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私家园林作用于文学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以园林所属者为依据的分类中,除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外,还有类属于于私人所有的私家园林。由于一部分贵族、商贾、士大夫多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并感于仕途商海沉浮,渴望归隐山林、以示高雅。私家园林正可以满足其需要,即“隐于市”的人生追求。江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为文人私家园林筑建的高密度地区,文人私家园林到明清后期达到顶峰,集中在苏州、扬州、杭州、南京等地区。私家园林与文学同属审美艺术范畴,都是模仿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品,文人私家园林具有不同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特点。而其与文学的关联性也具有独特的一面。私家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而身为文人的造园者则与园林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私家园林史上的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兴起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极于明清。在中国古代文化这一领域里,文人士大夫对园林情有独钟。园林是其修身养性、治学习业的风水宝地,亦是雅集聚会、孕育诗心灵感的沙龙,更是他们寄寓生命、安顿身心的秘密花园。有些文人直接参与园事,即使不直接参与造园事宜,也普遍关心园林、享用园林、品评园林。文人与园林真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欧阳修在扬州筑建的“平山堂”、苏州苏舜钦的“沧浪亭”、金陵王安石的“半山园”、南京袁枚“随园”等等。这不仅在私家园林建造史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产生一定的文化价值,文人以园林为中心形成的文学作品数量广阔,并形成了集宴创作的文学风气,为以后的“园林文学”的创作提供更为多样的形式内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关“囿”的记载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由此可见园林的历史之悠久。自有文学作品出现以来园林就常作为文学作品的故事发生地,之后逐渐变成文学的描写素材以及抒情对象。随着私家园林大众化和广泛化,这一幽闭的场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为文学作品创作提供契机,也为更多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主题。《牡丹亭》中“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今日穿插的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可以说私家园林成为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之一。我们再看《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中关于宁荣二府墙垣楼阁的描写,更有为全篇添色的效果。私家园林作为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发生地,更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创作主题,和文学作品的其他要素一样,成为不可缺少的文学要素之一。在以时间为基准的文学范畴中添加了空间的要素,给文学作品增色添彩。“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喜集宴,论古说今,诗酒唱和。而私家园林恰好为文士雅聚、吟唱提供一个惬意的场所。历代文士聚于园,咏于园,留下美谈韵事和传世之作的比比皆是。由翠树繁花、峰峦泉溪、亭台楼阁等构成的园林环境,清净雅致,让所观之人超尘涤烦,是士大夫陶养身心,冶炼性情的理想场所。白居易在《池上篇》:“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石,紫菱百莲,皆吾所好,尽在吾前,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老乎其间。”足见其对自己“隐于市”的生活的乐观享受的态度。宋苏舜钦在苏州所建“沧浪亭”,并在《沧浪亭记》:“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反思向之汨汨荣辱之场,日与锱珠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北宋王安石在《菩萨蛮》中描写其“半山园”:“数间茅屋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悄悄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事最关情。黄鹂三两声。”客观上说,文人建园不仅促进了私家园林建造业的发展,更让大批“园林文学”涌现。如唐白居易《草堂记》、宋司马光《独乐园记》、明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清袁枚的《随园记》等等。
二、文学作用于江南私家园林
从私家园林产生之初,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反映出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呈现的特征性,私家园林做为空间艺术与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时间艺术是交叉发展的,私家园林的空间性让文学变得更加立体,而文学的时间性让私家园林这一空间产物向更深邃处延展。文学是时间的艺术,是文人用语言和想象累积起来的“纸上园林”。随着私家园林的发展,文学逐渐向其渗透、融合,以至于逐渐成为园林的一部分,在园林中,文学的外在表现很多,如石刻、题壁、匾额等。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被完整或抽象地表现在私家园林上,成为园林中点睛之笔,点出风景意境,激发观赏者情思和联想。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翼然亭”就出自其文“有亭翼然”、苏州拙政园中的“归园田居”取自于陶渊明《归田园居》诗名、“远香堂”出自于周敦颐《爱莲说》、“留听阁”出自于李义山“留没残荷雨声”。文人私家园林中的景物需要“静观”亦需要“动观”,即在流动思维中进行欣赏。造园者营造园林的同时考虑到文学赋予园林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充分把握这一特征,有利于运用文学艺术于园林中,使得私家园林从局部到整体都蕴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描写私家园林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因园林而生,并随之流传。优秀的园林文学作品在其自身传播的同时更促使其描写的园林美名远播。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清龚自珍《病梅馆记》等。南京多处“大观园”的建造也是《红楼梦》的直接影响。就时间来说,具体的某个私家园林的本身是脆弱的,它会因为自然或人为而损坏、消失。但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纸上园林”会一直存在,并流传下去。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文学重意境,同样,被赋予意境的私家园林就像一幅写意山水画,意境深远。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语道出多层意境,引入联想。意境把主观的情感融入到客观的生活当中,从而引发欣赏者类似的情感体验和联想。文学为私家园林提供特殊的意境,并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意象使赏游者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联想和感受。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格》一文中提出“三境”之说来评诗,即诗有三种境界“只写山水之形着为‘物境’;能借景生情着为‘情境’;能托物言志为‘意境’”。文学贵在让读者产生与文学情景相似的意境,从而在游览园林时产生移情,得到情景相融的最佳审美效果,这也是除文学其他文化形态难以完成的。《绍兴府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这“池台”所指沈园,因南宋时曾是爱国诗人陆游与其妻唐琬在此邂逅的地方而著名,又因陆游《沈园》二首、《钗头凤》的题壁而使这座园林更添“怅然”色彩,令人神伤,当然“沈园”因此代代流芳。
作者:许倩倩 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