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进而造成了内审风险的持续性。另外,内部审计不能像外部审计那样,可以因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较大而拒绝承接业务。内部审计几乎不能主动选择审计项目且独立性相对较弱从而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虽然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并且具有持久性和特殊性,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降低或者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在分析梳理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之后,我们仍可以采用科学的审计程序、方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审队伍等方式来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将内审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对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建设速度远远没有跟上。通常认为,一个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在规范实务操作,提升实务工作的质量,降低相关风险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实务界的参照准则只有2003年审计署根据《审计法》编制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由此可见,因为缺少完善健全的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则,会导致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出现无法可依,无据可引的情况。在某些法律法规没涉及的空白领域,内审工作人员也必须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开展工作,从而导致即使面对同一项事项,不同的审计人员可能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进而干扰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我国目前的缺乏完善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会在一定程度诱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企业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是关系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只有赋予内审机构充分的职权并保障其高度的独立性才能使内部审计发挥出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作用。通常在现代企业制度更为完善的西方国家,企业的审计委员会通常隶属于董事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样的组织架构能够更好的保障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从而使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经营管理的漏洞等功能。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中,企业审计委员会的隶属机构则出现了多元化。例如不少企业的审计委员会由纪委部门管理或者隶属于企业财务部,而内审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企业占比仍然不高,而且大多是治理结构更为完善的上市公司。这样的管理模式就普遍导致了企业内审机构的独立性难以保障,监督评价等职权受到限制,从而进一步诱发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不规范

内部审计不同于企业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以改善组织运营和提升企业价值为目的的审计活动。其内容不仅包括对财务报告的公允进行评价,而且还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和发现运营管理的漏洞。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更为严格。但目前在实践中内审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普遍没有严格遵守程序规范,仅仅依靠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获取审计证据,从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多数企业的内审人员运用的审计方法也不能适应现代审计规范的要求。目前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向导,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组织架构、内部控制等因素,分析梳理出企业可能的风险点进而分配审计资源。但目前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讲,其内部审计仍然停留在账项审计的层面,仅仅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例如审计人员在抽查样本时主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没有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从而影响了审计结论,增大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企业的生产经营归根到底依赖于员工个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内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由于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导致内部审计对于内审人员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仍然较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内审工作的需求。首先是因为企业往往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招纳的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且缺乏有效的后续教育,导致内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有限。企业中的审计委员会的话语权较低,缺乏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有效职权,进而影响内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从组织架构上讲,我国多数企业的审计委员会隶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缺少专职的人员任职,相互借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缺乏一个稳定成熟的团队,就造成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无法保证,增大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内部审计法律建设

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对于加强我国的内部审计建设,提升我国的内部审计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立一个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体系。此举一方面可以在法律层面强化内审机构在企业中的独立性,确定内审机构的职能权限、人员架构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实务界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指引和规范,保证企业内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加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是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进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首先要从内部治理结构上保证审计委员会的高级别及充分的自主权,审计会的委员设立应当参照西方成熟的公司制度,内审机构隶属于公司董事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这种直接隶属董事会的组织架构可以保障审计委员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干扰,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即自主的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完成审计报告,以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应当保证内审人员的充分独立性。审计委员会应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组成,保证内审人员有足够的话语权。在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时,还应当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回避等制度,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能够保持应有的公正和客观,保证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能够符合相关审计制度和规范的要求,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了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三)改进内部审计模式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是影响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要求。企业应当选择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它包括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采用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细节测试等方法发现并规避企业的潜在风险点。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基础,集合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内部控制、治理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对企业的整体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并将企业的潜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风险导向审计是将审计风险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的一种审计模式,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并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因为风险导向审计整个过程是以发现并控制风险为目的,能够较好的处理应对企业在完成战略目标过程之中的各种风险,所以这种审计模式已经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的内部审计整体水平,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企业应当尽快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

(四)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培养大批高级的专业人才对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提升企业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树立企业管理层对于审计委员会职能的正确认识。企业管理层充分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审计委员会在企业中的地位,是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另外,企业应当在内审工作人员的招聘上实施一定的准入门槛,以保证内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内审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鼓励学习现代审计理论和方法等,从而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工作中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方式以保障内审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应当强调内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并且针对审计过失等实施有效的问责机制。另一方面,企业的内审工作人员也应认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了解新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审工作团队,从而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提供了基础。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为复杂的外界环境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内部审计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如何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已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自我约束机制,起到了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包括国家缺乏相应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等客观原因,也包括企业的内审工作队伍素质不足等主观原因。因此,我们在分析梳理外界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后,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防范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从而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者: 金星 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55340.html

    相关专题:课程教材教法 宜春学院学报


    上一篇:经济学与新伦理学贡献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