者打开,所以还应当运用Access对MDB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非法用户利用磁盘编辑工具查看图形数据。在用户登录验证方面,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主要采取用户标识与验证的方式对系统最外层实施安全保护,即用户在进入系统之前必须向系统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待系统对用户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之后,在开放相应的使用权限。
5系统测试
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在完成整个系统设计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其中较为重要的测试项目为程序代码检查和可靠性测试。(1)程序代码检查。对于管理系统而言,一旦程序代码出错,便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在系统设计完毕后,进行程序代码检查。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编写或是更改程序的时间、功能及调用关系等等;变量及函数全部应当符合统一的命名规则;在程序当中所有不同的功能均应当有详细的说明。(2)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容错测试,如异常数据容错、非法键容错等;②残留文件检查。当退出相关程序之后,本地服务器的相关目录当中不应当留有无用的文件;③程序负作用检查。当退出被测试程序之后,系统应当能够自行恢复到测试前的状态,而且不应当对其它程序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6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机务维护工作量的不断增大,相关的图纸和档案势必会越来越多,为了便于提高图档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有必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机务计算机图档管理系统,借此来实现纸质图档的电子化管理,这不但有助于重要图档的保存,而且还能为机务维护和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
作者:董泽国 单位: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
第四篇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开展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1.实验课堂前期准备课程教学的修改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笔者所在学校创建的特色校本课程与科技创新制作有关,笔者开展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特意组建了计算机维护教学实验室。那些淘汰的办公旧电脑和购置的双绞线、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及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及压线钳、螺丝刀等维修工具充实了实验器材,当然教师也应该着重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以防突发事件发生。
2.实验课堂组织模式传统的信息技术上机课,是在机房采取讲练结合、实时辅导的形式要求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再练习、再巩固,或者结合所学软件知识,制作相关创作作品。教学评价以学生的上机表现、完成的作业或提交的软件设计作品为主要参照。而计算机维修实验课则应该是具有较为严谨的实验流程,在教学中运用实验形成、发展和检验理论原理,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教学评价是通过实验的整个过程以结论的得出、实验报告的生成为主要参照的。例如,笔者在对近两年的高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家中有计算机能上网的学生不少了,可是拆开过机箱,见识过计算机各组件设备的却是寥寥可数。学生在书本上获得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只是明白各部件功能,在基础的计算机组装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手拆开主机箱,对应讲解计算机部件参数知识,拆卸安装主板、CPU、硬盘、内存、光驱等部件,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理解。尤其当学生安装不准确、部件接触不良导致出现一些故障时,教师可以及时针对故障给予现场指导。学生通过组装实验,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部件构成、功能参数和组装步骤,认识到组装电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注意点,能实际分析解决一些家庭计算机的小故障,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实验学生参与层次教师开展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程度及有效参与度。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软硬件更新换代快,维护技术也在时时更新。计算机维护技术是很繁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只需掌握常见的维护应用技能就可以了,对于一些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适当进一步培养。笔者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学生社团建设,为参与的学生设计了三个不同级别层次的计算机维护实验课程:即面向全体学生层次的信息技术课堂必修实验课程、面向感兴趣选修学生层次的校本课程选修实验课程、面向特长学生层次的学生电脑技工社团培训课程。
4.实验教学内容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简单动手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的能力,对实验内容的设计从学生参与的三个不同层次着手。信息技术课堂必修实验课程包括计算机硬件组装、清理机箱内部灰尘、开机不能启动计算机的简单判断、常见上网故障排除、360等第三方安全软件的使用、双机互连等;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选修实验课程包括多机组局域网、模拟家庭多终端组无线网、系统优化整理等;学生电脑技工社团培训课程包括双绞线制作、教室多媒体设备常见故障维护、系统维护重装等。
二、开展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的实践效果
在学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推动下,笔者的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实践也积极开展起来,经过近一个学年的实践,学生们普遍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感受到了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带来的益处。计算机维护实验教学实践开展后,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分享了第一次拆开机箱的好奇,在实验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学习相关维护技能;有的学生回家利用所学技能解决了家中计算机存在的故障。主题维护QQ群更是师生互动交流计算机维护经验的良好平台。电脑技工社团成员也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好帮手,能及时帮助教师判断甚至解决一些简单常见的校园办公计算机及教室多媒体设备故障,提高了学校的设备维护工作效率。该社团正准备以学校志愿者小队形式参与网格文化进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计算机维护服务。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各种安全故障问题也会日渐突出,计算机维护技能将是计算机使用者的信息素养必备能力之一。高中学生掌握计算机维护技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维护技能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作者:施仁忠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
