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市家庭微型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背景
1.1绿化用地减少和空气质量下降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理想情况下城市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为30%~40%,而我国仅为5%;城市人均绿化面积需达到30~40m,而我国人均不满5m。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破亿,而在10年左右内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将接近60辆。车辆大量增加必然导致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空气质量会严重下降。
1.2食品需求旺盛与能源耗费增加
由于人口集中,食品需求总量必然大量增加。现代的社会分工制使得农业种植专业化、集约化,食品供应地与需求地不一致,距离遥远。食品从供应地运往城市的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向下一级级分,送多次中转才能送达居民家庭。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中,如果信息传递不畅通还会造成重复运输等现象。随着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增加,能源耗费必然增加。
1.3建筑材料的室内污染严重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体现为楼房的快速扩建。绝大部分楼房自身的环境具有封闭性,空气流通不畅。装修选材中绝大部分都会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其他有害物质,在相对封闭的楼房环境中很难净化,这对都市居民将会产生大范围、长时间的伤害。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性。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实践,已在上海、武汉等城市成功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景观和生态效果。上海、北京、广州、杭州等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屋顶绿化的建设和普及推广工作,并取得初步效果。
2都市家庭微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1收入、年龄与职业自由度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收入、年龄与职业自由度等3个方面是实施微型农业意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一般而言,随着收入的增加,种植品种会呈现“绿蔬→绿蔬+盆景花卉→盆景花卉”的转变趋势。从经济角度考虑,低收入者往往会选择绿蔬;中等收入者会倾向于选择盆景花卉等装饰性绿植,但同时会保留绿蔬的种植;而对于高收入者,则会选择以室内装饰、提升品位为主要目的的绿色植物。普通都市居民的职业自由度与年龄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对家庭微型农业也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年轻的都市居民职业自由度相对较高,对绿植种植意愿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事业需要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家庭绿植的关注程度也会降低;中年过后,家庭、事业都将渐趋稳定,种植意愿会重新提高,并随着年龄增长趋于越来越高的水平。
2.2都市居民对家庭微型农业的认识
都市居民对于“都市家庭微型农业”这一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较为直观、全面的认识。从单个家庭来看,一般家庭只从事一些简单的花卉种植,认为家庭微型农业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并占用大面积室内外空间;对其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巨大作用持怀疑态度,同样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太认同。都市家庭农业作为一类特殊的农业生产活动,单个家庭的规模看似很小,但如果能够在城市家庭得到普及,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2.3配套服务与技术指导体系
目前从事都市家庭微型农业服务的企业、机构比较少,后续服务与技术指导跟不上。我国各大城市虽散布一些从事这方面的企业,但大多只是提供单一性专业服务,缺乏综合性,服务渠道少,信息不畅通。这些都对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推广普及产生不利影响。
3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推广模式
促进都市家庭农业的推广,需要具体的知识、技术、设备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都市家庭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便捷和完善的服务推广体系。1)高等院校、专家提供科研依托。高校和科研教学单位可通过科研与技术改进进行发明创造,提供适合推广的产品与技术,并形成“高等院校+企业+技术推广机构+居民”的科技产业化的模式。依靠专家的科研攻关成果和服务技术体系,可以进行新品种培育、实验、推广和产业化示范。一旦技术成熟,通过举办培训班、与涉农企业家磋商、现场展示等形式引导涉农企业家接受新成果,并使技术推广人员真正掌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借助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规模化推广。2)政府政策。一般的鼓励性政策有自身局限,长期实行需要有坚强的后盾,因而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还是必须的。目前,我国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政策和法规没有正式形成,应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在屋顶绿化方面,政府应制定鼓励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从规划开始就融入屋顶绿化的理念,可用类似《屋顶绿化规范》《都市家庭微型农业发展规范》等来指导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发展。3)企业投资经营。企业推广是以企业投资经营为主体,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提供都市家庭微型农业所需的植物品种、设施设备。同时构建服务体系,制定合理的推广策略,在一定区域内设立一定数量的销售与服务点。4)都市绿化协会与环保组织。可发挥这些组织的牵线搭桥作用,深入社区居民家庭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联合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企业等促成合作,构建联络与技术服务推广网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让企业推广进得去社区、进得去家庭,让都市家庭想发展家庭农业找得到设施设备、找得到服务技术。以区域服务推广中心为中心构建网络服务体系主要是实现三网合一,即“媒体网”“行政推动网”“智力技术网”。媒体网包括电视、收音机、报刊、杂志等,是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高速公路网。行政推动网是各级政府的现有管理网。智力技术网是由各类技术人员组成的智力技术网,其末端可直达居民家庭。通过三网及时更新家庭种植信息,可进行宣传教育,提供咨询指导与技术服务、踪服务指导等。构建完善的服务推广网络体系要以某一大城市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的几个小区居民作为试点群体,通过向试点小区提供样品进行展示和讲解宣传;聘请部分熟练居民担任本小区的技术顾问,对不熟悉家庭微型农业的居民提供帮助。在试点过程中,通过拍摄照片和视频方式记录下试点时的点点滴滴,并借助所在城市媒体进行公益广告宣传,让所在城市的居民有所了解。在试点小区取得良好效果后,最终达到扩散最大化的效果,使得众多小家庭环境的美化促进城市大环境的美化。
4都市家庭微型农业新技术
家庭微型农业的推广主要有2大难点,即空间问题和时间问题。随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2个难点正在得到逐步解决。一些新科研项目、技术与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结合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4.1立体设备与倒立种植
都市家庭一方面存在室内空间狭小、用地不足的局限,另一方面有些空间如阳台顶部、室内顶部等空间多半是处于未开发的闲置状态。在种植设备上,针对空间狭小设计出的立体架构设备由一单位空间向上纵向发展分成多个层面使得一单位面积可扩展出其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种植面积。在种植品种上,有些植物适合倒立种植,例如番茄。实验表明,倒立种植还可以增加其产量。另外,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发展将会引发新的种植技术变革。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作物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多年生长,如番茄、辣椒等。家庭微型农业的生产场所以室内和庭院为主,一年中环境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在小环境下容易对其进行控制,营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延长作物生命期、提高作物产量。一些技术人员正努力改造大型果树使其变成微型的适合盆栽的作物。“阳台果园”与“屋顶果园”正悄悄进入普通居民家。这些技术可以使得都市家庭农业发展的时空局限得到克服。
4.2都市家庭微型农业与生态建筑学相结合
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建筑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绿化协会与环保组织也正努力探寻建筑生态与绿化的结合。建筑物在设计初期就应该考虑好布局,设计出和谐的建筑物。这为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合理规划的条件。
4.3都市家庭微型农业与营养健康业相结合
人体健康与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关。某些微量元素的适当增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体质,预防多种疾病,如硒就是很好的防癌元素。可以将各种微量元素配在肥料或营养液中,经过蔬菜的过滤吸收,人再从蔬菜中获取营养,安全可靠,实现美味与健康并举。目前市场上已经医学论文代理涌现多个将健康服务与家庭微型农业紧密结合的企业,一方面积极研发新产品,另一方面积极促使其商业化,使研发成果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为都市家庭微型农业的发展增添新动力、创造新局面。
作者:徐穷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