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人文科学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的“助推器”,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整体上改善商品流通的运行效率。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行业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物流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物流企业已经走出简单的生产劳动阶段,着力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改善企业效益。

2我国物流管理(高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大数据方兴未艾、互联网+时代应声而起、农产品电商引发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的要求,物流行业面临巨变。在行业大背景下,物流企业运营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营能力,高校对于培养学生组织、协调等基层管理能力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高职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配合行业发展进行改革,探索出一种能够培育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际操作技能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3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与分析

根据对物流人才需求调查显示:物流市场对一般基层操作人员需求量的已接近饱和,但对于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应用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物流专门人才有着广阔的需求空间。物流产业的竞争表面上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实质还是人才的竞争。

4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采集大型物流企业公开的招聘岗位以及51job网站、智联招聘网站上中小型企业招聘广告获取资料,根据企业岗位名称、毕业生就业跟踪情况、物流企业调研和专家讨论意见,规范了18个岗位名称。同时对18种岗位的学历要求做出了比率统计表,如图所示::从对学历要求来看,基层操作和基层管理岗位主要面向高职层次,如空运陆运操作、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单证员、物流主管等岗位。随着工作经验积累,高职层次的毕业生会在毕业1年内达到基层管理岗位。但是对于中高层岗位,如物流经理、供应链经理、项目经理、物料经理和物流总监等岗位对于本科层次学历要求比较突出。因此,高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主要定位于企业基层管理岗位。

5物流管理(高职)人才能力与素质要求

高职院校在培养基层物流管理人才时,应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选择,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打造。从能力角度去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并支配可利用的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材料、时间等方面。基层管理者需要掌握资源的调配能力,协调团队有条不紊的工作。其次,人际关系应对能力。物流企业的一线员工来源复杂多样、年龄跨度大、层次水平不一。在这种相对复杂的情况下,与员工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是一名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第三,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基层管理人员一般通过基层作业工作选拔而来,熟悉一线工作内容,可以从管理者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为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另外,基层管理者能够运用娴熟的专业技术帮助一线员工解决突发问题,改善运营效率。最后,是近年来许多企业关注的学习能力;基层管理者走向更高层次的管理岗位,需要不断的在工作岗位中获取知识以求在专业技术和职业素质上的提升。除此之外,企业在招聘或选拔培养物流基层管理人员时还强调以下三种素质:第一,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对外语、计算机应用等通识类知识技能。物流企业更注重选择具有实干能力的人才进入企业,具备这类基本能力对于尽快适应并胜任基层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职业素质;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职业素养的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责任上进等职业道德也是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第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包含批判思维、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行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管理者走向更高管理岗位的必由之路。

6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6.1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由于物流学科的操作性以及物流专业人才的复合型,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人才培养立足于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现场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一线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2做好物流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我国目前涉及物流的专业课程设置较糅杂,课程内容以理论课为主。物流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须根据专业特点,着眼于拓宽基础、注重能力建构课程体系。在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时候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利用师资力量,将仓储与配送、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企业现场管理相关知识整合形成一个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6.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物流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加强专业教学设施建设,在校内建造生产性物流实训室,引进与人才培养目标想匹配的校内实训项目,为培养专业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打通学生进入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的渠道,为学生学、做结合提供平台。将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操作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打通物流管理专业核心岗位技能点,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和熟悉真实的现场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现场作业和基层管理能力。

6.4现代学徒制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开始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各司其职、各专所长,实现学生学历与能力的双重提高,为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通过校企双导师团队、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共同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具有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随着物流产业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待完善。高等职业定位于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物流人才,紧密联系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行业企业对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助力物流行业发展。

作者:张琳 姚微 乔骏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人文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rwkx/150743.html

    相关专题:经济法小测验 衡水学院学报电子版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改革及实践
    下一篇:高校后勤管理员现况与改进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