第五篇
1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课程的主要表现
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强调思维与科技的同步执行,信息技术作为人脑的即时反映将创意信息同步表现出来,这不仅节省了时间耗费,在教学效果上也更加优质与高效。当前高职艺术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课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现代艺术设计中的网页设计
当前艺术设计中常用的网页设计软件主要有Flash、Fireworks和Dreamweaver等。Flash是一种常见的动画制作软件,这在当前高职网页设计教学中被广泛应用。Fireworks的处理对象是类似jpg或是gif格式的动态图片。而Dreamweaver则是致力于动态网站的研究与开发。可见,计算机技术与网页设计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对艺术设计本身也有着深远影响。
1.2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工业造型设计
工业造型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种类之一,对于设计环节的实用性及审美性原则有着严格规定。在对产品功能及经济价值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也不应忽视其美观一面的呈现,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工业造型设计的基本组成要素。计算机辅助下的工业造型设计独具优越性特征,它能够在模拟演示的过程中提升工业造型设计的整体效果。CAD软件是工业造型设计中常见的系统软件,一些复杂的工业造型设计效果皆是出自于CAD软件的辅助实施。
1.3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也是高职艺术设计课程实施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常见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主要有Photoshop、Indesign等,平面设计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简单易学,画面效果真实自然,这极大地提升了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平面设计软件中,实现了对图像的编辑与合成,加之画面调色的特殊效果,最终的设计作品必能令人赞叹不已。
1.4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影视动画设计
计算机技术与影视动画设计的结合对于传统动画产业产生了重大冲击,随着当前三维动画市场的迅速崛起,影响动画的设计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类似3DMAX、Maya这样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给设计者提供了足够广阔的创意施展空间。计算机技术与影视动画设计的结合还表现在电影特技效果的教学演示环节当中,模拟真实效果的呈现无疑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1.5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建筑装潢设计
高职建筑装潢设计教学环节中也体现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cg技术及三维技术的发展推动下,3DMAX设计软件普遍用于建筑装潢设计的教学过程之中,极大地提升了艺术教学的实施效果。建筑物的立体化演示过程让学生明确了建筑装潢设计的实施要点,同时也使得建筑装潢设计中的功能操作环节得到了明显简化。
2计算机技术辅助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趋势与展望
艺术设计课程讲授对于学生整体画面感的掌控要求极高,而这一执行过程显然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在软件操作系统的辅助下学生能够理解艺术制图的技术核心,从而优化自身的作品设计。由此可见,高职艺术设计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已然成为专业艺术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对高职艺术学科教学势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时代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课程教育必然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关联,甚至成为艺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由此推断,后期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必将迎来更为智能化的发展时期,同时这也势必将引导艺术设计迈向更加简洁化的发展空间。艺术设计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从虚拟系统构建到真实图像呈现无不凸显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的发展优势,在虚拟空间中改善现实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这一服务职能的体现必将在未来的艺术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3结语
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在高校教学环节中得到普及,信息化教学模式日渐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以艺术设计课程为例,计算机技术的在教学中的体现随处可见,无论是其中的课堂教学环节还是实践训练环节都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提升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计算机技术辅助艺术设计教学绝非仅仅是一种动态画面的呈现过程,而是从根本上实现了艺术设计教育的自动化,提高了整体教学效率,是学科融合作用下对教学实施效果的显著提升。
作者:刘晓妮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
1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的重要作用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企业办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准确、及时的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只有准确、快速的获取市场信息,企业才能掌握先机,及时做出反应,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办公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处理和收集的重要载体,在办公自动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办公自动化采用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多种办公设备,快速、全面、广泛的使用、存储、加工、整理和收集各种信息资源,构建企业内部的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提高办公效率。
