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过去50多年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并从两个角度对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方法的影响作出了阐述。该研究表明商务英语一直以来有一个以直觉为导向的实践到以内容为基础教学的一个转变。通过专门用途英语和商务话语学习这两个视角的研究给商务英语下了一个实用的定义。在对这个新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商务英语教学的三方课程方法,它的目标是培养我们的商务技能而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技能或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综合法;三方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3-0156-02
引言
中国商务英语教学已经有超过6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材料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本文首先对中国商务英语教学作了一个历史性的概述,然后从专门用途英语和商务话语学习的视角下选择了一些商务文本进行评论。最后,本文提出在中国盛行的综合法,并在其引导下列出了一个三方课程来教商务英语。
一、专门用途英语和商务英语
ESP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系统的英语教学理论,专门用途英语在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它就大纲设计和教学材料设计与普通英语教学进行对比。例如:Munby在1978年把专门用途英语定义为“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都是建立在学习者的交际需求分析上的,而不是以教师或一些机构事先建立的他们所教普通英语的那样为导向的。”哈钦森和沃特世(2002):ESP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产品,ESP不是一种特殊语言或方法论,它也不是一种特殊的教材,它是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的语言学习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个定义让我们对ESP的定义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
二、语言作为语篇视角与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教学需要在商务情景下,英语的使用要以声音的一种形式呈现出来。McCarthyandCarter(2004)指出:当我们决定该教什么的时候,懂得语言是怎么工作的以及人们是怎么使用它,这是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它也是与心理学习,社会文化语境学习一起作为我们怎样教语言的一部分。Halliday(1978)对语域的解释也跟这相关。语域是用来把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使用下的语境联系到一起。语言选择与三个语境变量有关系———主题问题、人际关系和沟通的渠道。在跨文化交际中场合,当事人都是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人际关系理解有一个尺度。Marriott(1995)研究了澳大利亚人和日本人之间用英语进行的商务谈判。她发现有澳大利亚人抱怨日本人没有按照他所期待的礼貌方式来回应他的提议这样一种“不一致的异常行为”现象存在。这种异常源于日本人身份,他们是作为他们国家的公司海外代表以及所代表的文化不同。通过研究在香港由中国员工和西方侨民一起开的一个董事会的印象管理,Bilbow(1997)发现西方员工使用更多指令,而且以明确的指令形式。而中国员工选择更加迂回的说法。Bilbow认为这些差异是因为两个国家人的文化规范不同。对于中国人来说,为了爱面子,避免使用很直接的话语。其它研究也表明,商务活动各方不受他们文化规范的限制。在他们目标的驱使下,他们会相互调整。
三、综合法教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关注的是教授交际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或语言技能,这一点对商务英语课程的课程设计有重大的影响。实际上,中国的商务教学一直以来不是以形式或语言为导向的。尽管在最开始的阶段有可能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一直以来都有内容来支撑英语的表达。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不是一个服务行业。HutchinsonandWaters(2002)指出,ESP是大学英语系的商务英语课题的一个语言教育的独立形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商务英语的教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尝试,它需要研究三个重要的领域———主题知识、商务实践、语言技能,这些研究领域应该结合到一起。Bhatia(2002)提出了一个专业技能的概念———在一个特殊专业领域里的专业特长。Bhatia所说的专业技能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学科知识,专业实践还有语篇能力。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个三方课程:商务知识代表商务研究的一些课程,比如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金融和商业法基础。这些课程不像以内容为导向的语言教学法那样,包含着学科知识,或把学科知识当作发展语言技能的材料。相反,他们系统地看待学科知识,认为学科知识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是商务英语语义的一部分。此外,它们也可以作为让学生熟悉学科文化和目标话语区域知识的一部分,包括在研究领域内进行察觉、构建、质疑、和提出假设。商务实践课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专业领域内实现不同目标所需要的步骤、礼貌体系、策略以及手段。
它们组成了商务英语语义内容的另一部分。在国际商务、职业礼仪以及商务道德中的课程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课程包含了一些程序事实信息和对于商务实践的批判性意识,理想的授课方式包括讲课、研讨会以及计算机辅助学习。通过授课,学生学到一些基础知识。不同阶段的研讨让我们能够对于一些事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理解。定期的研讨会可以邀请一些商务领域的专家来通过介绍他们自己的经历来解释一些专业实践例子。商务话语,在组织商务英语课程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作用,这里也是语言和商界相互作用的地方。商务话语包括学习技能、商务技能、语言意识。这三个部分可以通过三种体裁和活动的设置来实现。学习技能以那些在商务研究中实际能够实践的为中心,比如会议、谈判、社交、打电话和回信。语言意识的设置就准确性和得体性而言,对文本进行分析来提高学生对商务环境中语言使用的能力。根据学科知识的普遍性和特异性或其涉及到的商务实践,可以对体裁进行等级排列。课程由三个相互依赖的模块组成:商务研究、商务实践、商务话语。结合到一起,前两个模块包含了商务英语的内容。与此同时,它们也被商务话语这个模块支撑着。商务话语可以相应的辅助图表中横轴和竖轴所表示的信息中体裁的设定。通过在三方框架内商务技能的三个部分的结合,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培养一种语言意识,这种语言意识能够让他们不仅知道商务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话语特点,他们同样也可以知道这些特点怎么跟人际关系以及交际目标联系到一起。学生们将可以熟悉商务实践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商务知识。这些实践和商务知识让他们能够表现得最像博识的专业人士一样。正如RonScollon和suzannewongscollon(2001)说的那样:通过过语言教育,他们可以扩大人际网,通过进入到商界,他们发现自己有不俗的表现。
四、结束语
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而且逐渐向研究型转变。商务英语作为在商务环境下使用的语言与它自己的主题、人际关系、媒介选择、沟通渠道一起代表着一个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领域,因此作为一个独立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值得我们关注。有了这样的理解,中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与其它地方类似情况一样,表现出了其必要性和活力。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商务英语的践行者因为他们的教学方法、发现学习者需求、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的教学理念而博得ESP的青睐。他们进一步研究商务专业人士工作场所的英语使用情况。把这些研究发现结合并运用到商务英语中,这样我们培养那些想学习商务技能的英语专业学生时会变得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Bargiela-Chiappini,F.,Harris,S.J.Managinglanguage:Thediscourseofcorporatemeetings[M].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7.
[2]Bhatia,V.K临床医学论文..Analysinggenre–Languageuseinprofessionalsettings[M].NewYork:Longman,1993.
作者:潘冬送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