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大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关系探微

一、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1.高校体育教育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体育教育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这主要因为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校体育教育基础上的。学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能够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学校的体育教育角度来说,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模式,学生运动锻炼的知识技能得到了强化,才能够更好地认知体育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学到运动的技能与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是提高广大学生身心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可以分成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教育三个阶段。与家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相比,学校体育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技巧,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转折点,因此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显得十分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教育通过系统全面的教育,让学生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能知识与方法技巧,促进了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2.终身体育思想促进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199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逐渐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在体育教育阶段,建立和完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意识的培养,是切实践行教育部提出终身体育要求的重要体现,而通过注重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体育教育事业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教育教学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加吻合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逐渐提高的同时,健康也成为了人们美好生活中更加注重的元素,体育运动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在全民健康理念的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教育的同时找到了方向,也就是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终身体育的主导思想的树立。因此,当前高校的体育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在体育锻炼技能和方法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观念和习惯。当高校的体育教育与社会中形成的终身体育逐渐结合的时候,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终身体育意识,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也就产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终身体育促进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培养和强化终身体育思想的途径

1.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与教育

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首先要从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出发,而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首先要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大体育意识的宣传与教育是培养学生参加课内外活动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途径,因此不容忽视。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学校可以从黑板报、橱窗、广播站、网站等多种阵地出发,提高学生对体育科目的认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视野,加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第二,学校可以从定期举办的各种体育知识讲座、各种运动竞赛活动出发,通过邀请家长、企业、社会中的人士参与,扩大学校体育运动的社会影响力。第三,学校可以通过体育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热情,鼓励学生对体育锻炼感兴趣。研究表明,体育对于人体的意义大小与个人需要、兴趣、个性倾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作用,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爱好者。

2.端正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需要从体育教学过程、方法上入手,而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首先前提是端正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并在体育教学中体现终身体育的思想,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目标的思想。首先,学校要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各要素提高的教学总体目标。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了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高校要从引导学生朝着自己喜欢和有优势的一两个项目锻炼中去,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和体育素养的提高,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其次,学校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注重健康生活、终身受益两个要素,促进体育教学呈现健康、娱乐、保健化,而不是纯粹的竞技化。例如,可以增加武术、气功、太极拳、游泳等生活性比较强的项目,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锻炼能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促进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彰显。最后,在体育教学方法上要注重针对性、时效性和时代性,而在教学评价方式方面要注重多样性和科学性,促进体育终身意识的逐渐形成。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方法是死板的演示和练习,评价方式也是死板的期末考试考核,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被磨灭,进而影响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内外结合、选必修结合、趣味与竞技结合的方式,而在教学评价方式中,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结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进而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基础。

3.优化高校体育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的是具体的教学设施、教学用具、教学场地等物质方面的客观环境,而软环境指的是学习氛围、教学气氛、组织管理环境等人文方面的主观环境。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环境因素,和谐的环境对于终身体育意识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不和谐的环境对终身体育意识起阻碍和制约作用。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首先,高校要以终身效益为立足点,改善体育设施、用具与场地等物质条件,为学生的体育运动营造一个和谐的物质环境。例如,通过对运动场馆、设施、装备等条件的改善,可以为高校的体育教学、运动经费、训练竞赛、群体活动等奠定基础,促进了学生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更好地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竞赛,这在无形中促进了高校体育运动良好氛围的产生,进而为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做好了铺垫。此外,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高校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积极解决高校体育物质环境的问题。其次,高校要以学生具有潜在性和自发性为标准,促进和谐教学气氛和运动气氛的形成。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保持教学激情,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建立开放互动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运动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找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在高校校园中举办各种运动比赛,成立运动兴趣小组,建立运动知识宣传平台,构建运动技巧方法交流平台等,促进学生在运动化气息比较浓厚的校园中形成运动的良好习惯,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正确意识。

作者:关浩 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关系探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56326.html

    相关专题:气相色谱仪 教学管理系统


    上一篇:平面设计中新媒体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