2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2.1计算机技术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多种软件资源和硬件设备在日常工作中,办公自动化主要负责信息检索、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以及文字编辑等业务,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使用计算机,因此无论是计算机硬件设备,还是多种计算机软件系统都是办公自动化的关键设备。办公自动化的软件资源主要包括专用软件、通用软件、支持软件和系统软件等。办公自动化的专用软件主要包括设备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通用软件主要包括图形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等;支持软件如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如Access、SQLserver2008等;系统软件主要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
2.2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的文档管理在办公文档管理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平台上完成文件的批复和审阅,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工作的实际要求设置工作流程,对于文档的操作人、操作时间、修改痕迹以及批阅痕迹等都可以进行保留。工作人员在收到公文时,首先在文档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然后将文档发送给拟办人和承办人,最后将文档进行保存归档。文件归档之后,可以根据文档的机密、秘密和绝密等级进行查询,由文档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设置不同用户的查询权限。在这个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收发文控制,按照不同的权限和等级,使用、共享和保存各种信息、知识以及文件。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用电子化文档代替传统的纸质文档,构建专门的文件管理数据库,提高了文档的保存和管理水平。
2.3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信息平台很多企业都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用于信息交流和信息发布的信息平台,例如电子刊物、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等,在信息平台上企业可以及时公布公告事项、技术交流、规章制度等,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企业的动态变化。利用企业的信息平台,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所有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查询,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查询,在企业内部共享多种信息资源,同时在信息平台向社会共享一些重要信息,如企业的文化内涵、形象宣传、政务公开等。
2.4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在办公自动化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时的监控和跟踪整个办公流程,协调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工作内容,提高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办公效率。每个企业都有很多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汇报、请示、审批、沈发文以及处理等,这些工作的流程多是固定的,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减少人为失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在企业系统平台上自主设置用餐管理、用章管理、接待日程、领导日程等内容,结合日常的办公事务如图书管理、物品管理、车辆管理、会议管理等,实现自动化的事务管理工作。
3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而且提高了办公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人们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随着现代化可续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将在办公自动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芹娥
第七篇
1我国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定点的片面性
如今我国的远程教育规模虽然有着极大的增长,但我们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位仍然较为片面。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到,远程教育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各大型高校,并没有做到发达国家从大学到企业、资源组织和公司都参与进来的教育全民化,这显然违背了我国以提高全社会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方针。因此,在远程教育中,我们应当提高远程教育的接受面,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不同年龄文化层的人加入远程教育中来。
1.2教师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远程教育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也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学习形式。教师受以往教学习惯的制约,难以在短时间内尽快转变教学思维,难以迅速掌握新的技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推进网络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教师技术水平的培养,通过再培训,理论考试,技术服务和教学评比等方式推进教师观念和技术水平上的提高与进步,真正做到教师水平与学生远程教育的发展相适应。
1.3资源的匮乏与重复建设
我国的远程教育处于新兴阶段,虽然在各方面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在远程教育资源的配备上仍然有所不足,真正适合学生适用的网络资源较少,不利于学生远程教育学习中的资料查找工作,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难以真正的推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2多媒体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2.1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一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多媒体呢?通俗一点来说,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图像、文本、声音、动画融为一体的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在多个技术领域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本文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2.2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多媒体”和“网络”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多媒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性、可控性和非线性特点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也给远程教育赋予的新的发展机会。
2.2.1丰富了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单调的文本类、静态化的图像和学习资料制作成集合有图、文、声、像功能的精美软件(也称课件)传递到网络平台,供学生们进行下载。这种课件作为远程教育中的教材能够为各学科的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环境,使得受教育者全方位的、多维立体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感受到逼真的、生动的课堂教学的视听氛围,又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及时间安排上的随意性,使得学生易于接受,提高了教学效率,极大的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发展。
2.2.2教学模式的改变。多媒体技术推动了远程教学的网络化,而网络化的远程教育最大特点即是范围与时间的不受限。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以往定点、定时的呆板固定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不受地域的限制,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指导;使得学生不再拘束于定点的时间,可以在自身精力充沛的条件下、时间安排合理的条件下接受教学,便于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生活与学习的平衡管理,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理念。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具体有两类:一类为实时教学模式,即学生与老师在网络的两端同时进行网络教育活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自我学习,又可通过远程会议、论坛进行即时的交流活动,更方便教师接受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以便及时给出教学建议,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另一类即为离线教学模式,此种方式主要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文件传输来完成。教师将学习资料上传而学生可以在方便的时间进行下载学习。此种模式更加注重给予学生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但是相对来说教学效果的反馈则不太即时。
3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
从这份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与不足,而这些问题集中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性方面,可见,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智能化的方面已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在交互性方面,计算机网络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则略逊一筹。因此,在未来的多媒体技术下的计算机远程教育应当加强对于交互式教学的开发应用,以真正提升脱离空间、时间教学模式的交互式教学效果,从而推进远程教育的新发展。
作者:刘翌龙 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雅安分校
第八篇
1备份的时间
笔者认为,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时间可以分成2类:(1)不定期备份数据。它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库里面储存的相关数据信息的变化实施备份工作,假如计算机数据库在对数据删改或者需要建立新的数据之前则要有效地将数据信息进行备份,例如,如果需要对Alter、Database与Delete等数据发出删改命令的时候就应该事先对数据进行备份。(2)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的原则是按照日常工作的要求,科学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备份时间,防止由于过于频繁操作而浪费大量的精力与资金,甚至体力。我们有时称定期备份为周期备份,假如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的更新周期比较短,而数据恢复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则就要适当地缩短数据备份的时间;假如计算机数据库中的额数据信息的更新周期比较长,而数据恢复相对容易的情况下,则可以相应地适当延长数据备份的时间。
2恢复的技术
2.1恢复的方法
计算机数据库恢复的方法为:(1)把计算机数据库里面的数据资料使用转移的方法,将这些数据转移到另一个存储器中或者新的事务日志当中,同时注意对计算机数据库之恢复应确保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来说每日要把数据库的数据资料进行有效的转移。(2)假如计算机数据库不小心遭受到了损坏,并且很难得到修复,则此时可以通过在另外一个磁盘内存储近期所拷贝的资料之方法,然后实行日志重新做命令以恢复原来的相关数据资料。针对破坏程度来说,假如仅仅是出现了计算机数据的错误而不是完全被损坏掉,则建议使用日志库当中的撤销命令来对原先中的相关数据来恢复。
2.2恢复的模式
计算机数据库的恢复模式有:(1)针对个别文件进行恢复的模式。此种恢复模式需要结合计算机网络数据备份才可以实施恢复工作,操作简便,它经过浏览数据之目录或备份即可找到用户需艺术类论文要的计算机数据文件,接着开启恢复这个功能则可使计算机系统软件自动地存储至其他设备当中,最后运用加载存储数据的方式的对需要的数据文件给予恢复。(2)重定向的恢复模式。此种恢复模式主要特征是,一个是具有选择性,另一个是具有比较强的灵活性,其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恢复计算机数据库,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恢复个别的文件。(3)邮件和数据库的恢复模式。此种恢复模式之操作要求比较严格,需要操作人员能够娴熟地操作各种软件,具备比较高的操作水平。不过,在恢复邮件及数据库过程中,需要备份数据,当数据进入到系统中,需要操作人员做好维护与管理,确保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料能够恢复完整。(4)全盘恢复的模式。当计算机数据库不小心受到意外损坏时,大部分是运用这种模式来恢复数据,例如一些自然灾害致使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发生崩溃,或者资料不小心丢失时,则运用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恢复原来的数据信息。此模式操作简单,恢复有效,可以全面恢复数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度重视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数据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常见的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需要我们认真探究,结合实际,灵活使用这些技术,从而达到有效、安全、快捷地备份与恢复计算机数据库数据。
作者:孙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